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神奇的大V——李鲆,粉丝们都管他叫“鲆叔”。

他坐拥百万粉丝,基本财富自由,每天早上起床后健身,基本上一天只工作4小时,等到下午再看他的IP,可能就已经和夫人开车去到另一个城市了。

鲆叔拥有如此让打工人们羡慕的生活,全凭个人的逆袭。论出身天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比他差。

鲆叔是70后,没上过大学,最高学历是中专,他18岁工作,22岁离开农村,32岁才去北京闯荡。

第一次见到鲆叔,大概是在八、九年前,我当时所就职的出版机构请他来做了一场出版培训,鲆叔讲了很多颠覆我们认知的做畅销书的思路、做新媒体的思路。

我当时就很惊叹,为什么一个30多岁才入行出版业的人,他的认知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超越我们这些在台下听课的本科生、硕士生呢?

如今又是几年过去了,鲆叔的事业早已超越了出版业,财富也不知道翻了几倍。

没有家族的托举,没有背景,全靠自己打拼实现逆袭,鲆叔是怎么做到的?他全都写在了这本《习惯逆袭》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要拥有“不合群的勇气”,眼光始终看向远方

鲆叔在《习惯逆袭》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恐怖故事”:

他20多岁时(大概是2000年左右)在乡政府工作,月薪500多元,当时他有个同事,就因为工资比别人少了4块钱,就找领导,找财政局……折腾了半年。而当时的鲆叔,工作之外的稿费收入就能达到每月四五千。

为了4块钱而如此大费周章,这在今天看来多么可笑。

这个故事,让我仿佛看到了今天很多削尖脑袋进体制的年轻人的未来。

很多人考编制,图的就是安稳,从此不用再担心失业,不用再出去找工作承担不确定性。进入编制以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脱离了在市场上拼搏、竞争,可能若干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毫无竞争力,只能为了自己的那点级别工资,退休金多一点少一点而计较,那简直是太悲惨了。

所以说,如果你现在所在的圈子不够高级,那么就不必合群,做自己的事,眼光朝前看。要知道,自己永远有其他的可能性,不可能永远陷在这个泥潭里。

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合群,你要降低自己,让自己适应低质量的圈子,真的没必要。

当周围的人天天八卦抱怨,吃喝玩乐的时候,你要默默努力,练就一身本领,比别人优秀10倍、100倍、甚至1000倍。等过几年之后,回头看看,那些当年嘲笑你不合群的人,早已被你甩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02 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就是在构筑通向未来的台阶

鲆叔36岁才进报社做媒体,他说,“别人做一个版用一天时间,我要用半个月”。

这比大批科班出身的20岁的年轻人,起点低了不是一点半点。然而,一年后,鲆叔就做出了当年当年报社最有影响力的周刊。

我自己是23岁进的报社,但多年来不用发稿的日子几乎都在外面玩,只满足于自己的稿子在主编那里“过了”,从没好好想想要怎样改进自己的工作,所以浪费了很多年却没有长进,只能怪自己。

鲆叔说,你只需要有中等智商,肯学习,有行动力,愿意持续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坚持一两年,半年,甚至3个月,也就够了。

做成一件事,其实不需要什么天赋。因为多数人无法付出这样的努力,能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日复一日的专注、努力和坚持。

如何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鲆叔在《习惯逆袭》中也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方法:

1、读这个领域最经典和最畅销的书,10本到20本就差不多了。读完就会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要做思维导图,记重点。

2、关注这个领域10个到20个专业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博主,每天浏览一遍。

3、尽可能拜访高手,跟高手交流。可以加入付费的社群,结交优质人士。

4、习惯分享,写、说。你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未必。开始写,开始说,就是发现知识盲点、逻辑自洽的过程。

5、动手去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及时复盘,及时修正,总结经验教训。

7、跨界思考。用你擅长的其他领域的专业眼光,来审视这个行业。

很多人毁于自己的优越感,因为自己聪明,所以用很少的时间就糊弄完工作,因为自己家里有钱,给自己贴上“我不为钱工作”的高尚标签实际上却把大量时间用在玩乐享受上,因为自己学历高,带着傲慢的态度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从现在开始,把每一件交付在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极致,像一个新手一样好好磨练自己的技能,让完成的每一件工作成为自己向上的台阶,由此,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得到更多的资源,让自己的格局变得更大,看得更远。

03 与牛人同行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也成为牛人

做事情当然不能傻乎乎地只靠自己,要接触那些比你牛的人,向他们学习,用他们的思维,改造你的思维。

但接触牛人的方法,并不是参加各种活动饭局去认识他们,求合影求加联系方式,那样只能招人讨厌。

鲆叔讲他最早泡在写作论坛,主动免费给人写书评,由此才结识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批贵人,所以学历不够也得到了去媒体工作的机会。

赚钱很重要,但我们努力做事赚钱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把钱赚到,是为了服务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重要的还是人,是大家在一起合作。

在遇到贵人之前,自己要先成为贵人,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有独特价值的人。

当年营销专家小马宋获得了一次与罗振宇见面的机会,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讲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中“对罗振宇最有用”的那个部分——他一个只有3万订阅的公众号,卖了1万本书,因为当时罗辑思维也在卖书,所以罗振宇当时就说你这个很厉害,我们可以聊聊,能不能一起出一本书。

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优势提炼出来,时刻准备着,也就是设定能让别人认识你的鲜明记号,形成一种品牌效应,这是积攒人脉能量的最有力前提。

找到牛人并与之同行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也成为牛人。

04 “支楞”起垮掉的人生,需要一个结构

怎样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鲆叔 在《习惯逆袭》中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

1、停止幻想;2、认真做事;3、努力赚钱;4、接纳自己;5、寻求帮助;6、保持运动;7、不断学习。

直面自己的现状,身心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状态,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完了再去看看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别无他法。常常我上午十点钟还在赖床,而刷微博看到鲆叔已经完成这一天的健身了,这就是差别。

在YouTube上,有个叫Holly的剑桥学霸,经常分享自己学习的日常。她几乎每天都遵循这样的日程:

起床后先喝两杯水,然后洗脸刷牙,拉伸唤醒身体,做有氧、无氧的力量训练,吃简单健康的早餐,早上7点半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书桌前了,这时她利用早上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把前一天学到的内容默写出来。到早上9点钟,这个在假期很多人才起床的时间,Holly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学习中。

有“结构”的人生,能量才饱满。

当陷入低谷的时候,我们的生命状态往往已经七零八散了,此时想要逼迫自己做什么,根本就做不到。

我们的人生需要一个“结构”,停止幻想,停止内耗,用运动,用读书,用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把人生支楞起来。

把一天安排好,才能把一个月、一年安排好,把一生安排好。

(图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ixabay)

如果今天的你还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不知道前路在何方,那么请按照鲆叔逆袭的方法去做:

1、记住你是给自己打工的,你不是给老板打工的,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总想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用时间来换取经验、资源,每一天都要变得更优秀。

2、不要停止学习,比别人多努力一点,每天多工作两个小时,想办法搞搞副业,拥有不依靠任何组织,能独立赚钱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铁饭碗”,甚至可以说是“金饭碗”。

3、坚定地相信自己不会一辈子做底层的打工人,本领一天天增长,早晚会有更好的机会。

如果鲆叔可以做到,那么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