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公布第一季度进出口贸易数字,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中国第一季对外贸易大幅度下滑,但是,3月份的下滑速度,较1、2月明显放缓。第一季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

国际上最为关注的中国贸易顺差数字,是983.3亿元,比去年同期降幅高达80.6%。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意味着中国与美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减少,中国履行承诺,加大了对于美欧的产品进口,以后贸易平衡会继续下去。

中国与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额,都出现了大幅度萎缩。中国对欧盟的贸易总额为8759.3亿元,下降10.4%,对美国的贸易总额为6680.1亿元,下降18.3%。中国对日本进出口4656.8亿元,下降8.1%。

但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则呈现扩大势头。该季度,中国对东盟贸易增长了6.1%,达到9913.4亿元。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美日脱钩中国,能成么?

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没有对中美经济产生这么明显的冲击,但是,疫情,却让中国对于美日欧的贸易,大幅度下滑。最近,日本和美国政府,又公开支持从中国转移产业链,让人对于中国经济更加的担心。

日本政府出22亿美元,资助日本企业将产线迁回日本本土,以及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工厂转移到其他国家,实现生产基地多元化。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Larry Kudlow),4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宣布美国政府让美国企业回流的政策,表示美国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美国政府可以对美企从中国迁回美国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在当年进行100%的当期费用化处理(100% immediate expensing),也即允许美国企业将搬迁费用,在财务上对这部分金额进行税前列支,抵扣应缴税款总额,减少税负,「我们希望更多的美国公司回到美国」。

世界第三大和世界最大经济体,同时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招,已经为外资撤离中国吹起号角。

问题在于,愿景很好,实现起来很难。

目前美国综合制造的成本,远高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这不仅是因为人工费用,也是因为美国缺乏对应的制造业人才及配套产业链。

孕育一条完整产业链,需要经年累月的投入和精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成本投入,要有几个前提,包括企业放弃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由政府承担这部分投入成本,乃至直接以政府法令,将实业限制在国内。这在美国都是很难实现的。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生产靠近市场往往更具竞争力。因此,对于美资企业来说,100%的税项减免,固然有吸引力,却依旧不如直接依赖中国产业链。

事实上,在中美贸易争端最为激烈的2019年里,多个美国企业投资的标志性工程,是在这一年敲定: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决定出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设大型独资石化项目;特斯拉(Tesla)的上海超级工厂动工,现已正式投产;福特(Ford)宣布未来五年,在中国投资114亿用于研发,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产业集群深耕,中国现在有成熟的产业链集群、有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社会稳定,只要资本逐利,就很难转移,这并不是个别政治领袖发表意见,就可以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美日中,齐聚东南亚

欧美日要跟中国经济脱欧,却很难立刻脱钩,要转移回国内生产,却没有完整产业链和低成本,因此,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移到了东南亚。就连台湾地区,也提出了新南向战略,要向东南亚开拓市场,做为以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如今,东盟十国成为一个覆盖10个国家、占地面积4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6亿、GDP总量接近3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突出和显眼。

2018年东盟十国GDP总和为2.94万亿美元,超过英国(2.82万亿美元)、法国(2.7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占中国GDP总量的21%。

东南亚地区,正在日益发展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区域。全球下一个可以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的经济体,只能是东南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南亚,也是中国的历史性机遇

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美欧日将生产中心转移到东南亚,反而不一定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反而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

从亚洲供应链情况来看,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一个离开中国的东南亚经济,是不可想象的,不可能的。欧美日投资转移东南亚,也无法抛开中国和东南亚的经济联系。因此,未来数年将发生的情况既可以说是「部分产业从中国转移至东盟等国」,但更准确地讲,是地区供应链体系变得更为紧密。以中国为轴心的亚洲上下游产业链,将进一步强化,亚洲地区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更加巩固。

东南亚国家内部其实地理条件相差很大,既有完全内陆国,也有海洋立国的国家,人口规模也无法和中国相比,最大人口国家印尼有2.6亿人,越南有接近1亿人,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也无法跟中国相比。

之前几年,富士康高调宣传,要把中国工厂转移到印尼,喊了几年以后再也不说了。富士康的经历,生动说明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替代中国。东南亚国家有限的劳动力规模,有限的市场,使得他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得不继续依赖从中国进口。

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的过程,是下游组装部门转移到东南亚,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逐渐向上游原材料和重要元器件升级的过程,比如中国手机厂商在东南亚的投资,帮助小米、VIVO成为世界级的品牌;中国多家电商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投资东南亚,帮助中国电商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升级为当年亚马逊和Paypal那样的统治地位。

这种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具有巨大优势和一定程度的主导地位。在国外也有很多的案例。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蒸汽机技术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在整个欧洲逐步“蔓延”,逐步外溢,扩大到法国和德国,还有中欧地区(捷克奥地利等)。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和法国、德国、中欧地区都得到了发展。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当年推出雁行模式,日本占据产业和技术的顶头,东南亚占据中低端产业制造。只是日本后来发现中国更加有可能实现世界工厂,很多工厂都转移到了中国。日本的雁行模式,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主推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现在雁行模式可能重新发威,中日韩占据产业和技术的顶头,中国和东南亚占据中低端产业制造,新的雁行模式中,中国可能持续获益。

中国整合东盟10国还有文化传统方面的优势,儒家文化是东盟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方面差异,没有中国和欧美差异巨大,文化整合的难度小。

RCEP正在紧锣密鼓推动,预计今年上半年签署,简称为中日韩3国+东盟10国,如果顺利签署,将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在最新一轮“新基建”中,明显加大了对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大幅度扩大广西和云南对于东南亚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对方越在意的,就是我们做的越对的。

近期,关于中国和东南亚的关系方面,出现很多抹黑和异动。很多小事情,可以看到,别的国家也在加速布局,甚至也在给中国挖坑。

例如泰国某影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疑似支持台湾地区的言论,最后引发了中泰两国网民大骂战,两国网民大骂战,对于民间关系的开展,肯定不是好事情。

对于东盟的沿海国家,有域外国家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越南和印尼两个国家动了心思,开始尝试做一些事情。

对于东盟的内陆国家,有域外国家炒作湄公河水域的水文安全问题,炒作中国做为湄公河上游,妨碍了下游东南亚国家的国家安全。

对于这些新情况,需要中国提高警惕,继续加深合作,加深了解,加深融合,以发展的眼光,以战略的眼光,来合作共赢。

可以说,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欧美日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未来世界竞争,谁得到东南亚,谁就可以称王。

中国在整合东南亚的历史进程中,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