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拥抱流量,但不依靠流量。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头图来源|受访者

“我特别想成为网红,希望大家帮我成为网红。”岚图汽车CEO卢放在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调侃”。

在本次车展上,他深刻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崛起所带来的营销方式的变化。“过去,我们卷产品、卷质量,卷谁服务的好。但现在,只要有流量,就可能带来销量。”公司内部也在适应这种变化。

卢放曾先后就职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2018年后加入东风汽车,现任岚图汽车CEO。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成立于2020年7月。

2024年一季度,岚图汽车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188%。今年,岚图的销量目标是10万辆。

卢放坦陈,车展首日“一红(周鸿祎)一绿(雷军)”两位企业家的流量令人羡慕,但他同时认为,流量带来销量的持久性有待考验。包括岚图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长期要做的事情,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品牌,推进海外战略。

来源:岚图汽车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岚图汽车微博

4月26日,北京国际车展上,岚图汽车发布了出海战略,并定下了“6655”核心目标,即到2030年,布局世界六大洲,进入全球60国,累计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销量累计突破50万辆。

此次北京车展期间,卢放接受《中国企业家》等媒体采访。

以下为采访整理(有删减):

营销方式变了,向流量“低头”

营销方式变了,向流量“低头”

问:时隔4年再次参加北京车展,对整个行业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卢放:近年来车展的变化令人瞩目,尤其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上。现在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主流。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引领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这次车展我没有深入参观所有展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些展台,并与负责人进行了简短交流,但我仍然深刻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崛起所带来的营销方式的变化。

过去,我们卷产品、卷质量,卷谁的服务好。但现在,随着流量的兴起,即便产品尚未完善,服务都还没有提供,只要有流量,就可能带来销量。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汽车及其营销方式有全新的认识。车展上“一红一绿”两大流量王,我们也很羡慕,这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思考。

车展可能就是这样,谁有流量,谁就有交易。产品好不好?服务好不好?可能还不知道。

我认为,流量带来的效应并不是常态,它的持久性还有待考验。而真正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还是品牌的力量。因此,对于初创品牌来说,如何平衡好流量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守正出奇,也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问:车展首日的顶流并不是车模,而是车企领导,或者说是企业家。在当下流量与销量挂钩的形势下,您否会有流量压力?

卢放:这也是我非常大的一个压力。我们内部开会的时候会自我批评,我就不是个网红,现在要求我要把自己打造成网红。我现在每天非常努力地写微博,粉丝也在涨。

车展首日“一红一绿”两大企业家的流量已经超过了所有明星,以前我们都是看明星,现在是看企业家。这里有几个话题,有正向的,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

正向思考方面,大家现在从关注明星,到关注企业家,我认为是一个好现象。企业家为社会带来更多增值,所以大家都崇拜企业家,总体来讲是一个好现象。

但在当前的流量经济下,我觉得流量不应该被资本裹挟,要把产品好坏交给社会和用户来评价。不能因为我说这个东西好,所有人都跟着我说好,这件事情就变成真的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流量没有那么大,而是从冷静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想要汽车工业长期发展,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我们到底要什么?

问:今年国内的新车密集上市,很多企业家都亲自在直播间做测试,您如何看待企业家和网红的关系,岚图是否也有这样的打算?

卢放: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大家卷得很开心、很热闹,但我们盈利少,也只是我们几个玩,依然没有冲破传统优势品牌所构建的圈子。

对于我们岚图来讲,我们还是坚定不移地要把品牌打造起来。我们构建一个品牌,背后代表的是态度、价值观、产品力、服务、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形成的口碑等。

坦白讲,很多产品都没有经过验证就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果)确实出乎意料,所以我们要学习。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认为,企业家下场营销这件事情发生了,我们不做任何改变是不行的,所以短期我也要采用一些适应性的做法,所以说我也特别希望我能成为网红,希望大家帮我成为网红,也帮我和岚图汽车带来一些流量。但是长期来看,我们要打造品牌这个事情还是要去做的。

价格内卷下,构建品牌更重要

价格内卷下,构建品牌更重要

问:汽车行业现在还面临价格内卷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会怎么演进?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卢放:现在卷价格,我认为是一个比较低级的竞争手段。很多企业说要降20%的成本或者30%的成本,我认为如果有能力可以去降,但任何东西是有极限的,我们特别希望在降价格的时候不要降低质量,不要去侵害别人的利益。

