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怕兄弟过的苦,就怕兄弟开路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英系车,咱们脑子里还能蹦出哪几个品牌?捷豹路虎?不好意思,它们现在是印度车。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它们就从福特手上贱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都已经过户好几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说英系车中更为代表性的罗孚MG,那更对不起,它们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国产车,荣威名爵

在 2005 年,罗孚其实就已经破产了,这时候咱们南京汽车花了 5000 万英镑,收购了罗孚的技术和子品牌 MG 。而罗孚的名字,此时已经被福特买走了,最后跟着路虎一起去了塔塔。

另外,罗孚旗下曾经还有一个品牌叫MINI,但它现在也是宝马的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别说英系车的豪华车型,路特斯卖给了吉利,劳斯莱斯卖给了宝马,宾利卖给了大众,真正地道的老英伦品牌,也只剩阿斯顿马丁迈凯伦了,甚至它俩也是待价而沽。

英国的出租车品牌英伦,现在也是吉利的,这等于说是大家分完蛋糕,有人连盘子都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拥有全明星豪华阵容的英国汽车工业,到底是怎么发育起来,又是怎么被一波团灭的呢?

>/从马车到蒸汽机车

说起汽车工业,咱们小时候历史课本上只说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德、美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在此之前,其实就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汽车,那就是蒸汽机车

最早法国人居纽( 或称古诺 )在 1769 年就发明了蒸汽三轮车,但因为政局变革,后来就没有下文了。直到 1804 年英国人脱威迪克采用高压蒸汽机,才真正在英国开启蒸汽汽车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汽车的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英国汽车开了一个好头,但在接下来几年,甚至直到今天,英国政府就一直在和自家的汽车工业对着干。

原因就是,“ 我大英自有国情所在 ”,英国的保守势力太强大了。

在蒸汽机车运行之初,它就受到普通民众的强烈抵制。

一方面是因为蒸汽机车的噪音很大,不仅非常扰民,而且也会吓跑同在马路行驶的马匹。这也不能怪英国人,咱们可以想象一下火车头那种 “ 轰隆轰隆 ” 的声音,不停在家门口驶过的感觉,和马匹 “ 咯噔咯噔 ” 完全不是一个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蒸汽机车对比马车的优势太过明显,如果蒸汽机车普及开来,马车公司就会立刻破产,所有马车夫全员下岗,马也全都白养了,这让从业者怎么受得了。

按道理,英国政府应该提供更好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拓宽马路,规定交通法,然后想办法让马车夫学习驾驶蒸汽机车,实现再就业。

但结果在 1865 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影响英国汽车工业 30 年的著名法案——《 红旗法案 》。

这上面规定,蒸汽机车必须要 3 个人驾驶,1 个加煤, 1 个驾驶, 1 个举着红旗在前面开道,好好好,就这么稳就业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之所以能安排人在前面开道,是因为车必须开的比人还慢

法案规定,蒸汽机车车速不允许超过4 英里 / 小时,按咱们现在的标准就是6.4 公里 / 小时,和咱们走路差不多,特别是在城市道路,限速还要再减半,超速就要罚款。。。

那富豪和贵族老爷们为啥不选择开燃油车,哦不,马车呢?

当时诸如红绿灯、橡胶轮胎等发明,都是因为《 红旗法案 》被迫搁置,最终与英国无缘,这才让德国汽车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燃油车时代的兴衰

不过当时的英国还是蒸蒸日上,经济上的增长最终消化了所有的错误。

作为老牌列强,英国汽车就算停滞了 30 年,也还是有翻盘的实力。

1892 年,一位德国移民后裔 Bremer 制造了英国的第一辆燃油车,这也才比本茨的奔驰 1 号晚了 6 年,而之后英国就陆续出现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各个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 1904 年,一位叫莱斯的汽车工程师遇到了一位叫劳斯的贵族赛车手,他俩马上一拍即合,创立了后来的皇室座驾劳斯莱斯

而就在同年,一家老牌自行车厂商罗孚,也开始转型研发燃油车,成立罗孚汽车。后一年, MINI 亲爹之一的奥斯汀汽车,也被奥斯汀创立,之后罗孚和奥斯汀逐渐成为英国汽车品牌的核心。

另外在 1910 年,英国汽车史的另一位关键人物莫里斯,成立了莫里斯车行( Morris Garages ),也就是后来的 MG ,它依靠批量生产压低成本,制造了各种小跑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英国汽车工业百花齐放,富豪和贵族老爷们可以选择劳斯莱斯、宾利和阿斯顿马丁,普通人则能买到罗孚、莫里斯和奥斯汀。

而且在二战以后,由于马歇尔计划,又给了英国汽车倾销到美国的机会, 20 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进口汽车的 90% 都来自英国,这时候哪有德系、日系什么事儿。

