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上市公司一旦被“披星戴帽”,尤其是被*ST(退市风险警示),往往面临着相对较高的退市风险。待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正式实施后,此类企业的退市风险概率将进一步加大。

5月以来,被ST(其他风险警示)或*ST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Wind数据显示,仅5月6日至5月21日的短短16天内,即有54家上市公司被“戴帽”——27家由未被实施任何风险警示到被ST、8家由ST调整为*ST、19家由无风险警示一步恶化为*ST。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采访与调研发现,上述企业大多涉及财务造假、重大诉讼、非标年报等。尤其是由无风险警示转变为*ST的19家上市公司,不少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典型如*ST中润,其2023年度被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相较于往年,今年被“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呈现诸多新特点。其中,最值得关注之处在于:科技型上市公司、曾经被市场普遍看好的高市值上市公司或潜力股、甚至部分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出现在ST或*ST范围之列。在受访人士看来,这恰恰说明对上市公司财报、信息披露等监管力度的无差别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证监会反复强调打击“壳资源”,如今,炒小炒差炒壳的空间逐步走低,ST或*ST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股价大增的概率进一步下降。“披星戴帽”公司退市风险较高,投资需要慎之又慎。

16天内54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202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即将正式实施,证监会一再强调打击“壳资源”。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如果被“披星戴帽”,尤其是被*ST,将面临较过去更高的退市风险。而且,由于监管力度的加大,近期被“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Wind数据显示,在5月6日至5月21日的短短16天内,被ST或*ST的上市公司就多达54家。

具体来看,已经被“戴帽”、此番“戴帽”程度加深的上市公司共8家,包括*ST信通、*ST通脉、*ST天成、*ST世茂、*ST深天、*ST鹏博、*ST九有、*ST工智。

此外,46家此前未“戴帽”的上市公司步入“戴帽”之列。其中,27家公司被ST,包括ST中泰、ST证通、ST长康、ST永悦等。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ST代表其他风险警示而非退市风险警示,此类新被ST的公司,面临一定退市风险,但如果及时纠正问题,“摘帽”风险并不低。

另外19家新被“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则明显更高,包括*ST中润、*ST银江、*ST亚星、*ST威帝等在内的上市公司未经ST阶段,直接被给予了退市风险警示。

细查上述19家上市公司近期情况可以发现,其中多数2023年度不仅被出具非标意见,而且为非标意见中性质最为严重者——无法表示意见。紧随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来的,通常还有连续走低的股价。

典型如*ST中润,其2023年度被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此审计意见背后,则是*ST中润2021年至2023年扣非净利润前后孰低者分别亏损1.29亿余元、1.37亿余元和1.27亿余元。5月6日,其股票代码正式由中润资源变更为*ST中润。

被“披星戴帽”后的*ST中润,股价持续低迷。截至5月21日收盘,其股价已经连续下跌12个交易日,跌至2.61元。雪上加霜的是,根据*ST中润5月20日的公告,其主要银行账户因为多起小额诉讼被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股票交易将被进一步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一旦进入*ST阶段,尤其是步入此阶段后继续出问题,则往往面临相对较高的退市风险。”受访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被*ST并不必然走向退市,个别问题整改高效的企业仍然可以“摘帽”。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新华联、炼石航空2家公司即由*ST成功蜕变至不再被给予任何风险警示;ST全筑、ST佳沃、ST西钢3家公司也有所进步,由*ST调整为ST。

不过,相较于54家的“戴帽”上市公司数量,“摘帽”上市公司数量显得颇为稀少。

“戴帽”公司新特点

纵观上述54家被ST或*ST的上市公司,相较于往年,今年被“戴帽”的企业呈现诸多新特点。

综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观点:首先,近期新被ST或*ST的上市公司涉及领域相较往年更为广泛,既包括计算机和通信、医药生物等科技型企业,又覆盖曾经被市场普遍看好的高市值企业或潜力股,甚至还有国资背景的上市企业。这表明,在严监管之下,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财报审查更加严格,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要求更高,退市执行力度进一步提升。

其次,由于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或不完整等原因,导致上市公司被ST或*ST的案例增多。这与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关。

再者,一些上市公司因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违规而被ST或*ST。这些违规行为可能涉及利益输送、利益侵占等问题,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年内已有至少9家ST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被点名,这也是今年“戴帽”公司的新特点。当前,监管层对资金占用问题的关注和打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此外,因会计处理合理性及经营情况真实性存疑等而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企业有所增多。

对于投资者而言,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即将正式实施。根据田轩分析,届时,ST市场将进入市场化分层新阶段,对于持续业绩不达标、亏损、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企业,将面临强制退市。

与此同时,由于新“国九条”强化了对“僵尸空壳”企业的退市执行力度,尤其是对“借壳上市”行为严监管。田轩认为,此类“戴帽”企业的“壳价值”将持续走弱,炒小炒差炒壳的空间逐步变小,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股价大增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应避免经营业绩差、盈利能力不强、公司治理水平低,已经ST的公司或可能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更不要出于投机考虑,恶意炒作ST股票,而应加强对企业经营能力的研判,关注具备长期发展价值的企业。

田利辉同样认为,退市新规以及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使得“戴帽”公司的壳价值进一步减弱,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股价大增的可能性变小。他提醒投资者,要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合规情况,避免投资可能触及退市指标的公司;同时,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