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于大理举行的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及平行论坛上,不乏青年人的身影。

他们“扎根”泥土,在田野里、在农户家、在实验室,不论日晒雨淋,那些茁壮生长的水稻、竹笋、魔芋,就是他们的“论文”。他们将课题研究“写”在土地上,为乡村产品增产、产业赋能、生活更美,与科技小院、与乡村共成长。

从土地里长出的“三农”情怀

“只有真正扎根在乡土深处,才能在和农户的实际接触中深切感受到农民的需求,助农的情怀油然而生。”杨欣如是长期驻扎在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优秀学生代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平行论坛上,她分享了自己和其他师生长期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欣如

她所在的古生村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建立。因为在科技小院举办的一次培训会,杨欣如在2022年暑期第一次踏足大理。

虽然有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有老师和专家们指导培训,但初到古生村,对于自己能为当地做什么、能为“3.0+”版本的科技小院做什么,杨欣如心里很是没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与村民面对面的接触,让她从迷茫状态中生发出重新认识自己、去实打实了解眼前村落的勇气和力量。“记得有一次,我们为村民开展玉米种植技术培训,一位农户以恳求的语气问能不能帮他找到更好的收购渠道。当这种情况以面对面的形式出现,当自己的双脚踩在田地间,那种自心底的‘三农’情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催动着你去做事、去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又一次深入农户家拜访,一次又一次讨论研究、协调沟通,杨欣如和其他同学对农村、农民、田地都有了更深的感触,渐渐和村民打成了一片。杨欣如介绍,由于学校派出时间上存在交叉,让一代又一代科技小院学生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互相沟通和交接,在老师们的统筹带领下,能够接续把科技小院的工作系统化、踏踏实实地做下来。

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侧记|那些满是“土”味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侧记|那些满是“土”味的年轻人

在很多工作实际中,杨欣如需要“打头阵”,主动对接协调村里的负责人,然后再联系到农户个人,这个过程对她来说也是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跳出“象牙塔”,对个人的随机应变、组织协调、表达归纳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她笑着说,自己变得比以前更“社牛”了。

“探索跨专业领域的知识、走村访户,过程很累,但很快乐,我们到哪里就要学会(在哪里)落地生根。”每年平均330天以上的驻村时间里,杨欣如和老师同学们深入乡土,逐渐从“外地人”变成“新村民”,将课题融入实践,把论文“写”在苍山洱海的田间地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可默

“学生们从初来乍到的迷茫无措,到在村子里无所不能,需要通过长期驻扎发现农民和产业的问题,才能真正到一线解民生之急。”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说。

以“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同、多主体融合”的机制,在驻村期间,科技小院师生们不仅助力洱海流域农业绿色转型,还依托科学数据在当地组织开展民族特色菜制作培训班,帮助村民打造餐饮服务亮点;带动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庭院经济,签订统一管理协议,助力古生村民宿发展;帮助村民调整膳食营养结构、发展特色手工艺品,还联合其他中小学、高校在大理开展了美育支教实验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今,他们举办了水稻、油菜等绿色种植技术农民培训40余场,惠及1500余人次,累计开展垃圾分类、膳食营养等科普培训20余场次,助推美好生活实现。2022年一年时间,科技小院帮助古生村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庭院经济,全村累计增收约200万元。据媒体报道,2023年,古生村科技小院让古生村全面增收600多万元,绿色高值农业方向更是带来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他们的努力也获得了肯定,古生村科技小院团队获得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全国冠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一等奖……

得知农户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增收,杨欣如的脸上不由浮现微笑。他们的工作还在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魔芋,大“宝藏”!

“魔芋浑身都是‘宝’。”在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的展示区,来自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2022级研究生余亚军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亚军

农村农业的发展不单单立足于农民,更需要高校平台的介入。魔芋在中国的种植与食用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魔芋产业的发展急需后备人才,需要年轻队伍。近几年,魔芋种植人才队伍的建设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昆明学院云南弥勒珠芽魔芋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明学院云南弥勒珠芽魔芋科技小院自2019年建设以来,注重培养厚植“三农”情怀,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针对高原特色农业中魔芋产业品种单一、繁殖系数低、易感软腐病等“卡脖子”问题,带着先进的珠芽魔芋品种创新和种植技术,走进农户、走进乡村,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产业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风吹日晒,余亚军和老师同学们不间断地在学校的资源圃忙碌,看自己种出来的魔芋从小苗到开花成熟,选育新种、向农户推介好种,去弥勒基地带着农户挖魔芋,五一假期,他也“泡”在地里,皮肤晒得黝黑通红,自己却觉得十分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的力量浇灌出了甜蜜的果实,昆明学院云南弥勒珠芽魔芋科技小院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平台,目前,该科技小院已经成功选育国家级珠芽魔芋植物新品种13个、国家专利8件。它不仅推动了珠芽魔芋科研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人来人往,余亚军热情地把魔芋小零食发给往来的人,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少志愿者、教授、企业代表驻足询问,争相加微信。“我们团队此次带来不少魔芋‘周边’,包括魔芋面、魔芋豆腐、魔芋粉等,结合了当下消费趋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云南种出来的好魔芋卖到更多地方去,让村民们能够在家门口致富。让大家也意识到——乡村,是能留住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笋”甜进村民心窝窝

“这个好吃”“来尝尝这个笋”“这个味道像辣条”……西南科技大学展位上,在品尝了不同口味的笋制品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个展位的东西好吃!

“我们的笋还能生吃,甜!”来自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博士李尚孟笑着介绍道。他们带来的笋制品获得了现场“吃笋群众”的一致好评。

“梦笋”三月竹是四川乃至全国独有的竹类资源,原生区域在海拔1300至2300米的原始森林。“峨边竹笋上国宴”,更是当地的一段佳话。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于2022年启动建设,立足于峨边三月竹、八月竹、牛尾竹、寒竹等笋用竹资源禀赋,由西南科技大学与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杨河乡高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多家单位共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小院持续开展三月竹、八月竹等特色、优质笋用竹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创制与选育,配套栽培技术构建,笋用竹栽培标准制定,竹笋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低效林提升改造,品牌打造和本土专家培养,科普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积极协助峨边彝族自治县提升竹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的竹林“疏、伐、抚、育”和“采笋留笋”技术体系,帮助当地三月竹从亩产100斤增产至500斤,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梦笋’指的是未出土的笋包。”李尚孟说,“村民们清晨上山挖笋,笋都还在梦里。‘梦笋’这个称呼既可爱,又亲切。”介绍时,他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这次大会,小院团队带来的梦笋炖鸡、麻辣梦笋、红烧梦笋等样品,是团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市场痛点、创新开发的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其中,梦笋炖鸡还获得了2023农产品贮藏加工科技交流大会产品创新奖。李尚孟希望借此契机,让更多人了解到来自四川峨边的“林下宝藏”。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维琦 马雯 史子昊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