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还未成长为中国革命的顶梁柱之前,就有三人看中了他的特质,预料到他绝非池中之物。

这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和毛主席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用毛主席最崇敬的民族英雄岳飞的这句诗来形容他自己,最是合适。

他那一代伟人的英姿,早在少年意气之时,就已经有所展现。他的中学校长更是慧眼识珠,一眼便断定他前途无量。

这位相当赏识少年毛主席的师者,正是符定一老先生。

1912年,他们二人初见于符定一自己的办公室。那时候,他是大名鼎鼎的中学校长,毛主席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看到了少年写下的一篇讲述民国教育与实业发展的文章,通读下来,觉得甚是惊艳。他难以相信,一个中学生竟然能有如此眼界,可以写出此等佳作。

校长最是惜才,定要亲眼见见文章作者。

就这样,穿着一身粗布衣裳,脸上带着青涩笑容的毛主席,闯入了他的视线当中。他见这学生如此沉稳,便起了即兴考察对方的心思。

少年人需要在他规定的时间之内,回答有关治国理念的见解,还需要分析自己的想法和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显稚嫩的学生倒也不怯场,看着他的双眼侃侃而谈,说到兴头上还会手舞足蹈。虽然有的想法并不成熟,但从那字字句句中,符定一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他感慨万千地说:“只有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才能肩负起拯救中国的大任。”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完全说出。或许在新的天地之中,如眼前少年这般雄才伟略的人物,能够成长为一代杰出领袖。

老先生眼光独到,令人惊叹。经此一事,二人都将对方当作莫逆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多年的革命工作生涯中,毛主席和符定一先生也没有断掉联系。

鲜为人知的是,北平和平解放这件事,正是老先生的主意。

1948年,在解放北平之前,毛主席数次召开军中高层会议,希望大家各抒己见,为接下来的工作规划建言献策。

众多将领认为,国民党反动派在北平的部署相当严密。我军若想攻下北平,则需要调度军队,以大规模的军团寻找形式,强行打开突破口。

如此虽然未为不可,毛主席却还因一事而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平周边的天津等城市,仍然有国民党势力留存。如果他们在我军全力进攻北平之时突然发难,那我们则有可能腹背受敌。

左右为难之时,毛主席请他的老校长提些建议。符定一的态度倒是格外明确,先攻天津,成功之后,等待时机,和平解放北平。

他认为,北平城中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作战风格较为保守。在天津出现问题时,他们不会轻举妄动,我军不必担忧夹击问题。

另外,北平历史遗迹众多,若因为战争的原因而遭到破坏,那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老先生不希望看到北平城内燃起战火。毛主席则力排众议,决定听从符定一的意见,这才有了后来的和平解放北平一事。

二人的师生之情,也被很多人传颂。

说到老师,毛主席人生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贵人,那就是杨昌济先生。他既是毛主席的老师,也是毛主席的岳父。

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得到过他许多帮助。

比如“驱张运动”,毛主席就对他感激不尽。第一次打倒张姓人,是在1915年与学校校长张干作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张干私自做出决定,强行向广大学生征收10元的学杂费。如果有人拿不出来,那就自觉收拾东西,离开学校。

在正规的学习名目之外的收费,程序都极不合理。毛主席认为,校长应该给出解释,收回成命。

可张干却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主张开除提出异议的毛主席。

毛主席并不愿意就此低头,他不仅号召同学们一起反对学杂费征收政策,还写文章抨击与讽刺张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杨昌济先生主动找到张干,要求他撤销开除毛主席的决定。否则,自己将以名人学者的身份,揭露他的恶行。

在这场斗争中,张干最终落败,被调往其他地方。而毛主席的学籍,则被保留下来。如果没有杨昌济出面,或许毛主席的学生身份就保不住了。

第二次驱张运动,斗争的对象名叫张敬尧。毛主席作为进步学生的代表,自然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