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4月8日消息,提起尼尔·莫汉(Neal Mohan),可能有许多人会倍感陌生,但他确是在线展示广告领域内的泰斗级人物,而谷歌公司更是为了留住这位作风低调务实的人才,甘愿奉上1亿美元的天价薪酬,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近日撰文介绍了莫汉在展示广告领域中的传奇经历,以下是文章全文。

2011年4月14日,《财富》杂志记者杰西·亨佩尔(Jessi Hempel)撰文对裹足不前的Twitter进行了抨击,认为其不仅没有推出令人振奋的新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也在不断流失。这对于Twitter董事会成员兼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其时他们已经花了几个月时间来把Twitter打造成一家“真正的公司”,希望能够改变多年来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现状。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为公司物色到一位优秀的CPO(首席产品官),Twitter董事会希望这个人不仅能够平息公司内部的动荡,同时可以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改良,从而得到广告主的认可。当时,Twitter董事、前DoubleClick CEO大卫·罗森布拉特(David Rosenblatt)向董事会推荐了已经名声在外的谷歌广告主管尼尔·莫汉。

然而当罗森布拉特找到自己曾经在DoubleClick的老部下莫汉时,却遭到了这位业界奇才的婉拒,原因其实很简单,谷歌已经为其开出了一份天价合同,而据科技博客TechCrunch后来的报道,谷歌给予莫汉的股票价值超过了1亿美元。而在莫汉与谷歌达成合同后的两年时间中,谷歌的股价上涨了约35%,所以莫汉当时所获得的那些股票现值如今可能已经高达1.5亿美元。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中,我们接连与莫汉的同事、客户和竞争对手进行了沟通,试图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由于莫汉一直以“低调”著称,所以有不少受访者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而莫汉本人更是拒绝对此发表评论。我们所得到的一个共同看法是:莫汉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广告人,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预测到品牌广告将会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资金,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莫汉对此制定了可行计划,并将其付诸实施。

从6万美元年薪起步

1996年,莫汉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随后加入安达信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后更名为埃森哲),不过他很快在1997年就跳槽到一家专门向数字营销人员销售企业软件的创业公司Net Gravity,就此开启了自己在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职业生涯。

当时莫汉的年薪仅有6万美元,而他在LinkedIn上将自己在Net Gravity的职位定为“高级分析师”,但他当时的上司理查德·弗兰克尔(Richard Frankel)介绍说其实莫汉一位高端客户支持代表,他还表示当初之所以会聘用莫汉,主要出自两个原因:首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莫汉是Net Gravity所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懂点互联网技术的人”;其次,莫汉还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对技术“永不满足”,同时还拥有相当出众的商业头脑,能够在战略层面上与Net Gravity的企业客户进行沟通。

“在他与客户合作时,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能能帮其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我们的技术,”弗兰克尔介绍说,“这种做法给Net Gravity带来了更多的业务。”于是弗兰克尔很快就将Net Gravity的大客户都交予莫汉进行跟进,而莫汉最终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弗兰克尔认为,莫汉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他的好奇心,“我们在一起开会时,他基本都会问个不停,他试图弄明白大家所讨论的一切内容:包括新的细分市场、新的公司,以及客户所遇到的新问题等等,不过他也确实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消化和吸收,”弗兰克尔说道。

1997年11月,Net Gravity被DoubleClick收购,而在1997到2003年期间,莫汉在DoubleClick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多次调整,最终从销售管理进入到较为高级的商业运营层面。此时莫汉在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DoubleClick自身,他对公司500人的技术销售和服务团队进行了重组。而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DoubleClick的管理层要求莫汉削减公司运营成本的方法并付诸实施,随后他被提升为公司的商业运营副总裁。

2003年,莫汉重新回到斯坦福大学开始攻读MBA学位。两年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ellman & Friedman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DoubleClick,并将其分拆为Abacus Direct和DoubleClick两家公司,随后Hellman & Friedman让DoubleClick元老罗森布拉特出任新DoubleClick的CEO。

