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垣曲县位于中条山腹地,南面紧邻黄河,整个县的所辖区域都在连绵起伏的中条山内。虽说在山区生活的人们苦了点儿,可是山里风景优美,是旅游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这天经过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名字叫做沙坡脚的小村子,遇见了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的赵沙波大爷和苏春英大娘,看他们虽然白发苍苍,但精气神却非常好,于是驻留半日,了解了二位老人的有趣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大爷今年76岁,苏大娘74岁,这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老院子。见到我们进到院里,老人们热情的和我们打过招呼,就赶紧把我们招呼进屋子里,又是拿吃的,又是搬凳子,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走进屋内,看见屋子里陈设简单,有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斗柜和一些简单的厨房用品。苏大娘给我们拿了一盘核桃,说这是他们在山上摘的,可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赶忙道谢,目光却被这几件旧家具吸引过去。我们对大爷说这几件旧家具可是有些年头了啊,见到我们问家具,赵大爷略带自豪地说:这些家具都是我打的,这是你大娘当年的嫁妆。原来赵大爷年轻时是个木匠,家里的家具都是自己做的,还给四邻八乡的村民们做过几十年的家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大爷说他年轻时跟着师父学木匠,在生产队时期大家都要下地劳动,可是总有人找他打家具,出去打家具就要影响劳动,就要给生产队长请假,可大家都一样劳动,自己不能不劳动私自挣钱吧,最后的队长商议好,他打家具每天的工钱是1.5元,给队里上交1元,自己挣5毛。就这5毛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让很多队员眼红。但毕竟给生产队交钱也是给大伙做了贡献,所以队长并没有为难自己。(大娘又给我们拿了些柿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赵大爷就凭着他木匠的手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刚开始时每天只有4块钱的工钱,后来慢慢涨到10元、20元,到了90年代的3、40元,有手艺不愁吃,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即使是在70年代后期生活困难时期,他靠着这把手艺也没让家人和孩子们挨饿。一直到了2009年,赵大爷65岁的时候,才在儿子的劝说下放下了手艺,专门在家安享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大爷和苏大娘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是嫁人成家,儿子年轻时送去参军,退伍后在县城工作,现在一儿三女都城里买了房安了家,生活过得风生水起,65岁时,赵大爷停下了干了一辈子的木工活,有了时间,孩子们决定让父母出去旅游一番。这是女儿一家和赵大爷去桂林玩时拍的照片,遗憾的是由于他们是开车去,苏大娘身体不适没能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老两口在家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们在自己地里种了麦子和谷子,还有一些花椒树和柿子树。大爷说种的麦子是给儿女们磨面的,自家地里的小麦磨的面吃着香。种的谷子每年能打一些小米,给自己和孩子们留一些,其它的能卖掉一些换点零花钱。其它的花椒柿子这些东西,给亲家拿些,给孩子们拿些就基本上不剩下什么了。平时儿女女儿都时不时的给他们钱,所以生活上他们没什么负担,花钱也不受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他们地里种的辣椒,晒干了磨成粉给孩子们送去。赵大爷不干木工活以后,儿子觉得他们住在村里条件太艰苦,想让二老去城里跟着他住,享享福。可是大爷和大娘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在儿子那住了几天就闹着要回来。儿子儿媳好说歹说,他们就又住了下来,没几天后他们实在是想着村里的家,就和老伴偷偷地坐车从儿子家回到了村里。儿子回来不见他们,打电话询问才知道他们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那以后儿子女儿也不强求他们去城里了,过上一段时间把他们接去住两天又送回来,赵大爷说这是抹不开孩子的面子,孩子怕邻居们说他们不孝顺老人,自己住城里,让老人住老家。赵大爷说其实他们不知道,还是自己家里好啊,虽然旧了些,可是自在,想干啥就干啥,没人管。现在每天他们没事就是看看书听听戏,和村里的老伙伴们聊聊天,日子悠闲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不觉聊了有小半天,苏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包好了饺子,要让我们尝她包的饺子,我们赶紧谢绝了大娘的好意,说是还有其它的人在等我们吃饭呢,打扰你们半天都已经不好意思了。苏大娘说我们这儿平时没什么人来,你们来了我们觉得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我们走出了院子准备离开,这时赵大爷从后面追了上来,手里提着一袋子柿饼要送给我们。赵大爷跟同行的扶贫干部说你们天天住在村里也挺不容易的,这点柿子你们拿去吃吧。我们说这怎么好意思呢,大爷执意要给,我们不好再拒绝,就说那这样吧,我们给你钱,算是买你的。赵大爷说你这说的是啥话嘛,这些都是自己家树上的东西,送给你们是我们老两口的一点心意,你说给钱这不是在打我们的脸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老人这么说,我们只好收下了这些柿饼,我拿起一个尝了一下,味道还真的不错呢。虽然柿子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也值不了几个钱,但大爷大娘的一片心意还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经常在山村行走,遇到的老们们都是淳朴热情,他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更好的东西,但他们总是会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送给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客人。他们愿意自己生活在艰苦的老家,也不愿意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这些老人总是值得我们由衷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