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风景在别处,梦想在异乡,人们用脚步丈量世界,走过千山万水,流连于五湖四海的城市。历史与现实,文字与传说,颂曲与挽歌,都在那座城的某个角落。

作者|李楠,撰稿人、书评人,已翻译出版《林肯传》《西方人眼中的中华帝国》《温莎城堡》等。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PS:在此感谢保加利亚漂流君提供实地拍摄照片

保加利亚的巴尔干中部山脉,探秘者的终究朝圣之地。一个神秘地不亚于美国51区的存在,世界唯一的一座飞碟纪念碑,就座落在这里。

在保加利亚旧扎戈拉市以西的巴尔干山脉之间,一直都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地方。多少探险者都不惜爬上1100米高的山顶,为的只是看一眼这世界独一无二的飞碟纪念碑。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从旧扎戈拉市出发,沿着S005号公路,通过希普卡山口再走12公里就可以到达。在山脚下,你能看到两只握着火炬的手,再往上远眺,一座白色的如同冲水马桶般的奇妙建筑会慢慢地映入眼帘。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飞碟纪念碑。

飞碟纪念碑的真实名字叫布兹卢扎纪念碑(Buzludzha),竣工于1981年8月23日,保加利亚建国1300周年纪念日,它是由保加利亚建筑师格奥尔基·斯托洛夫设计,花费14186000列弗(保加利亚货币,约合当时的3500万美元)和7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纪念碑分成两部分,即一个圆形大厅和一个70米高的塔楼,在塔楼顶端还镶嵌着两个达12米的巨型五角星,为的是纪念俄国人援助保加利亚人建立境外军团(保加利亚第一、第二军团)及实现民族和国家独立。

100多年前的19世纪中后期,旧扎戈拉和附近的巴尔干山脉,是保加利亚人谋求独立的中心地带。特别是1875-1876年保加利亚独立前夕的起义,也是从这里打响的。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为了获得地中海出海口,开始有计划地向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巴尔干半岛。其中,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的保加利亚尤为重要。因为古代保加利亚国家正好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是贯通两处的重要陆上通道,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是俄国通往地中海的最佳选择。因此来说,俄国便有了支持保加利亚人独立,然后再收其为小弟的想法。

19世纪初,世界风云变化,独立大潮席卷整个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的希腊首先独立,然后其他如塞尔维亚、马其顿、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人也都学着他们的样子,为自己的独立而奋斗。

可惜的是那时候,在保加利亚境内的土耳其人非常强大,而且大多数人民也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或者说是独立的倾向。只有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在阅读了保加利亚中世纪的伟大作品后才发现,原来保加利亚并不是土耳其的一部分,而是曾经建立过伟大的国家的民族,还有着辉煌的历史。

介于这种形势,俄国人帮助保加利亚人想出了一种以国外干涉国内的方法,即建造一个保加利亚人组成的军团,从国外进入国内,一举推翻统治当地的土耳其人政府。

第一次,俄国人没有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代理人——保加利亚进步青年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1821年出生于保加利亚的科特尔城,30岁曾参加反对土耳其人的游击队,后来失败辗转各国。1860年,他在俄国受到礼遇,开始将国外军团作战的方式引入,以解放保加利亚。

1861年,他在塞尔维亚组成了保加利亚第一军团,原本有1000名境外保加利亚籍人士参加,但因为各种情况境外只有600人参加,另有200人在境内接应。他们的目的是趁着土耳其和塞尔维亚战争之际,进入保加利亚,宣传并组织人民武装暴动。1862年6月,这些人从保加利亚西北部的维丁进入国内。可就当他们刚刚进入保加利亚境内之时,土耳其与塞尔维亚的战争竟然很快就结束了。土耳其人马上腾出手来,开始剿灭保加利亚境内的起义者,并强迫保加利亚第一军团解散。迫于形势,1862年9月,保加利亚第一军团解散。

即便如此,以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为首的保加利亚的起义者们,还在准备着下一次的组织国外军团。1867年初,在俄国的大力资助下,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营和第二营,分别由帕纳约特·赫托夫和菲利普·托蒂乌领导,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是总指挥。