罗森布拉特接受了任命,他计划重新帮助公司关注未来的发展机会,通过将数千亿美元的线下广告市场逐步转移到线上来实现盈利。然而这将会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DoubleClick不仅需要剥离很多资产,同时还需要寻找新的业务支点,此外还是背负背负巨额的债务,继续帮助的罗森布拉特此时想到了刚刚完成MBA学业的莫汉。

如何将10亿美元变成30亿

尽管已经拿到谷歌等公司的Offer,但莫汉还是答应了罗森布拉特,出任DoubleClick的产品总监,同时莫汉还需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不过莫汉也向罗森布拉特提了一个条件:自己必须留在加州工作,因为他当年在斯坦福读MBA曾对自己的妻子承诺会永远留在北加州生活,罗森布拉特同意了这一要求,即便这意味着要让一个从未有过产品开发管理经验的人,在3000英里之外的管理一支庞大的产品开发团队。

随后,这对“黄金搭档”用了半年时间为新DoubleClick制定了战略,并将这些战略汇总在一份长达四五百页的PPT文档中,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谷歌如今的展示广告产品路线图中甚至还能看到这份文档的影子,而该文档也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莫汉的实力,他不仅能深刻理解一种新技术背后所存在的各种可能性,而且还能据此制定可行的商业策略。

在这份文档中,前半部分详细介绍了互联网广告将会对内容发布商、广告主和消费者造成哪些影响,以及DoubleClick应开发什么样的产品来利用这种趋势。他们认为随着数字化业务的不但增长,某家公司将会为内容发布商和营销人员提供“综合”而“全面”的解决方案,让其能够了解具体的广告买卖价格;同时,某家公司还将帮助这些发布商和营销人员推出“互动”广告和“富媒体”广告,而这其中的“某家公司”应该就是DoubleClick。后半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DoubleClick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应该招聘的工程师人数以及公司应该如何开发怎样的产品,同时他们还在文档中制定了非常具体且大胆的营收目标。

2005年12月,莫汉和罗森布拉特向DoubleClick董事会演示了这份PPT,而他们的计划很快就得到了董事会的批准,于是全新的DoubleClick就此诞生,公司开始围绕核心广告技术解决方案、广告网络和广告交易市场等三大产品线开展业务。经过不到一年半的发展,DoubleClick被谷歌以高达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而跟随公司加入谷歌的莫汉也如约为Hellman & Friedman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在谷歌再创辉煌

在谷歌于2007年收购DoubleClick之后,微软和雅虎等竞争对手也开始跟风般收购类似公司,其中雅虎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Right Media Exchange,而微软则斥资63亿美元收购了aQuantive。

5年后,微软的这笔收购交易以亏损62亿美元而收场;雅虎的日子也不好过,Right Media的整个高管团队在两年内悉数离开,而现任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也正在考虑分拆出售Right Media相关业务。此时,莫汉仍在谷歌负责DoubleClick的产品和战略管理,除了功成身退的罗森布拉特外,莫汉几乎保留了全部DoubleClick时的团队成员。

此时,人们不禁要问,在微软和雅虎纷纷折戟在线广告的情况下,谷歌是如何杀出重围的?而这其中有一个不得不得提的关键人物——谷歌广告业务副总裁苏珊·沃希基(Susan Wojcicki)。

沃希基是谷歌广告业务的开朝元老之一,目前她所负责的广告业务(含搜索广告)仍在谷歌500亿美元的年营收中占据95%以上的份额。沃希基直接向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汇报工作,佩奇对沃希基非常信任,而谷歌收购DoubleClick也是沃希基在2007年提出的。

2008年,在DoubleClick收购案获得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批准后,沃希基提出用DoubleClick的管理团队取代谷歌展示广告产品的创始团队,这一提议在谷歌内部引起很大争议,其中备受尊敬的谷歌展示广告产品主管戈库尔·拉贾拉姆(Gokul Rajaram)也因此而离职。所以说沃希基为了举荐莫汉而承受了巨大压力,而这一次,莫汉依然没有让她失望,2012年1月,谷歌宣布2011年的展示广告总营收高达50亿美元。目前谷歌还没有公布2012年的最新数据,但据称这一数字可能高达70亿美元或更多,而其中谷歌的分成比例为32%。

