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它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荣誉,一种权威,代表了国家对自己的莫大认可。对于中国广大教师、科研人员而言,也无不以当选“两院院士”为荣。然而,其严苛的当选条件,注定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终身只能与它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科院院士杨振宁先生

比如曾任全美排名第9的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的饶毅,就曾在2011年院士竞选中落败,至今仍不是 “两院院士”。又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就曾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33人、外籍院士108人,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924人,外籍院士93人,相对于全国近1700万的教师队伍,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所以,我国的院士们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殊荣。然而,我国也出过一位让人倍感痛惜的院士,从最年轻院士到中国首个被撤院士,他只用了7年,最终因贪污科研经费被法院判处了12年有期徒刑,那么,天才李宁是如何“陨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16岁考入江西农大

说到李宁的名字,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北京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手,中国著名“体操王子”李宁,实际上,我国还有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

他196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县,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家庭条件十分优渥。想来是由于基因的关系,李宁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华,学习对他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等到他16岁时,恰逢国家恢复高考,李宁从积压了11年的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了江西农业大学,学习畜牧兽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克隆领军人才,45岁当选工程院院士

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不像现在,每一个都十分稀有,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高度重视,李宁也一样,他的科研能力十分突出,单位对他寄予厚望。1992年,他成为了中国农业大学与德国柏林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

当时正是克隆技术最火热的时候,而他在德国研究的正是这一领域,所以国外的许多企业给李宁开出了非常诱人的待遇,然而他却毅然回国,补足了中国非常缺乏克隆领域人才的短板,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想而知,这样一位“稀缺”科学家,回到国内后也必然会被重用,中国农业大学为他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资金,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科研条件。李宁也不负众望,很快成为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我国克隆领域的领军人物。

等到后来,他更是创造了一项奇迹,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最大克隆牛的壮举。他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当年一等奖空缺)及2005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累计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2007年,年仅45岁的李宁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顺利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请客只肯吃路边摊,却因贪污锒铛入狱

如果李宁不犯错误,他的人生注定会写满辉煌,然而就当人们以为李宁会继续在科学界耀眼闪烁之时,2014年,他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司法调查。

原来他成为了国家投资200亿元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与此同时,他自己却又是项目的申请人。因此,李宁很轻易地就能申请到经费上千万的项目。

据法院披露,李宁与科技部多项课题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张磊一起,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采取侵吞、虚列劳务支出、虚开发票等手段,贪污科研经费共计人民币341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三:李宁

李宁事件一出,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一个本该有着大好未来,为国家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最让人意外地是,李宁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贪污了这么多科研经费,自己平时却十分节俭,食堂8元钱一份的拉面是他的最爱。对于一些避免不了的应酬,除了食堂,他最多是选在农大附近的“路边摊”。也因此,在判决结果出来前,曾有15名院士联名上书为其叫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宁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一定要守住初心,切勿像李宁一样,因小失大,最终只能在监狱中空耗光阴。

对于中国首个被撤的院士李宁,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

  我是胡侃教育,专注分享有深度的教育故事,期待您的关注、点赞、分享、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