但从此英国汽车就走上正途了吗?恐怕是想多了。

因为英国政府从来也不闲着,骚操作马上就来了,当时为了鼓励出口,逆差转顺差,英国政府不敢贸然放开国内消费,结果光是一个分期付款法案,就修改了 18 次。

这项法案决定了民众到底能贷多少钱出来买车,但就在政府的犹豫不决中,导致了汽车行业产能混乱,英国国内的汽车需求和汽车生产都受到了严重抑制。

而且这还没完。

在冷战期间,英国又上台了一位 “ 亲苏联 ” 的首相克莱门特 · 艾德礼,当时苏联正在建设 “ 高尔基汽车城 ” ,艾德礼直接有样学样,让英国汽车行业来个大整合,把没必要整合的车企全都合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到后来,全英国这么多汽车品牌基本都集中在了英国利兰两大公司手里。

先是这家英国汽车公司( BMC ),在合并后不仅拥有莫里斯、奥斯汀、沃尔斯利、莱利等品牌还在不久后推出了著名的 MINI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又随着捷豹的加入,英国汽车公司( BMC )改名为英国汽车控股公司( BMH )。

那这个利兰是啥呢?

其实它一开始主要做的是商用车和农用车,而且从蒸汽时代就开始了,到这时又整合了罗孚、凯旋等品牌。

而要说起来,最后这个利兰公司也是相当曲折,不仅变卖所有乘用车品牌,还和荷兰 DAF 卡车公司合并,不久后又宣布破产,分出来的一家 LDV 公司经过几经辗转就成了咱们的上汽大通 Maxus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在经过一番 “ 抱团取暖 ” 以后,太多同价位的车被放在一个体系里,结果暖是没有取到,只有无休止的内斗。

我们可能以为车企内部大多会齐心协力向外拓展市场,但其实,车企一旦做大,内部矛盾比外部要严重得多。

因为一个村都没考上清华那没人会说啥,但村里个个都是清华,就你连高考都没考,这村里还有谁会正眼瞧你,所以一些小品牌都只能混吃等死。

更别说,这个村教育资源还有限,你抢了别人就没有,别人抢了你就没有,都忙着和自己人斗了,谁还管外边?

这两家公司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保守,一年不如一年。这咋办呢?英国政府又支了个招,干脆一起整合吧。

所以在 1968 年,利兰公司和英国汽车公司( BMH )合并,最终成了巨无霸公司,英国利兰汽车集团。但,不从产品本身着手,让公司盲目做大,只是治标不治本,没过几年又歇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政府又说,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干脆我来兜底吧。

从 1975 年开始,英国政府每年就要花上百亿英镑给汽车行业的失败报销,直到撒切尔夫人上台。

但她,又把英国利兰汽车集团重新私有化了。。。

咱也别说啥,现在这个情况,还有谁能救得回来?说白了,这一整波操作下来,就是让英国汽车品牌组团送泉水了,最终导致这个巨无霸变卖各种品牌和资产,然后就成了我们开头说的这个情况。

>/余晖与曙光

那现在咱们能说英系车已经没救了吗?

汽车品牌确实是没多少了,但汽车历史还真没法一笔抹去。作为老牌列强,英国汽车就算停滞了 70 年,还是有。。。

翻不翻盘咱先说不好,但至少现在市面上这些英系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大多还是留在英国国内,要说英国一无所有,那还是太过了一点。

比如说,路特斯品牌就算改成了电车,它的整车设计还是由英国科文特里的设计团队操刀,吉利的四大研发中心,也有一家设立在英国考文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更关键的是,英国完好得保存了它的汽车文化。

11 支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竞标赛( F1 )车队中有 8 支在英国,并且著名的银石赛道也在英国北安普敦郡,还有作为老头乐天堂的古德伍德赛车节等等。

另外,著名英国汽车节目 Top Gear ,甚至可以追溯到 1977 年,而赛车游戏地平线 4 也将故事背景设立在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就当英国人还沉浸在过去汽车工业的辉煌时,却发现新能源时代已经来了,正如当年蒸汽机车替代马车,是不是有相同的即视感?

虽然英国政府主张全面电动化转型,甚至比欧盟还要激进,但时至今日英国都还没有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在新能源供应链上也没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在口头呼吁的阶段。

不仅如此,英国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铺设速度也相当缓慢。

在去年,大约每 36 辆新能源车共用一个公共充电桩,虽然英国政府拨出 10 亿英镑用于修建充电网络,但三年下来,连钱怎么花都没完全想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新能源车政策上,英国政府也只是在跟随欧盟,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筑起关税壁垒。

再加上脱欧之后,英国获得的投资更加稀少,想要重振汽车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也许是 “ 我大英自有国情所在 ” 吧。

所以要脖子哥说,英国汽车新能源化的结果也可能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