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锅,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使用者绝大数是外交部的发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10月,针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不当言论,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退约“甩锅”中国毫无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使用的一次则是在今年4月底,外交部发言人回应布林肯涉华言论——向中国甩锅推责解决不了问题。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甩锅成为外交领域的热点词汇,被连续几任外交部发言人频繁使用,延续至今,热度仍然不减。

请注意,2018年10月首次提甩锅时,是带有双引号的,而近期使用甩锅则已经没有双引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说明什么呢?

以前用甩锅只是引用,而现在更像是习惯用语,正常化了,就像使用普通的词汇一样,或者更准确的说,甩锅已经成为外交领域的专属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甩锅一词,归根结底只是网络用语,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是面向国际的场合,网友们在职场生活中用来调侃他人推卸责任的“甩锅”,真的适合登上大雅之堂吗?

少数网友对外交部发言人频繁使用甩锅,也表示难以理解,认为这种表述不够严谨,好比是在最正式的场合说最不正经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看似通俗易懂的甩锅,并不适合出现在严肃的外交场合,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严谨不权威

甩锅本意是指他人推卸责任,企图将自身的矛盾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让别人来背黑锅的意思。

由此看来,甩锅并不是澄清,而是带有很明显的指责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它刚刚出现在外交部发言人口中时——美退约“甩锅”中国毫无道理,并没有把对方怎么推卸责任讲清楚,仅用甩锅一笔带过,缺乏说服力。

外交场合说甩锅明显是不严谨的,而且也不够权威的。

甩锅起源于某款网络游戏,它更像是游戏玩家之间的一种黑话,把它用作外交发言,毫无专业性,怎么称之为权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的回答显得太过儿戏。

二是网络用语保鲜期很短

网络用语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网络用语,但这些个性鲜明的词汇,保鲜期却很短。

网友们往往只会在一段时间内热议和使用,过了保鲜期以后,就很少有人再用了,比如2023年大火的“YYDS”,现在还有几个人把YYDS挂在嘴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得直接一点,它已经过时了。

再比如,更早之前的“鸭梨山大”,如今又有几人问津呢?

用鸭梨山大一点也不时髦,给人的感觉反而是老气横秋,一点也没有朝气。

强行把过时的网络用语挂在嘴边,无疑是自找没趣,举个例子,前几届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总喜欢用过去一年的网络用语抖包袱,结果不仅不好笑,反而是尴尬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时的东西,谁会再提呢?

除非相关人员压根就不了解网络用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甩锅也是如此,它的热度早就过去了,就像放在冰箱里过期的肉,再怎么炒也不会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炒下去,味道只会越来越差。

三是外国人听不懂

请注意,例行记者会上,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媒体记者,针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发言人应尽量使用能让对方理解的语言。

哪怕是在批评对方,也要先保证对方能听懂,否则批评的再有力,当事人和相关国家也无动于衷,毫无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当美国记者提问时。

发言人掷地有声的批评美国是在“甩锅”,这种评论看起来很强硬,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内涵。

但外交部的发言不止针对国内的听众,更主要的是让外国听到中国的声音和态度,那么,所谓的甩锅就很容易让外国人误解,一头雾水,字面意思就是把锅扔出去,到底代表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的网络用语,更何况是多年前的网络用语,他们可能连如何翻译都无从下手,更别说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也就是说,甩锅,只是咱们自己听着过瘾,实际效果还比不上中规中矩的推卸责任,它至少能让外国人直观的理解。

再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发言人在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时,用了一句谚语,比如“骑驴看唱本”,中国人看了会一目了然,但外国人却连听都听不懂。

类似的回答,其作用也就只剩下自娱自乐了,真实外交效果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说自话,说得再强硬也难有成效。

综上所述,甩锅这种不严谨、不权威、过时的,而且外国人都听不懂的词汇,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外交场合,甚至都不应该出现在官方的表述,或者官媒的报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交部对外代表的是中国形象,其发言应该是很有水平、很有高度的,甩锅,无论如何,不该成为外交术语,不宜再提,换种表述可能会更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