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药,很多人会认为中药是药,就联想到了“是药三分毒”。果真如此吗?《神农本草经》大家肯定听说过吧,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该书就将中药药材分成上药、中药、下药上药和中药很多是药食同源的药材,如陈皮、菊花、葛根等,可以长期吃并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而下药,药效强,可用于治病,需控制好用量否则会有毒副作用,如桔梗、杏仁、大黄等。所以,“是药三分毒”指的是下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环境污染的今天,可能上药、中药也可能是毒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黄海波认为,国内如今中草药市场现状可以说是龙蛇混杂。先不说造假,掺假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些不良商贩甚至会在中药材内添加有害物质。例如有些中药会加入白矾增重,但白矾对人体是有副作用的。还有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比如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以及铅、汞等重金属超标,这些有害物质对于人体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畸胎或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黄海波

除了造假和掺假,为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中药还需要做“美容”——硫磺熏蒸。在赫赫有名的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堪称“中华药都”的安微省亳州市,就有商贩明目张胆地说,没有硫磺熏蒸的卖不出去,现在人都要长得好看的。只能说,消费者的“诉求”因此得到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硫磺熏蒸其实很普遍,始于1900年,原理很简单,工程单一,成本低下,只要把硫磺点了火燃烧了,把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硫作用在药材上即可。乍眼一看,感觉硫磺熏蒸棒棒哒,因为熏过的中药不仅白的更白了,红的更红了,还被杀了虫,所以利于储存。并且在熏过的中药还能增重,论斤卖优势大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硫黄熏蒸示意图

买了这些中药材回家煲汤、煎药的消费者就要遭殃了,当药材中含硫量过高情况下,二氧化硫还会溶于水,形成亚硫酸,遇到无机元素就会形成亚硫酸盐,就残留在药材当中并很难挥发了。 这样一来,满满的二氧化硫进入到体内,本来现代人就压力大、熬夜、经常看不开导致肝气郁结、肾气大伤,这两大排毒器官已经够忙了还要百忙之中抽空来排二氧化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硫黄熏蒸的危害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食用硫磺熏蒸过的中药材、食物会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统,使这些器官的黏膜受损,导致功能失调。有实验表明,每天吸入0.75毫克二氧化硫就会造成损害。不仅食用者遭殃,长期从事过度中药打磺的人员,轻者会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头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声门痉挛,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更严重的是,一般的小作坊出于成本考虑,熏蒸药材的硫磺质量较差,纯度又不高,常常含有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如果食用量较大或长期食用,会引起慢性中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二氧化硫来判断中药是否经过硫黄熏蒸,普通人也可以鉴别,但是难度较大。因为如果不是熏制过量,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用嘴巴尝都是有难度的。想尝试人肉鉴别,但还是有方法的:一闻、二看、三尝、四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什么安全有效的方式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呢?当然有啦!

其实,不同的中药材的加工方式有所不同。以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明朝杭州府曾把其列为贡品的杭白菊为例。外表让人心动的杭白菊在采摘之后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加工。首先,先让有经验的验货师父筛选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金黄色泽饱满、味道清香扑鼻的杭白菊。接下来要杀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加工法是把菊花放进锅内蒸熟,然后在太阳下曝晒数日直至干燥。但这样效率低下,且极其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目前改良后的方法是,采用130摄氏度蒸炉杀青、隧道式气流烘房干燥的方式,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产出。加工成熟的杭白菊都要经过两次烘干,水分仅控制在5%左右,既保持了色泽,也锁住了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蒸炉杀青、隧道式气流烘房干燥后的上等杭白菊

可能你会说,平常我不泡菊花茶喝呀。那再举一个更常见的药材——银耳。夏天到了,银耳可是很受欢迎的甜品原料之一。银耳不仅口感富有弹性、性平、无毒之外,还有补脾开胃、滋阴润肺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边是发霉的银耳,右边是高品质的银耳

看似长得都差不多的大众脸银耳,如果想要种出零污染,那心思可是要花足的。目前世界上90%的银耳都产自福建古田,而想要种出道地银耳,必须足够“笨”才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接种开始,就要求尽可能无菌。因为银耳属于真菌类,很容易受污染,所以工作人员都需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手也需要洗净消毒。“聪明”的种植户会通过打农药来防治虫害和污染,显然这样做虽然方便省事,也导致了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而“笨方法”则是将长虫、长霉的银耳逐个采掉。被采摘后的银耳被洗净后,需在专人观测下进行烘干以便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耳的加工需要专人把控

其实银耳还不能算是傲娇的药材,有一味药材深得慈禧老人家追捧的更夸张。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这味长生不老之药,动用官兵三千人,前往云南昭通和贵州织金的深山竹林里,费时九个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觅得它1.5公斤,平均每人仅仅才找到0.55克。它叫“僧(sēng)竺(zhú)蕈(xùn)”,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长裙竹荪。竹荪不仅美味,还能健脾益胃、抗氧化、抗炎、抑菌、润肺养阴,提升人体免疫力,是一种良好的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太后的早膳中竹荪是常客

慈禧老人家费时九个月才收获竹荪1.5公斤,可见这味药对生长环境以及营养需求是挺“变态”的。此外,竹荪对采摘的要求也很苛刻,一言不合就倒菌、变黄、化水,严重影响品质。所以市面上大多“来路不明”的竹荪基本上都是经过硫磺熏蒸、存在农残重金属超标隐患。其实,新鲜的竹荪颜色微微泛黄,存放时间越久颜色越黄,所以白白净净的竹荪很可能都是人工漂白过的,大家看到这类竹荪可要绕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竹荪采摘要求较严格

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各位客官在选择药材之前尽量明确其产地、加工过程是否明确、正规,购买回家后干燥、避光保存。有些药材最好是冷藏保存,如人参、冬虫夏草等。

中药在使用过后产生药渣,你想过它们去哪儿了吗?确实多半都是被倾倒了,所以如果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中药材,又开始新一轮的“祸害”环境,它们随着这些药渣继续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其实,这些药渣完全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前提是药材本身不是污染源。

药渣可以重新做成包装盒、笔记本,体现了循环经济的价值,降低了能耗,如果将所有零污染药材的药渣都制成可二次利用的产品,那不就能够大量减少因造纸而被砍伐的树林了吗?或是发酵饲料用于畜禽养殖可增强畜禽防病能力、减少抗生素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盒可考虑利用药渣制成

其实我国已经大批量地对不合格的中草药药材进行没收和处置,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于2006你那11月1日起实施,明令禁止药农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禁止含硫超标的中药材进入交易市场。但有关于硫黄熏蒸的事件还是频频出现。

行业乱象的背后,受害的永远是消费者。这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每一位种植户,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有所了解。幸运的是,这样的乱象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例如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旗下成员——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与全球范围内的产地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中草药种植合作模式,实现了从“田间道舌尖”的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选择药材种质、种植产地,到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再到最后的仓储和物流都实施管理和监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与美国CreAgri公司挂牌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与广东肇庆的农户合作种植巴戟天

综上,不要再说中药材“没用”了,“没用”都是有原因的!除了要对症下药,下次挑选的时候,起码要看看外表会不会太“诱人”!加工流程、储藏运输方面,良心企业一般都是公开的,都会有渠道可以查证。否则就算是华佗在世,药材本身出了问题也只能害人而不是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