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10月11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日前,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将再度停止其旗舰手机Galaxy Note 7的销售,而这次可谓三星发展史上最为“惨烈”的召回事件,或将耗去三星高达170亿美元的善后费,而此举也无异于将这款问题不断的三星旗舰手机判了最终的死刑。

在今年九月初的时候,不断有媒体爆出三星最新款旗舰机Galaxy Note 7发生自燃的消息,这也让彼时的三星不得不紧急宣布召回多达250万台已售出的Note 7手机。本周二,这一危情再度升级:随着对其更换后的新Note 7手机自燃事件调查的深入,三星目前已通知相关移动运营商,让它们停止销售或退换售价为882美元的Note 7手机,并告知Note 7手机用户,关闭他们的Note 7手机。

当三星在焦急地等待着美国安全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的同时,一些投资人和业内分析师也预测,三星或将直接抛弃问题不断的Note 7手机,转而加快其新机型的研发,以此来尽可能地减轻Note 7手机对三星财务和声誉上所造成的危害。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美国或将直接判定Note 7这款产品完全不合格,并下达对它的禁售令,” HI Investment Securities的分析师Song Myung-sub这样说道。

根据包括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在内的相关分析师的预测,如果三星停止销售Note 7手机的话,这就意味着在Note 7的这个产品周期内,三星将失去高达1900万台手机的销售量,其总价值约为170亿美元。

此前,业内分析师普遍预测三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复对Note 7手机的销售,这样的话,其预估出来的召回和流失客户损失约为50亿美元。但如今随着三星对Note 7的再次停售,其账面损失将远远超出这一预估。

本周二,韩国《韩民族日报》引述了一位不具名人士的说法,称三星很可能将永远地停止对Note 7手机的销售。截至目前,三星还未对这篇报道的说法进行任何回复。

“此举或已扼杀了Note 7这个品牌,” 旧金山研究公司Charter Equity Research的总经理爱德华·施奈德(Edward Snyder)这样说道。

“当三星渡过这个难关后,他们还将不得不去重新取回市场对它的信任,到那时,随着三星Galaxy Note 8的发布,三星还需要向消费者再度证明自己的产品是合格的。”

本周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称三星目前已经暂时停止了对Note 7手机的生产,而这或将促使三星最终不得不彻底停止对Note 7手机的销售。

野村证券分析师预计,若三星已生产了约400万台Note 7手机的话,受召回事件影响,三星在今年第四季对Note 7手机的清理成本将高达1.6万亿韩元(约合96.1亿人民币)。

根据截至今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星目前的市值为2350亿美元,除此以外,三星还握有价值690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样的话,即便是三星遭遇到了像“Note 7事件”这样的惨败,其所造成的损失还在三星的承担能力范围内。

“在我们看来,Note 7事件或也将影响到市场对三星其它型号智能手机的需求,”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们这样说道。除此以外,分析师们还补充表示,Note 7事件或将让三星移动部门的第四季度利润预期,直接骤降85%。

本周一,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威瑞森电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威瑞森已经在考虑停止同麻烦不断的三星Note 7手机的合作了。

在众多智能手机制造商争相抢在年底手机销售季来临前,推出自己旗下最新产品的大背景下,威瑞森的这番举动,很可能会让三星将其原先领先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像谷歌新机Pixel和苹果新机iPhone 7这样的竞争对手产品。

英国知名律师事务所Weightmans 的合伙人斯蒂芬·罗伯(Stephen Robb)表示:“Note 7将成为三星永远的污点。对三星来说,它最大的损失是自己的品牌已经遭受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了。”

“三星需要给每一位顾客写道歉信,并给予它们一些‘补偿’…这对三星来说,这将是一笔天价赔款,但好处是三星如果这样做了,将避免走上诺基亚和黑莓的老路。”

除了这些麻烦之外,三星还需有面对各种法律诉讼。目前,至少已有两名美国用户将三星公司告上了法庭,他们都称自己因三星的这款缺陷手机而遭受到了损失,理应获得三星的赔偿。

根据美国监管部门的相关声明,三星公司目前已在美国境内收到了92起Note7手机电池过热的报告,其中包括了26起手机自燃事件和55起因Note 7手机问题而造成的用户财产损失事件。

发生在Note 7手机上的不幸或也将动摇的三星其它业务的根基,比如手机屏幕和存储芯片,这两块是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近年来,这些附属业务已经稳定成长成为了三星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

业内相关分析师表示,与三星Note 7有关产品订单的骤减,不仅将使三星的这些零部件业务的整体营收大幅下滑,它还将打压这些零部件的市场价格。(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