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持续高温,虽已进入“末伏”,但8月16日依然诞生了上海今夏第43个高温日(35℃及以上),历史罕见。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也被高温笼罩,多地持续出现40℃以上高温,且时间长、强度强、范围广,多项指标刷新气象纪录。今年6月,全球陆地地区更是出现了自1850年代末人类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温度,破纪录的高温、干旱、野火、暴雨和洪水席卷了北半球。

那么,2022年会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吗?今年夏天的酷热会使冬天极冷吗?为何体感温度和气象台报告的实测温度不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酷热会使冬天极冷吗?

上海市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梁萍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科学角度来看,结合上海本地数据,夏天热和冬天冷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长期来讲,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有一个变暖的趋势,但是不同区域不一样,有的地方表现明显,有的地方则不明显。但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也不排除冬天会出现极端寒潮事件。

末伏能不能凉快些?

上海已进入“末伏”,自8月15日起为期10天。那么,末伏能不能凉快些?

答案是否定的。未来,上海仍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之下,炎热酷暑的主基调不变。末伏期间,包括上海在内的江淮、江汉、江南等地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预计高温日数可达7至10天。8月17日会有小小降温,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18日起气温再度攀升,19-20日极端高温将再次出现,预计仍可达40℃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晴朗无云的天空无法阻挡热情的太阳光,地面接收了更多的短波辐射。另一方面,空气下沉增温,也导致空气变干变暖,气温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苹果天气软件里的气温会高很多?

近期,许多网友发现,苹果手机自带软件里的气温比气象局播报的气温高出很多。

8月5日,@上海市天气 回复网友:“因为苹果自带系统里的天气预报是美国的TWC公司提供的,对于基于地理位置的实况气温这一部分,他们使用的并不是真实观测到的气温,而是通过其他手段估算的实况气温。而我们服务中提供的气温数据是由标准气象观测站依据统一技术标准测得的大气本底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高气温到底是哪里说了算?

能代表最高气温的是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记录。

哪怕在同一座城市里,不同地区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气温就会有差别。柏油马路在阳光的暴晒下,地面气温可能早早就突破了40℃;游泳池里的水面气温会低一些;远郊山谷里的气温可能更低。为了统一标准,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观测站的下垫面,都需有一定面积的浅草平铺,温度计需置于百叶箱中,而百叶箱需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并保持通风。所以大家看到的官方权威数据,全部来自草坪上的百叶箱。这个气温的确会比柏油马路上低一些,不过全球统一标准是为了便于科学统计。全球气象观测站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对同等环境中得到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出大气系统在地球上空的移动速度和范围。

上海徐家汇观测站地处市区,夏季日最高气温在大多情况下高于郊区气象观测站,同时徐家汇观测站拥有1873年以来的连续观测记录,便于和长序列历史记录比较,因此通常采用徐家汇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代表上海的日最高气温。

2022年会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吗?

今夏6月1日到8月15日以来,上海平均气温为29.8℃(徐家汇站),比常年(1991-2020年平均)同期高出2.4℃,破历史同期纪录。而从2018到2021年,受台风、梅雨等多因素影响,上海极端高温出现得较少。

梁萍表示,今夏极端酷暑的直接原因是,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影响长江中下游,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大气增温,表现为晴热、少雨的状态。全球很多地方,也受到高压带的影响。东亚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美是大西洋高压,另外还有北非-伊朗高压,以前这些高压系统是断开的,今年呈现的是环球状高压带,基本都连在一起了,且稳定持续,所以今夏连欧洲等地都很热。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的现象,是多种因素组合,包括全球大气异常、海洋等因素。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相对于上一个二十年,21世纪的前二十年各种灾害频率大幅度增加,其中高温事件增加232%,暴雨增加134%,各种风暴增加97%,而中国是报告气候灾害次数最多的国家。

全球变暖的确是一个大趋势,受到海洋、陆面、冰雪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高温酷暑等极端事件将增多。越来越频繁、剧烈的气候危机绝非今年才开始发生的,也并非某个国家或地区独有,而是全球性的现象。全球温度正在升高,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在未来可预见的日子里,我们正在并且将要经历更多的气候危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白璐 戚颖璞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