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一首《七子之歌》唱尽了澳门“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百年坎坷历程。也正是拜其歌词“三百年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所赐,“明朝割让澳门”的说法,也是长期流传。

那么,明朝为何允许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呢?“割让”澳门的说法又究竟是否属实呢?

一、登陆澳门

16世纪时,西方迎来了航海业的迅猛发展,由此促使葡萄牙人展开了一场远渡重洋征服世界的雄伟计划。

依靠着大航海时代的霸主地位,葡萄牙人的势力不断东侵,终于在明朝中叶来到我国澳门一带。

抵达澳门附近后,葡萄牙人惊讶的发现,眼前的国家繁荣昌盛,一如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神话王国,这不禁让葡萄牙人有了占据这片富饶的土地作为殖民地的想法。

然而,此处江山虽然锦绣,可军队战斗力却彪悍无比。葡萄牙人刚有了一丝想要占领殖民地的想法,就遇到了明朝军队的迎面痛击,双方在屯门展开一场海战,结果葡萄牙人被大明水师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强攻失败,葡萄牙人又采取了迂回策略,他们对澳门当地官员谎称船遇风暴,需要上岸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衣帽为由,成功登上了澳门的土地。此后,葡萄牙人又大量贿赂官员,终于取得了澳门的长期居住权。

二、居住许可

虽然葡萄牙人在澳门长住,但当时澳门的领土主权依旧是属于明王朝的,明朝政府也从未想过要“割让”澳门给葡萄牙。

这可以从明王朝对澳门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掌控力来印证。据《澳门纪略》记载,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需要定期向明王朝缴纳地租,同时,澳门的关税权也依然牢牢掌握在明朝政府手中。

此外,明朝政府还掌握了澳门的立法、司法权及重要的行政管理权。由此可见,明王朝才是澳门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手握领土主权的明朝政府将澳门编入香山县府管辖,还在澳门当地安排了负责治安和税收的官员,以此宣示对澳门的治理权。

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必须严格遵守明朝的种种规定,否则便会遇到麻烦。比如万历十一年,葡萄牙人曾一度自设官吏,此举违反了明王朝的规定,因此总督陈瑞立刻约见了葡方负责人,责怪他们不遵守明王朝的规定,有违皇上治理澳门的本意。

葡方代表被这一番训诫吓得不轻,急忙托人带着天鹅绒、镜子等珍贵礼品去送给总督,并且重申一定服从明朝政府的命令,这才获得了内部自治的许可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葡萄牙人费尽周折获得的自治,也仅仅是适用于处理葡国人之间的矛盾,如果涉及到中国人的事务,葡萄牙方依旧无权干预。

三、行使主权

除了严格限制当地葡人的行为,明王朝还敢于惩治在澳门犯法的葡萄牙人。

据《广东通志》、《澳门纪略》记载,万历三十六年,有葡萄牙人触犯法律后被押送公堂问罪,时任香山知县的蔡善继便按律狠狠的打了这名犯人的板子。这名外国犯人在接受中国法律处罚时,不仅没有反抗,反而“帖然服”——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法律,该打就打!

明朝政府还曾拆毁葡萄牙人私设的炮台,还曾将葡萄牙人建的教堂改为中国的石碑,以此维护中国主权。

为了防备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往内地渗透,明朝政府还专门在澳门与内陆接壤处设置了一座莲花茎关闸。这座闸原本每月开放两次,后来改为每5日开放一次,不开放的时候便用6根封条加封,从而杜绝了葡萄牙人与当地人过多接触的潜在隐患。

可以说,在1887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葡北京条约》,承认澳门“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前,澳门,就是无可争议的中国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王朝这些管理葡萄牙人的举措可谓是用心良苦,然而,倘若明王朝当初不同意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岂不是一劳永逸吗?为什么明朝政府同意葡萄牙人住在澳门呢?

四、商业利益

这个问题就要从明朝的国策说起了。葡萄牙人最开始成为澳门“租户”的时候,刚好是“嘉靖大倭乱”时期,此时的明朝政府被倭寇弄得不胜其烦,因此需要借助葡萄牙人的力量“以夷制夷”对付倭寇。

此外,澳门的商业发展也是明朝政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随着明代商品市场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明朝财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葡萄牙人高超的航海技术,无疑成为促进商贸发展的重要助力。

据史料记载,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后,便以澳门为支点建立了多条国际贸易航线,做起了海上贸易中转生意。他们将明朝的生丝和丝绸等商品通过澳门销往世界各地,再带回大量的白银充实明朝的国库。

这也促使澳门成为新兴的远东国际贸易中转港,并由此发展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澳门与各国间经贸往来不断,明朝政府便以澳门为窗口,大力推销中国商品,终于让中国商品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以澳门为媒介,一条以澳门——果阿——里斯本为线路的贸易网络,从16世纪下半叶起迅速运转起来。中国的货物以此为媒介,火热畅销欧亚大陆。

以欧洲学者的估算,在中国万历年间时,平均每年有价格四十万两白银的中国货物,会经过澳门运往印度,再转手倒卖到欧洲。运往长崎的中国货物,每年价格更高达100万两。每年从菲律宾输入澳门的银币,高达135万比索。大量的白银以澳门为媒介,汹涌输入中国。以加拿大学者贡德弗兰克的形容:明朝中后期,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进入了中国。

也同样是以澳门为媒介,西方传教士们将欧洲的数学军工等成果带到了中国,开启了“西学东渐”的热潮,同时又把中国的科技文化源源不断介绍到西方,引发了欧洲大陆的“中国热”。澳门,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一座值得铭记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热潮,也带来了明代中国澳门的繁荣。这个明代广东香山知县治下的“小港口”,却是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海洋上的黄金港口,更以其繁荣的贸易,支撑了明朝“隆万中兴”的辉煌。如此“多赢”的成果,也堪称大航海时代,一个成功的治理典范。

参考资料:《明史》、《澳门纪略》、万明《明代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朱亚非《明代中葡关系与澳门问题》、 晁中辰《明朝对外交流》、樊树志《晚明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