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湖北省大叶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忙碌了一天的朱铁匠喜气洋洋地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对妻子说道:“我在街上看到我结拜兄弟的画像了!”

妻子埋怨道:“别胡说八道,那是毛主席的画像,你少做白日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朱铁匠有些不高兴了,辩解道:“我没胡说,那真是润之老弟,当年我、彭友胜还有毛润之,在军营里结拜为异姓兄弟,这么多年没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朱其升18岁那年,受不了米店老板的压榨和欺辱,参加了湖南新军。

朱其升进入部队后,被编入了一个步兵棚,副棚长就是彭友胜。

彭友胜了解了朱其升参军的原委后,发现他和自己一样都是个苦命人,拥有相同人生经历的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无数爱国学子报名参军,其中也包括毛主席。

毛主席只身一人从长沙赶到武汉,报名的时候,对方听到毛主席的外地口音,让他找一个本地人担保。

毛主席解释道:“我是一个人来武汉的,不认识本地人,我是真的想参军!”

征兵的军官坚决地拒绝了主席的申请,两个人争执地声音越来越大,吸引到了一旁修枪的朱其升和彭友胜。

朱其升站出来说道:“人家就是一个爱国的年轻人,想参军保家卫国是好事,我来给他担保!”

彭友胜也站出来说道:“还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彭友胜这个副棚长担保,征兵的军官也不再多说,提笔写下了“毛润之”的名字,将毛主席分配到了彭友胜和朱其升那个棚。

朱其升帮毛主席领了被子和军装,彭友胜安排主席住到了自己的上铺,当晚,三个人围坐在驻地的小土坡上,点着篝火聊天。

毛主席主动进行了自我介绍,对彭友胜、朱其升说道:“我本来在长沙上学,听到武昌革命胜利了,就来参军了。朱大哥,彭大哥你们呢?”

朱其升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没上过学,就是个大老粗,学过打铁,现在他们让我给部队修枪,你是文化人,不要嫌弃我们呀。”

彭友胜接着说道:“我俩差不多,15我就离开老家了,当了几年矿工,1907年的时候参加了新军。”

就在这时,主席想起了“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开口说道:“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我们三个如此投缘,不如也结拜为异姓兄弟,以后就仰仗两位兄长照顾了。”

三个人跪在红枫树下,以茶代酒,结拜为异姓兄弟,彭友胜为大哥,其次是朱其升,最小的是毛主席。

辛亥革命后,部队解散,兄弟三人各奔东西,再次收到彼此的消息已经是新中国成立后了。

1952年,朱其升给毛主席一连写了好几封信,告诉了主席自己还活着的消息,很快就收到了主席的回信。

朱其升高兴极了,立马收拾好东西去北京看望毛主席。

主席握住朱其升的手,高兴地说道:“朱二哥,收到你的消息我真的很高兴,就在不久之前,彭友胜大哥也给我写了信,他现在在老家分了田地,日子过得很舒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其升说道:“我现在也重操老本行,在老家当铁匠,我们兄弟三人,一个成了铁匠,一个是农民,还有一个是国家主席!”

毛主席高兴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军民一家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