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近日,富国、平安、万家、中信保诚、浦银安盛、永赢在内的6家基金公司纷纷上报上证科创板100相关指数产品,目前已获证监会受理。和此前两批不同的是,这批产品不再“卷”ETF赛道,而是回归普通指数型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多数行业处在估值重塑周期等多重利好下,科创100指数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6家公募申报科创板100相关指数产品

3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富国基金申报一只富国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材料已获接收。3月14日,平安基金、万家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永赢基金在内的5家基金公司集体申报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产品,相关材料已获接收。其中,平安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基金,另外4家基金公司申报的是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型基金,成为首批场外科创100指增产品。

去年9月,国泰、银华、博时、鹏华旗下首批4只科创100ETF成立,5个交易日内合计募资规模约69.5亿元,平均单只募资17亿元左右。随后又有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南方基金四大头部公募基金公司集体申报上证科创板100ETF。对比来看,去年11月,第二批科创100ETF平均发行规模则为18亿元以上,较首批产品而言稳中有增。就单只产品来看,当时第二批科创100ETF单只最高募资规模接近39亿元。随后,除了南方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外,其余六家基金公司还陆续成立旗下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今年1月至2月,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平安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目前也已获证监会受理。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全市场共有8只科创100ETF,合计规模超235亿元。目前已成立的挂钩上证科创板100指数的产品中,首批上证科创板100ETF规模整体居前,四只产品规模均超过20亿元。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和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规模分别为65.73亿元、57.89亿元,至今依然位居全市场同类指数基金规模前列。

据万家基金介绍,科创板100指数由科创板中去除科创50指数成分股之后,筛选市值较大流通性好的100个证券构成。科创板100指数是科创板第一只,也是当前唯一一只中小盘风格指数,成分股行业集中在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领域,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创新、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具备鲜明的规模特征、产业分布和成长属性,能够捕捉科创新锐中的潜力与成长机会。科创板100指数成分股权重更加均衡,覆盖行业弹性大,覆盖主题更加丰富、上市公司数量多,比较有利于通过量化选股策略挖掘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综合来看,科创板100指数增强产品成长好、潜力大,行业主题分布面向未来,同时具有更加积极稳定的超额收益预期空间。

科创100指数快速“回血”

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

代表中小盘成长风格的科创100指数近期快速“回血”。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收盘,科创100指数已经从2月6日低点反弹超32%.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表示,在长期投资价值角度方面,科创100指数研发投入强度高,有望支撑未来业绩的高增长,有利于助力科创板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更多投资者分享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红利。综合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的专利数量和质量等因素来看,科创100拥有质优量足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尤为突出。科创100指数的成份股所处的行业大多为发展空间广阔的战略新兴产业。当前,科创100指数整体研发强度处于市场前列,未来随着指数成份股逐步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指数亦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全球资金面持续收紧,有限的流动性会持续流向投资机会相对明确的板块。AIGC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望带来新质生产力的爆发,良好的发展前景与较强的投资确定性使资金纷纷涌入相关领域。”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ETF基金经理谭弘翔谈到,我国当前正处于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保持较高增速,为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提供较大动能。政策或成为未来市场反弹的驱动力,待市场信号更明确之后,相关科创企业有望受到更多资金青睐,从而获得更强大的成长动能。

鹏华科创100ETF基金经理苏俊杰认为,无论是从估值指标、量价指标还是技术形态来看,科创板均处于底部区域并呈现探底回升的态势。而科创板的重要行业如电子、生物医药等均出现积极变化甚至周期性拐点,周期性力量有望带动整个板块不断向上。而未来市场情绪和微观流动性的好转将带来科创板块和成长风格更大的共振。在政策持续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多数行业处在估值重塑周期等多重利好下,科创100指数有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