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小说很多,但真正能起到共鸣,影响几代人的小说却很少,不过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这本书描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社会生活,感受平凡的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喜怒哀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网络关于路遥的自媒体文章很多,既有写路遥家史的,也有写路遥恋爱史的,甚至还有人写路遥英年早逝的,等等,有很多类似文章。但我们应该感谢路遥的文章,影响激励那一代人。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去世,只有42岁。但路遥的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却没有中断,一直在激励年轻人。看过《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朋友,都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有人说,路遥写的小说足可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那么路遥为何能写出这样鸿篇巨著,而且是受欢迎的?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步后去世了,同样他之所以能出这部小说,他也有“三部曲”,缺一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艰苦岁月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平凡的人,但这些平凡的人都有着苦难生活。而路遥也同样有着苦难的经历,否则他写不出小说中那样苦难生活。也就是说先有经历,才有小说,这是必要条件。

1949年12月,路遥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王家堡村,其父名叫王玉宽。路遥出生于,他的爷爷王再朝给起了一小名“卫”,当时还没有正式起大名,直到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卫”字后面加了一个“国”字,于路遥正式名字叫王卫国。

路遥18岁时,其母马兰芝又生下弟弟王天笑,其母一生养了9个孩子。本来那时生活就很困难,孩子多的家庭更困难。路遥的弟弟王天笑曾写回忆文章称,其父王玉宽不足1.5米的身材,却把全家的重担全部压在肩上。但儿女们以当时的条件,长大后也只能务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遥是长子,他从小照看弟弟妹妹,还要打猪草,砍柴,家里的活基本都担起来。其母马兰芝曾回忆说:“他七八岁就砍柴了,砍的柴成捆成捆摞在硷畔上……。”

童年这段艰苦的岁月成为路遥宝贵的写作素材,路遥把写进《平凡的世界》,其中孙少安不上学后上山砍柴,也是把柴一捆捆摆的整整齐齐。

母亲马兰芝看出路遥是块上学的料,但当时王家条件根本无法供应路遥上学。路遥父母商量后,就把路遥过继给没生育的大哥王玉德,也算让大哥有个后,还可以让大哥供路遥上学。

1957年的秋天,8岁的路遥被其父带着到了100公里外延川县,父子两个一路上风餐露宿,路遥的鞋都走没底,脚也磨破,只得赤脚走路,父亲好不容易捡来的一双鞋给他穿上。路上饿的时候,父亲只剩下买一碗油茶的钱给路遥喝了。

这些艰苦的记忆里在路遥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那个马建强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但路遥到了大伯家并不是过上富裕生活,大妈在庄稼收完后就出去要饭,只为了让路遥上学。但路遥在学校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小学毕业后,大伯对路遥说:别参加中学考试了,回家务农!

路遥的倔强劲来了,他告诉大伯大妈,即使不供他读书,他也要参加考试证明下自己能考得上。于是在接下的中学考试中,路遥竟然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延川中学。当他高兴的把录学通知让大伯看时,大伯依旧不同意,并让他上山砍柴。

路遥没有去砍柴,而是扔了斧子与绳子,直接到了县城,但报名费却难住了他,虽然有同学资助他,依然凑不起。有人给他出主意,让回村里找村领导借钱,这下点醒了路遥,他回村找到了支部书记刘俊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俊宽听到路遥的哭诉后,认为应该上学,并答应为他凑齐学费。但那时农村都穷,后来刘俊宽总算借到了两斗黑豆,让路遥换钱交学费。但学校却拒绝他入学,因为他错过了报名时间。路遥只得再次找到刘俊宽帮忙。刘俊宽去了学校说明情况,校长才让路遥入学。

这些事,路遥一直没忘记。也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激励着自己,路遥明白一个道理,凡事必须自己解决,并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迎难前行,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路遥曾在自己的《在困难的日子里》写到:“在那样困难的环境里,什么是最珍贵的?我想那就是别人对我的帮助,同学们把口粮省下来给我吃。人的心灵是那样高尚美好,反过来又折射今天的生活,因为今天的现实生活正好缺乏这些!”路遥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石油化工学校,实现了“跳农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恋爱经历

