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春风和煦,暖阳高照。记者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香山管委会徐洼村一简朴小院,81岁老党员鲁营正坐在庭院里一株绽放的樱桃树下专心创作快板书——《群防群阻战病毒》。

据了解,鲁营老人在周边中小学任教40余年,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平顶山市“兴市模范”等荣誉称号,2000年从本村徐洼小学退休。

他也是一名诗词爱好者,曾有多篇作品发表,现为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河南省老年摄影协会会员、平顶山市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已是耄耋之年的鲁营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姬国强,主动请缨做一名抗疫志愿者,义务宣传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姬国强说,“鲁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当时说要做志愿者,我吓了一跳,竭力劝他,毕竟80多岁了,怕出门不安全,可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同意。”

鲁营却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好着呢。1957年我上初中,家里非常困难,那时就是靠国家的助学金读完了初中,后来考上中师也都是免费的。党的恩情我一辈子报答不完,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从大年初二开始,鲁营一天不停开始了他的激情创作,每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创作出好的作品,他看新闻、找素材,写成后反复吟读,认真推敲,常常到深夜,还让自己的子女帮忙修改、提意见。

他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家人劝他休息,他总说,“就算不睡觉,也要把今天的稿子写完,明早能够及时发出去,让村民们看到。”

目前,他已创作诗歌、快板、相声、唱词、对联、三句半、顺口溜等多种体裁的防疫文艺作品150多篇、村上疫情防控报道10余篇,主要从国家防控措施得力、医护人员忘我奉献、普及防疫知识等方面选材,通过微信在当地的党员群、村民群里发布扩散,劝导教育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平时创作诗词,鲁营总是让儿子打印出来,反复修改,再打印很费事。听说用微信交流方便,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从零基础开始慢慢掌握微信使用方法,这次也派上了用场,疫情防控期间的作品发布,都是自己独立完成。鲁营说,每篇防疫作品,他都要在村民群、同学群、诗词好友群等10多个群和朋友圈发布,“其中‘平安徐洼’村民群,就有400多人,影响挺大。”

除了创作,他还无惧无畏走上街头,坚持出门宣传,把自己适合对村民广播的作品录成音频,然后戴上红袖标,手持小喇叭在村头巡回播放,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2月7日一大早,刚下过小雪,他拿着小喇叭,走出家门口就滑了一脚。儿子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钟南山84岁了还冲在防疫第一线,虽然去不了武汉,但要让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其实,每次出门家人都很为他担心,再三嘱托他带上速效救心丸,因为老人还有冠心病,已放了3个支架。

2月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徐洼村群众要求捐款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有村民咨询如何捐款,鲁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与村民赵顺香一起积极筹划组织募捐事宜。

2月18日下午,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成立了支援疫情防控募捐小组,推选出5名组长,鲁营是其中之一,他率先捐款2000元。

据了解,鲁营老人现在靠退休金生活,并不宽裕,一直过得很俭朴,身上穿的衣服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但他一定要捐。他告诉记者,“捐钱的事情已经想了很久,面对疫情大家都在行动,看看那么多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一线,与病毒面对面较量,冒着生命危险顽强拼搏,让人很感动,我做这点贡献又算啥。”

2月19日上午8点捐款正式开始,在鲁营的带动下,村头上演了暖心的一幕,捐款村民络绎不绝,有区人大代表、村干部、教师、党员,更多的是普通群众,捐款村民中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孩子,人与人间隔一两米远排起了长队,不到5个小时,有205户村民参加捐款活动,共收到捐款51212元。村民赵学说:“那天在郑州上班的儿子,专门打回来电话说,鲁老师老党员都捐了,他这个年轻党员也一定捐,不能亲自回来,当天让我代替他捐款。”

据了解,募捐善款全部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其中3.2万元购买了8吨蔬菜和450箱方便面,整整装满了三辆大卡车捐给新华区慈善总会,剩余的1.9万元捐给了平顶山市红十字会。

“像鲁营老人特别让人感动,也感染带动了许多身边的群众,他们同村上党员干部共同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姬国强眼里闪着泪光,激动地对记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摄影 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