4月到5月,两个营渡过多瑙河,准备分别到斯利文城、大特尔诺沃城和科特尔城等保加利亚重要城市组织发动武装暴动。

不过, 5月17日,在弗波弗卡村他们遭到了土耳其人的伏击。在强大的土耳其人面前,了两个营溃败,撤到了塞尔维亚。10月,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也因为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去世。

1868年,保加利亚第二军团由哈吉·迪米特尔组织成立。哈吉·迪米特尔是俄国人在格奥尔基·拉柯夫斯基之后选出的另一位代理人,也是保加利亚独立的一位功臣。

1868年7月5日,保加利亚第二军团共1000余人从罗马尼亚的济姆尼恰城跨过多瑙河南下进入保加利亚境内。7月7日,他们在卡拉森城打败了土耳其人的第一次围剿。7月9日,在维什格莱德城附近的卡莱德尔山他们击败了土耳其人的第二次围剿。7月15日,土耳其人近万人对保加利亚第二军团进行围剿,保加利亚第二军团失败了。

7月16日,最后剩余的125名保加利亚第二军团士兵退守巴尔干山的布兹卢扎山,即今天飞碟所在的位置。7月18日下午,土耳其人发动了总攻,他们将保加利亚第二军团的士兵全歼在此地,哈吉·迪米特尔也在这场战斗中阵亡。

这两个军团的事迹,振奋了保加利亚人,最终在10年后的1878年保加利亚在俄国的帮助下取得了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虽然俄国有着不可告人的,想获得地中海出海口的想法,才去协助保加利亚。但在客观上,却促使保加利亚独立。因此,保加利亚人对俄国人非常感恩戴德,在许多建筑上都留下了与俄国亲近的印迹。

布兹卢扎纪念碑便是保加利亚人对俄国人感恩戴德的一个证据。比如,从飞碟的建筑造型上,就很有俄国洋葱头式建筑的风格;进入里面迎面便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画像,旁边还有保加利亚文和俄文的简介;顶层飞碟的下缘恰是斧子镰刀外加五角星的前苏联国旗形象等。

布兹卢扎纪念碑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圆形下沉大厅,作为演讲或者展览之用。大厅入口正对面的墙壁上绘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头像;入口上方则绘着保加利亚民族复兴先驱希伦达尔斯基、现代保加利亚国家之父季米特洛夫和曾经的保共领导人日夫科夫的头像。其中,日夫科夫的头像已经被人铲掉。其他地方则是绘着象征革命的火炬和侧面人像。

除了大门和窗户,下沉大厅其他的地方都是一个个隔成几平方米的小屋子,以前应该是用来储存物品或者给水配电所用。在下沉大厅的侧面,有几个楼梯可以上到上面的飞碟中去。

飞碟部分恰如其分,本来建造的就像飞碟,再加上外面的一圈舷窗,更与我们所见过的飞碟一般无二。飞碟中间部分是一圈围起来、绘着人物彩绘的长墙,内部其实也是一个个小屋,但因为下面的地基已经掉落,只剩下钢筋,所以无人敢进入。大家一般只能沿着墙在四周绕圈。如果你愿意通过已经破碎的舷窗向外远眺,可以看到远处巴尔干山的壮丽景色。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别往下跳,三四十米高的地方是会死人的。

今天,布兹卢扎纪念碑已经被废弃。以前人们传说的窗户入口早在2016年就被牢牢钉死了,不过现在大门处已经被好事者重新打开了,你可以堂而皇之地从正门走进去了。

纪念碑的内部没有任何灯光和光线,到处都是可见的斑驳墙壁以及掉落在地的铁皮。走在上面,时时刻刻都会踏在那些杂物上面,脚下的噼啪声,再加上墙壁上的滴水声以及头上呼呼的风声,绝对有感。只要你结伴同行,准备好充足的照明设备,那么就可以尽情地享受探险之乐趣了。

作为保加利亚著名地标,布兹卢扎纪念碑用近10年时间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圣地”,又在此后近30年间化作外来者眼里的神秘遗迹。尽管争议还在持续,这座飞碟形建筑的存在感从未因岁月流逝而消退,并为自身保留了重获新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