如果说光有苦难经历,就能写出一部巨著还不行。还需要有恋爱的经历,才会使小说有血有肉。要说起路遥的恋爱,还要先说命运跟他开的玩笑,由于当时各大院校停止招生,路遥没能实现到西安上学,他在延川县折腾了几年后,再次被送到农村劳动,但以路遥的文化可成为宣传队的一员。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叫曹谷溪的诗人,也是一个帮助自己的人,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人。

曹谷溪比路遥大8岁,写诗写通讯都很厉害,还参加过全国的文学创作大会,在延川也是有名气的作家,后来任县里通讯组长,里面一名来自北京的知青林达,也就是后来成为路遥妻子的那位。

正是因为认识了曹谷溪,路遥的人生也找到目标,他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设计了目标和方向,也和高加林一样到通讯组创作,学着写诗写通讯,还参加戏剧创作,他文学天分被曹谷溪开始慢慢挖掘出来。

后来因为写了《延安山花》而成名,陕西日报还对路遥进行了表扬。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路遥这一笔名的来历,路遥最初的笔名叫“缨依红”,当时有个叫闻频的诗人见到路遥时曾建议路遥改个好的笔名,于是路遥只想了一会,便想出来“路遥”二字。

而路遥的笔名出现后,也与他的一段爱情相关。路遥一生中有三段恋爱,第一段就是女同学追他,但路遥没相中。这种倒追模式严格来说不算变爱。但第二段却让路遥刻骨铭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遥在延川县通讯组接触的人也多,此时他接触到了很多女性,其中有一个叫林虹的北京知青,两人恋爱了。当时路遥也是县里小有名气的诗人,他与林虹的恋爱,多亏曹谷溪给机会,让两人能有充分时间接触。在那样一个人言可畏的日子里,恋爱也是一种“地下工作”。

1970年,一次铜川县招工名额,路遥没要,让给了林虹。很多人提醒他不要让女人飞了,但路遥没听。此后林虹到了铜川,信越来越少,直到路遥收到的绝交信。而此时他的职务也被撤,路遥差点崩溃要自杀,在曹谷溪的劝说下才放弃。

曹谷溪还曾想让林虹回心转意,但没能成功,其中牵线的是女知青林达。虽然没有成功追回自己的恋人,但路遥有了自己的新的恋人,这就是女知青林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进入大学

林达也是北京女孩子,她的家庭甚至比林虹都要都好。林达籍贯是福建人,父母都是归国华侨。对于路遥的新恋情,曹谷溪继续给予援助。甚至经常两人创造在一起的机会,比如一起采访,增强两人的感情。但有一次林达探亲,据说受到其母的影响,回来后差点与路遥分开,也是在曹谷溪的帮助下,才重新让人两人相处。

不久两人结婚,但也就在那个时间里,全国高考恢复,路遥想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文学,提高自己的能力。但还有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再次跳农门,上次没跳成功。

据他的朋友说,路遥找北京女知青也缘于他想上大学,因为当地的女知青没人能供他上大学。而外地知青有钱,能供得起。他自己也曾说过,由此可见路遥的婚姻带有一定功利。

说起路遥上大学这事,也有过一番挫折,因为在特殊时期有过经历,还被定性过,因此有些高校没敢录取路遥,怕将来出事。但在县里领导协调下,路瑶进入延安大学,虽然是当地大学,但却是他再次改变命运的一个关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供路遥上大学的就是林达,当时林达的工资是38元,据说大部分供路遥上学用。路遥也如“如鱼得水”,在延安大学系统学习文学。他在上学期间,还在有关杂志上发表小说,开始小有名气。

据资料记载,延安大学毕业后,路遥进入《延安文艺》当编辑,这个职业在当时来说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职业。当然也是路遥创作进入巅峰的开始,也实现了妻子对他的希望,也不用再供他钱了。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