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伊朗发生了翻天巨变

5月19日晚,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初步报告显示,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一架直升机在该国东阿塞拜疆省“出现硬着陆事故”。据报道,莱希一行共有三架直升机,目前另外两架已安全抵达目的地。莱希所在直升机上还有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和东阿塞拜疆省省长。伊朗已派出数十支救援队以及无人机前往事故地区,但由于该地区交通不便、地形复杂以及大雾天气等,搜救行动需要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不到24小时,发现直升机残骸和伊朗总统来袭和外长等人遗体。

5月20日白天,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消息称,包括伊朗总统和外长在内的所有乘客,均已在直升机坠毁事件中遇难。

这场巨变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

遇难者之一是伊朗总统,这意味着伊朗必须在50天内举行大选选出新一任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由于伊朗是伊斯兰共和国的体制,总统只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领导者,所以莱希的遇难,不会给伊朗国内外的大方针造成过大影响。

但没有影响的前提是,新一任伊朗总统治理方针和发展方向与莱希是一致的,不然对于伊朗而言,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据相关报道称,伊朗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莫赫伯将暂代总统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与西方进行核谈判的前任哈桑·鲁哈尼,似乎更被外界关注,也更被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伊朗政府层面将在有预谋的情况下“大换血”。

第二个关键点: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20日报道称,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19日表示,美国情报部门告知他,在此次直升机事故中“没有发现存在谋杀的证据”。

要知道,美国不能站在局外人的身份谈这件事,毕竟,美国绝对是第一嫌疑人,毕竟在伊朗总统莱希遇难之前,美国和伊朗有间接谈判。

一句“没有发现存在谋杀的证据”,不是在强调莱希遇难是一桩意外,而是在撇清这件事与美国的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美国智库、媒体都在报道和分析莱希的重要性、谁更有机会成为新一任伊朗总统。

比如,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向半岛电视台表示:“莱希并不是一位特别有影响力的总统,而且我认为如果他退出政坛,不会给伊朗带来任何特别的变化。”他补充说,不同于领导与西方进行核谈判的前任哈桑·鲁哈尼,莱希并不是伊朗重大战略政策的推动者。

美媒《华尔街日报》同样认为,如果莱希在此次事故中死亡或者丧失行动能力,预计不会改变伊朗对任何重要地缘政治问题的立场,包括对其核计划和本轮巴以冲突的立场。

有些话,咱们要反着听,伊朗为巴勒斯坦发声,美国与之密谈未果,伊朗总统出事,要伊朗的立场如美国所愿,结局大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报道中明确指出,在莱希的领导下,伊朗与西方的关系不断恶化,同时通过“向东看”战略与中俄关系更加密切。当前,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伊朗正争夺该地区的主导地位,领导层的变动对伊朗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这怎么不算一种摊牌呢?

说在最后,现在在美国的掺和下,中东国家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违背美国,让以色列陷入不利局面的,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看来“打倒”美国霸权的路,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