许多人认为,莫汉之所以能在谷歌获得如此令人称赞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他能以工程师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来与其探讨广告和媒体相关的问题。“在谷歌这种智力至上的公司中,莫汉能够在任何一个高层会议上简单扼要地阐释自己的广告战略,”莫汉的一位同事介绍说,“有的人善于横向广泛对比,有的人则善于纵向深入探讨,但莫汉却兼而有之,这种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沃希基和谷歌高管团队为莫汉提供了大量的并购资金,而他也相当高效地利用了这些资金,为谷歌收购了符合当初DoubleClick愿景的公司,帮助谷歌发展成一家为数字广告主和数字内容发布商提供端对端解决方案的广告公司。

莫汉所操作的最为成功的一宗并购交易是在2010年斥资约8500万美元收购新创公司Invite Media。莫汉在谷歌大客户宏盟集团的一次季度会议上询问客户使用哪些工具能为其提供便利,对方表示可以留意一下Invite Media。

Invite Media是业内开发能够实现“实时竞价”的“需求方平台”的首批企业之一,从本质上讲,该平台就是一个中控台,可以方便麦迪逊大街的各大广告代理机构随时随地向特定人群展示广告推广信息,这种模式完全符合莫汉曾经为DoubleClick和谷歌制定的长期愿景。

于是,莫汉马上与Invite Media的CEO奈特·特纳(Nat Turner)进行了面谈,并向他表示了谷歌的收购意向。一般来说,即便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收购也需要6到9个月才能完成,但莫汉仅在一个月后就将具体的收购条款发给了特纳。

“他对时机的把握非常完美,当时我们的规模还不算太大,同时没有其他公司向我们发出收购要约,”特纳介绍说。谷歌在完成这笔收购交易后,“实时竞价”和“需求方平台”开始成为整个在线展示广告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谷歌的工具在该领域内自然拥有非常明显的先天优势。

“这次收购可以说是谷歌自DoubleClick之后时机把握得最为完美的一次收购,”莫汉的一位同事说,“如果他再等一段时间,价格肯定会昂贵许多,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而就在收购完成后,该领域就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除Invite Media之外,莫汉还为谷歌收购了包括Admeld和Teracent在内的几家公司。特纳认为莫汉能够整合所有的资源,解开了为广告主和发布商开发端对端解决方案时的难题。

莫汉的工作状态

莫汉是如何获得事业的巨大成功的?他是如何工作的?而我们又能从这个身价过亿的奇才身上学到哪些东西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莫汉曾经和现在的同事,来了解一下他的真实工作状态。

同事眼中的莫汉:

“他从不在会议室中大声喊叫,也不会拍案而起。”

“他在开会时会长话短说,不会占用大家太多时间。”

“不必担心向他提出的问题,他一定会及时回复。”

“他会给你一定的自主权,但也会为你制定宏大而具体的战略目标。”

“每隔3个月他都会对产品线进行检查,清除过期信息,因为保持同步对广告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从来不说毫无根据的话,如果我们的业绩不佳,他会直接指出来。”

“平时我们不必向他汇报,除非遇到必要情况。”

客户眼中的莫汉:

“他是个低调干实事的人,从不浮夸吹嘘。”

“他善于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并且肯花时间来与对方达成共识。”

莫汉为何对CEO没有兴趣?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Twitter想让莫汉出任公司的CEO,Facebook的一位前高管透露,他也曾试图说服莫汉加盟Facebook,此外还有不少竞争对手常常向莫汉抛出橄榄枝,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莫汉表示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已经是CEO了,但却不用像其他CEO那样处理许多烦琐的事情,“很显然,如今的莫汉已经能够在不必出任CEO的情况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能为内容发布商、广告主、代理机构和消费者开发不同的产品。谷歌为各个技术团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团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莫汉现在的状态很不错,”特纳说道,“毫无疑问他是目前谷歌展示广告业务的掌门,苏珊已经把管理大权交付于他,再加上他所在的部门并不存在政治斗争,所以他应该会继续做下去。”当然,也有人认为谷歌所开出的天价薪酬也是莫汉留在谷歌的一个重要原因。(半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