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湛江市赤坎区的南桥河公园、赤坎水库、湛江日报社,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赤坎区委区政府、湛江市科技局、湛江市五中、湛江艺术学校也是著名的地标,但说起“陈屋港村”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其实上述这些地方都属陈屋港村的村地。赤坎城市中村最出名的当属康顺路、百姓路的“百姓村”,百姓村每年正月十七的穿令箭游神总是人山人海,非常震撼。陈屋港村的地理位置比百姓村更加优越,资源更加丰富,知名度却很低,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江的南桥河公园
陈屋港村位于赤坎城区西南部,属南桥街道管辖的一条城中村,村聚落南桥河南侧呈鱼骨状延伸,陈姓为主聚居。过去,这一带是河叉海滩,潮水涨船只可直泊该村,故初名陈处港。后因雷州话中“处”与“屋”谐音,日久讹成今名陈屋港。在明清时代,霞山和赤坎都属雷州府的遂溪县,自然是讲雷州话(黎话),只是后来城市化之后才流行白话。陈屋港村也不例外。
陈屋港村的陈氏先民来自福建莆田,为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后代,在南宋时期,莆田玉湖陈氏家族人大规模迁徙到湛江,南下到湛江硇洲岛一带,并散居于吴川、雷州。算起来陈文龙的在湛江的后代有十八支,陈屋港村属于第六支——雷州沈塘镇仙梦陈氏。
据仙梦《陈氏族谱》记载,宋末抗元名将陈文龙,宋咸淳状元,官居太师,为左丞相兼枢密院使。元军大举入侵南宋,陈文龙率领军民奋力抵抗,本人及家人,相继为国捐躯。次子陈梦雷,为逃避元兵追杀,从福建莆田迁徙到雷州仙梦村(今沈塘镇大陈村)隐居。元朝执政后,元成宗为缓和民族矛盾,荫封宋朝忠臣后裔,下旨追授陈梦雷为龙虎将军、海北海南道,才使得陈文在后裔得以繁衍发展。
明末年间,陈梦雷后裔,明字辈第十七世迁居赤坎陈屋港定居,逐渐形成村落,至今近400年。1945年湛江建市,陈屋港属潮满区。1949年12月,湛江解放,初归属郊区百姓乡, 1956年后一直属赤坎区辖地。门牌以村编号,有一路四巷,即陈屋港路,陈屋港一、二、三、四巷。全村常住人口350户、1700人。
陈屋港村出了一位著名的官员,也是一名大才子,名叫陈乔森。陈乔森(1833一1905),与陈文玉、陈瑸、陈昌齐合称雷州 “四陈”名人,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官至中宪大夫。以诗、画、字皆精闻名遐迩,有“岭南才子”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乔森著名的螃蟹图

清名臣曾国藩曾亲书“读破牙签三万轴,收取声名四十年”一联赠之,表达对陈乔森敬重。陈乔森辞官从教,执掌广东六大名院之一雷阳书院(今岭南师范学院前身)长达30载,桃李满天下。陈屋港村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知道,陈乔森是陈屋港人,原名叫陈桂林,中举后改名陈乔森。村里还流传很多关于陈乔森随父母逃荒到麻章坑排、东海岛东及村和在雷州成为名人的故事。
据查,陈乔森属陈氏25世二房,在陈屋港西村出世。几岁时,二房族人突遇瘟疫,相继死了50多人,陈乔森祖母也在其中。二房人认为居地不顺,部分人迁居到今赤坎区文章湾村和麻章区坑排村。
陈乔森祖父陈德周,带着乔森父母和乔森,到坑排村居住。陈乔森大约十岁左右,坑排遇上灾荒,一家三代又走难到东海岛东及村,给财主陈芝宝打长工。陈乔森天赋很好,得私塾老师器重教诲后中举,曾要求入籍东及村,但被“避免搞乱宗支”为由婉言拒绝。陈父认为陈乔森已是官人,不想再粘上不顺居地,故不热心归宗。
陈乔森孝循父意,也不刻意认祖,但对故园念念不忘。中举后多次回陈屋港祭祖,在陈氏宗祠建有拜亭、化宝炉和旗杆,还亲笔为村的“陈氏宗祠”、“华光庙”、“德福庙”书写匾牌,其中“陈氏宗祠”镌有陈乔森印章。这些文物在十年动乱中被毁,但很多人都见过。
1985年,新建的陈氏宗祠竣工,陈乔森孙子陈益举等后人共7人从雷州回村参加庆典,捐款的芳名也用红纸书写贴在祠堂。其后曾数次回村,提及寻根续谱,后因陈益举患病去世,此事搁置。至2005年陈乔森众曾孙再度寻根,与原二房族老陈水禄接上关系,以后村中年例均亲临祭祀,离陈乔森去世刚好100年。
舞龙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和乡土文化。湛江地区的舞龙,既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内容和形式,也有自身地域形成的习俗特色。 陈屋港的农家龙可谓一枝独秀。其制作就地取材于自然植物的藤、茎、叶、果,经济实惠,也不用请龙班师傅表演,村中老少随意共舞,流传普遍。除节日凑个热闹外,主要用舞龙祈福,显示瑞气吉祥。
陈屋港的农家龙有过威水史,庆祝抗战胜利和湛江解放时,曾用农家龙在市区狂舞,表达胜利的喜悦。1958年10月1日,湛江市郊全面实现公社化,陈屋港作为公社一员,参加在霞山体育场举行的红光人民公社成立大会。陈屋港村民为表示庆贺,决定制作一条最代表农民情感和乡村气息的农家龙参加会议。
村青年符志鸿,自少喜欢美术并有点功底,被推为设计负责。他十分积极,发动全村出动,制作了一条巨型农家龙。他们用木瓜作龙眼、香蕉作龙牙、萝卜作龙舌;用鸡屎藤作龙节、松树叶作龙身、椰树叶作龙尾,气势磅礴、形象生动。龙整长20多米,当时尚未普及汽车,用牛车又无法运送。
于是,陈屋港数十壮汉兴高采烈,敲锣打鼓,由南桥启程,一直舞了12公里到达会场,成了大会耀眼的亮点,受到场内3万多群众拍手赞好。大会结束后,宣传部门把陈屋港的农家龙摆设在赤坎文化宫展览5天,吸引数万市民参观,轰动一时。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龙已不多见。陈屋港村的农家龙,在湛江龙舞史记下光彩的一页。
陈屋港村最靠近赤坎城区,很早就融进城市发展范围。1956年,赤坎的自来供水尚是空白,为改变市政设施,政府决定截拦南桥河筑坝建水库,解决建自来水厂水源。
南桥河源出麻章古河村,长14.5公里,旁有麻章长布村和北岭沟两条支流汇入,赤坎水库筑坝选址在二条支流的交汇处,正好是陈屋港地域。陈屋港村民献出土地,助力建造赤坎大水缸,并义务劳动投入水库大会战,奋战约一年,筑起长190米、顶宽4.5米、高19.5米水库大坝。从此赤坎开启有自来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坎水库大坝
陈屋港村民世代以种菜为主,随着赤坎城区的不断扩展,土地被征用,村中的劳力由原来的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成为典型的城中村。村周围分布有赤坎区委区政府、湛江日报社,湛江市科技局,湛江市五中、湛江艺术学校、南桥河公园,这一帶被誉为赤坎政治文化教育的汇合区。一条低调的村,为湛江市赤坎区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向陈屋港村全体村民及他们的先祖们致敬!(本文素材已获湛江民间历史学家骆国和老师原创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