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 皇后之玺
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1968年9月的一个下午,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
13岁的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在渠边发现了一枚发光的白色小石头。他捡起小石头看了看:
上面浮雕出一只小动物,四周刻着圈圈套圈圈的花纹,另一面磨得平平的,还有奇奇怪怪不认识的字。
孔忠良把石头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拿回家。父亲孔祥发看到儿子捡来的东西,判断这是一枚印章。
虽然孔祥发也不明白印章上的字是什么,但他想到咸阳地区一向有很多文物出土,这枚印章可能也是文物呢?于是,第二天,孔忠良和父亲一道,把这枚小石头送到了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碑林博物馆)。
经专家鉴定,制作这枚印章的材料是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玉石上雕刻的小动物是一只螭虎,更让专家惊讶的是,印文为“皇后之玺”四个篆体字,艺术价值极高。
皇后之玺印文
而更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印文既然是“皇后之玺”,那么它是哪位皇后的玺印呢?研究人员打算,从印文的字体风格入手,先推测玺印制作的大致年代,再在史籍中寻找它对应的皇后主人。
首先来看湖南虎溪山沅陵侯墓出土的“吴阳” 玉印。从墓葬的年代推断,这枚玉印时代的下限为文帝后二年(公元前162年),上限可至高后时期。
“吴阳”玉印的文字体势及风格与“皇后之玺”相比,颇为接近。这两方印的制作年代,或许相差不远。
“吴阳”玉印
沅陵虎溪山西汉沅陵侯吴阳墓出土
墨玉质。阴文篆刻“吴阳”2字
边长0.8、高1.5厘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再将“皇后之玺”与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旧藏的秦“皇帝信玺”封泥相比较,除了“皇帝信玺”写在格子里,“皇后之玺”没有格子之外,印文笔画的那种工整精巧、柔中带刚的风格,简直如出一辙。
秦封泥“皇帝信玺”
原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旧藏
后流落至日本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
有这两个“标准器”作为年代参考,“皇后之玺”的年代便明确了:秦代以后,汉文帝之前。而这一段时间,能称得上皇后的,只有一位——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而且,这枚玺印被发现的地点,距离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长陵非常近,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皇后”所指即为吕后的猜测。
电视剧《楚汉传奇》,秦岚饰吕雉
吕雉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大她15岁的中年亭长刘邦。刘邦起义之初,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雉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
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雉又晋级成了王妃;刘邦称帝之后,汉王妃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皇后。
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即位,由于刘盈性格软弱,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她的事迹中,最为人所熟悉的大概是杀赵王刘如意,并将刘邦生前宠爱的戚夫人斩去手脚,抛入茅厕之中,做成“人彘”的事情了。
然而,吕雉在统治期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但如果您以为,吕后施政时就是手握这方玺印执掌生杀大权,那就错了。这枚“皇后之玺”上面没有写吕雉的名字,表明它是一方官印,是官职而不是个人的象征。
就好像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章”一样,无论行长换成谁,在工作的时候都要使用这个章。
而汉代制度规定,官员去世、调任或者被罢免后,原先的官印必须上交国家,不能留在墓里随葬,哪怕是皇后也不行。
《史记》《汉书》中有不少关于“罢官夺印”“辞官交印”的记载。
因此,吕后生前用的皇后玺印,是不能放进长陵里随葬的。
有些专家据此认为,它并不是实用印,可能原来是放置在吕后墓旁的便殿中供祭祀之物,后来便殿被毁,玉玺也失落了,两千多年之后,才重新现世。
这枚玉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皇后玺印,玉玺的主人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
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汉代皇后的用印制度,纠正了史籍记载上的一些讹误。
玉玺出土之后,还有一段传奇经历。当时,江青对吕后、武则天等女性统治者十分欣赏,曾评论:“吕后也了不起。她对汉高祖刘邦的事业起了很大作用。“
1974年,江青听说陕西省在前些年发现了“皇后之玺”,是吕雉之物,便连忙追问玉玺的下落。
江青
她命陕西省博物馆派人将玉玺护送至北京,迟迟不归还,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这方“皇后之玺”才又返回陕西省博物馆——这个原本属于它的地方。
1991年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大雁塔西北不远处建成开放,”皇后之玺“这方国宝,此后便长期在馆中正式陈列,公开展出。
玉玺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参考文献:
孙慰祖. 从“皇后之玺”到“天元皇太后玺”——陕西出土帝后玺所涉印史二题[J]. 上海文博论丛, 2004(4):94-97.
安謇. 从“皇后之玺”谈起[J]. 文物, 1976(11):8-9.
作者:小文
编辑:渔夫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个充满“丧”能量的人,何以成为时代的偶像?
十分钟后,你将不再是青铜器小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