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问题, 14个是关于飘到美国的无人飞艇。2月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遭遇就职5个月以来的最大挑战。毛宁多次强调无果,直接硬核回怼“美方不要没完没了,升级扩大”。但是却2次说道: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到底是哪些假设性问题?为什么不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并不是毛宁首次使用。外交部部长秦刚,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发言人赵立坚,他们都曾说过。到底什么情况下,外交部会异口同声: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2022年8月16日,就佩洛西窜台事件,时任驻美大使秦刚接受美十几家主流媒体联合采访。

美媒记者:如果下一任众议长又访问台湾了,中国怎么办?”

秦刚我不回答假设性提问。众议长不是大街上的普通人,身份非常敏感、重要。任何议长违反一中原则,中国都要捍卫国家利益、坚决反制。我希望佩洛西是最后一个窜访台湾的美国众议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记者:1月30日是美国向加拿大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请求的截止期限。如果美方在此之前正式提出引渡请求,是否会影响中美经贸磋商计划?

华春莹你提出的是假设性问题,我可以不回答。但是我愿意借此机会,重申中方在孟晚舟案上的严正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4月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记者:芬兰现在正在考虑加入北约,而中国在这之前反对北约的扩张,如果某个国家要加入北约,中国会有什么反应?

赵立坚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在对待北约东扩的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一向是十分明确,奉劝某些国家在对待北约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们都说不回答,但是好像又都回答了。似乎什么也没说,但是大家却都听懂了。不得不说,外交语言博大精深。

为什么外交部都不回答假设性问题?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1.假设性问题都是陷阱。提问者希望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他自己不方便说。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发言人经常会“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直接说:不回答。

2.假设性问题都是未来事件。而事物的发展变数很多。以目前的形势推测以后的答案,风险太大,容易授人以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假设性问题约束条件模糊。前提背景都可以任意设置,没有确定性,答案也不确定。

所以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发言人经常会“答非所问”,或者直接说:不回答假设性问题。外交的对象是国家,有些问题不能或不便直说。外交官就会用婉转含蓄的语言来表达,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对方领悟。

2月6日,面对记者的14连问,毛宁回答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透社:假如是美方气球或无人机进入中国领空,中国会否将其击落?
纽约时报:如果美方没有击落的话,中方原本期待气球飞往哪里?是坠入大海?还是降落到中国船只上?还是飞回中国?如果气球没有被击落,中方的计划是什么

这两个假设性问题,毛宁直接不回答。

风水轮流转,这回终于轮到老美向中国抗议了。外交一直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能让对方闭嘴的方式一是身份,二是实力。实力允许,有些问题也没必要跟人多做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