我们到底应该是卷什么呢?在岚图内部,我们坚持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提升和效率去降成本,从而真正带来效率改善、技术提升,再把降下来的成本让给消费者。

然而,在市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一些不同的做法。有些车企在追求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之不易,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企业通过竞争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牺牲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

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销量提升,或资本市场的高估值,一直以低毛利或负利润发展,而且还在盲目扩张,建的一大堆工厂成了“荒岛”,这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也会降低外界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年轻品牌的信心,这是不健康的发展模式。

我并不反对价格竞争,但我认为价格竞争应该有一个底线,不能采取倾销式的竞争方式,尤其在出海过程中。我们上一个被卷死的产业就是摩托车,过去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结果大家卷价格,质量下降,品牌没了,口碑没了,最终失去了市场,行业就没了。

布局全球,出海欧洲是第一站

布局全球,出海欧洲是第一站

问:您提到“走出去”不光是把产品带出去,更重要的是把产业链带出去,做到共赢,让当地产业链也能得到收益,岚图如何实现共赢和高质量地走出去?

卢放:如果想实现这件事,首先,要从理念上认同,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世界。中国文化最底层的基因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二,我们不只要把产品走出去,产品走出去只是一种贸易。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与当地的价值链、产业链,构建一个生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在海外需要去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当地用户的需求、市场状况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觉得,如果我们保持这样的初心,应该会形成一种共赢的生态和结果。

比如我们去意大利出差时,跟当地经销商们交流就能够感觉到他们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他们很积极想代理中国品牌进入他们所在地区,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制造现在已经有很高的水平。

坦率讲,岚图的品牌力稍微弱一点,他们也很乐意在当地帮我们建设品牌。所以我认为这可能就是走向共赢的方式:他们帮岚图在当地建立品牌扩大销量,我们想办法让当地经销商构建一个新的价值链,扩大新的业务范围,逐渐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当然,这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跟当年欧洲车企、日本车企全球化进程一样。区别是,现在我们走出去不是与当地市场以竞争求生存,而是在当地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态,把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在当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来源:受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受访者

问:有句话说“产能本地化、营销本土化,人才全球化、语言跨文化”,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卢放:我们在出海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情况,如英语口音的问题。开发当地语言能力,还要跟当地人做密切沟通。

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尝试,当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但是我们在思考、尝试开发利用当地的一些资源,包括市场开拓等。比如意大利一直代理奔驰、宝马的经销商,在帮我们开拓市场,后续可能还会在制造端等方面建立一个全生态的合作。只有融入到当地,才能让当地的用户认可,这个也是未来我们的思考方向。

问:全球市场需求很不同,新能源时代怎么打造一款全球车型?

卢放:产品有不同、也有相同的地方,所有的车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外壳,从这个角度来讲产品的属性还是相同的。我们会根据各地的法规、用户需求和当地使用环境的不同,去做适应性的改进。

比如挪威天黑时间比较长,这就存在夜间行驶问题,还有天气比较冷,这就存在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的问题,还包括AI口音识别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个性的东西。

共性的东西我们用共性的办法解决,个性的问题根据当地市场调研的情况,去做针对性的改进,所以我们没法用一款车适应全球。

但基础的技术底座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的核心能力,第一能快速了解当地市场,有一个渠道能够和当地人沟通。了解需求之后,我们能快速地把它分解成研发任务,用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给欧洲市场或者局部市场提供一些好的产品。

问:在这个时间点,欧洲市场是不是到了一个必须加大马力的窗口期?

卢放:我们还是要往欧洲去出口,虽然欧洲有各种各样的反补贴调查等,但是我觉得欧洲用户有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中国有能力提供新能源智能化的汽车,这就是有需求也有提供者。

既然有需求、供给,我们未来就要去考虑供给渠道和方式。我们不仅要把产品做好,还要把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做好,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政策变化就轻易放弃。

每个国家都可能出台各种政策,但只要我们的产品足够优秀,品牌建设足够强大,即使面对关税的增加,我们依然能够以高于欧洲同级产品的价格销售,这反而有利于我们品牌的建设,要从两分法来看这个问题。

很多企业也不会放弃(去海外),像比亚迪、奇瑞,都加快了在欧洲本土化的进程。我们的友商已经在冒险,大家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