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进阶锦囊都在这里了,订阅网易公开课精品课程点击下方卡片,悄悄变聪明↓↓

“完美到开挂”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

无数后人顶礼膜拜:

曾国藩、张居正、梁启超、孙中山,甚至东乡平八郎、稻盛和夫等都是他的超级粉丝。

立功无数:

多次替朝廷平叛,从无败绩,乃明杰出军事家。

开学立德

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而且桃李满天下。

创新立言:

创立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成为儒学又一宗。

这就是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他开挂的人生总是被后人津津乐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数学者认为,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

明穆宗朱载评价王阳明: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王阳明的“心学”更流传到东亚,成为日本民治维新的重要推手,引领日本迅速崛起,让蒋介石长叹:“中日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功利性强,人不免烦躁、焦虑,而王阳明的心学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人身心修行的法宝、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不管是学术界、商界、政界都推崇备至。

以上,都是我们看到的结果,那么过程是怎样的呢?难到真的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一路开挂,所向披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也遇见好几次生死险境,只是有锦囊护体。

锦囊一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神马都是浮云

古料记载,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岁时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三十五岁那年他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王阳明离开京城后,刘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随,想寻找机会加害。

王阳明在钱塘江边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王阳明决定先到南京探望父亲,再赴任贵州,途径一寺庙,离开时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其中一句是“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把所有的艰险都看作浮云,随他去吧。

到了龙场驿站,又是困难重重,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又不通,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并且唱歌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不久后,王阳明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和夸奖,人们纷纷解囊相助,随从们病好后,也一起开荒种地,生活慢慢好起来。

面对坎坷,你是选择辗转反侧、夜夜难眠还是抬头望天,学会释然。王阳明选择了后者。

锦囊二

越是艰难时,越是修心时

龙场驿站的住宅环境非常恶劣,但王阳明仍不忘时常静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想了数日之后,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彻大悟,“圣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种“心学”修身养性,对做事做人都有好处,王阳明将这些思想耐心传授给当地居民,时间一久,当地居民与王阳明的关系非常融洽,还为他建造了“龙岗书院”,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

这一切,为他日后得以迅速复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锦囊三: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顿悟之后的王阳明越来越强大,他能感觉到,在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中,自己内心的力量正逐渐强大起来。

这时候他需要走出龙场去更大的地方施展。“独善其身”之后,当然要“兼善天下”,他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锦囊四: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后来,王阳明仕途越走越顺,但他仍然不忘时时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要谦虚处事,正是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始终受众人尊敬。

王阳明有言: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也就是说,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心中若装满了骄傲,便很难听取忠告,吸取经验教训,长此以往只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支点,驾驭不好生命之舟。怎样自明?就需要做好对自己的省察。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说,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么愚蠢也会变成聪明,柔弱也会变成刚强。人贵有自知之明。

锦囊五:

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关于生死,王阳明也有自己的参悟: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去掉。如果在此处能识得破、看得透,这个心的全体才是畅通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也就是说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

向死而生,与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念起人终究一死,万般皆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就能放下一些,心才能更豁达一些。如此方能活得明白,活出深邃,活成自在。

从王阳明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开启人生智慧的锦囊。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有很多像王阳明一样有智慧、有头脑、有情操的明哲先贤,他们的人生智慧,就像锦囊妙计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工作。

现在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结合自己20年左右的历史研究经验,写出了这本《拆锦囊——尽显人生智慧的60个锦囊妙计》。

就是把历史上最有价值、最有启发的锦囊妙计经过精心筛选、做成一道道香甜可口的文化大餐,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你听。

让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变革之时,古人如何修身持家;

千钧一发之际,古人如何机智避祸;

荣华富贵之时,古人如何避妒修福;

局势未明之际,古人如何未雨绸缪;

人心猜疑之时,古人如何信人用人。

让我们从古人那里借来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了解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提升我们的决策水平,从而少犯错误,走好人生每一步。

导师简介

课程部分大纲

拆开历史的锦囊,与古圣先贤对话。

古为今用,收获做人做事的道理。

读一段历史,听一段故事,品不同人生。

拆开历史的锦囊,与古圣先贤对话。

古为今用,收获做人做事的道理。

读一段历史,听一段故事,品不同人生。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