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门矗立在江西中路

汉口路上的

老市府大楼

上海人一定不陌生

上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此做过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

这里曾被认为是未完成的建筑

2003年

空置中的市府大礼堂被毁于一场大火

2015年

这里正式启动保护性综合改造

目前

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

正在进行全球招商阶段

5月17日,这里官宣了新名字!

“外滩·老市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参与各方经过近10年努力

实现了整个街坊的

“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变“古旧”为“经典”

改造前与改造后(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与改造后(效果图)

这座百年老建筑

已完成工程建设

未来,建筑庭院广场、屋顶露台、

商业文化业态等空间

均将向市民游客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庭院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庭院广场

老建筑的百年“遗憾”被弥补

老市府大楼建筑外形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在原始设计中,它是一处围合式建筑,四四方方、没有缺口。但由于大楼的西南角当时矗立着公共租界巡捕房,所以大楼在1922年竣工时没有围合,缺口呈现“L”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1936年,公共租界巡捕房拆除。但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一直未能完成工部局大楼的整街坊合围。此后百年,大楼一直保持着这一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市府大楼设计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市府大楼设计图实际完成部分

在这次更新中

这一“L”形缺口被补上了!

一座完整的环形建筑

呈现于市民眼前

建筑项目模型,补上了“L”形缺口。海沙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项目模型,补上了“L”形缺口。海沙尔摄

老市府大楼曾是上海城市最高水平的人文艺术殿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于1923年1月1日莅临大楼,在大礼堂用德语演讲相对论;上世纪50年代,其内的礼堂成为上海市接待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的重要场地。回归后,“外滩·老市府”将延续这样的氛围。

据悉,市民游客未来可自由地步入庭院广场,感受历史建筑环抱的独特氛围。庭院内将引入各种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活动与商业文化业态,丰富市民游客的体验。

不仅如此,老市府大楼是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个所在地,留下了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工作身影。如今,在靠近江西中路、汉口路一侧的“外滩·老市府”内,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在修缮后于去年9月以主题展的形式对外开放。

修缮后的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  李茂君摄于2023年9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缮后的陈毅市长办公地旧址 李茂君摄于2023年9月

在围合区域的顶层

打造了一处公共露台

露台上,有一座玻璃围住的建筑

建筑四周矗立了一个个圆形立柱

非常震撼

立柱外则是大片的露台联通区域

未来

市民游客可乘坐直达露台的电梯

在露台上参观游览

俯瞰不一样视角的外滩

屋顶露台上保留了大楼的通风口    海沙尔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顶露台上保留了大楼的通风口 海沙尔摄
屋顶露台 唐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顶露台 唐烨摄

编辑:吴百欣

资料:解放日报 上海消保委 劳动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