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 蒋永霞 朱清平)“我们这儿就这一段路不是很好,到了村里,就全都是水泥路了。”坐在颠簸的皮卡车上,张龙的声音也随之颠簸。作为第一书记,张龙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梅子镇生凤村已经待了一年。

“其实路况已经改善很多了,等今年大桥建成开通后,就不需要再绕这么远了。”指着拔地而起的桥墩,张龙显得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6月即将开通的生凤桥,是村民的致富希望桥。

张龙指的是即将成为生凤村通往外界“最后一公里”的生凤桥,该桥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建成通车。对于深度贫困的生凤村而言,有了这座桥,通往外界的路将会变得容易得多。

目前,生凤村并没有通往梅子镇上的公共交通手段。“我们现在走的这一段路虽然颠簸,但已经很坚实了,是之前修路的路渣压过的。在茶园那边还有一条路,土质很松软,一下雨就比较危险。”张龙打趣道:“有一次我和同事差点就‘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下雨的时候,村民可以通过这座小桥出村。

“可能外界很难理解修路对我们村的意义。”在开往生凤茶园的路上,张龙对记者说:“我曾经带一位老人去宁陕县(城)看病,到达县城后,老人跟我说,这是她13年来第二次来到县城,当时我心中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冬的生凤茶园孕育着新的希望。

到了生凤茶园,由于时值寒冬,茶园并没有想象中郁郁葱葱的模样。“其实就算夏天来,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因为茶园才刚建成一年,预计2022年会有产出,初产期年产值就可以达到100万元,这是我们村发展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谈到生凤茶园,张龙有些兴奋。“我们现在的员工都是村里的村民,大家干劲儿很足,茶苗现在的成活率也很高,长势喜人,相信有产出后会给村民们带来新的收入。”张龙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省宁陕县梅子镇生凤村第一书记张龙向记者介绍生凤茶园。

据了解,生凤村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曾是宁陕县的深度贫困村,村子下辖五个村民小组,共268户743人,贫困户205户共617人(截至2019年底已脱贫202户614人)。“2019年的情况其实不错,因为我们这里种天麻,去年天麻的平均收购价大约是5元/公斤,很多村民收入都增加了不少。据估算,2019年每人的年均收入大概在1.7万元左右,目前已全面实现整村脱贫。”张龙表示,在2016年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时候,生凤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前,生凤村最早以木材产业为主,因为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没有办法种植果树、粮食等常规经济作物。“天麻也是零零散散地种植,并没有形成规模。”张龙说:“现在我们开辟产业园后,会有外面的企业进村收购,一些村民也会自行收购后到外面销售。”

张龙推动的生凤村省级产业园园区由1000亩茶园、200亩天麻园、300亩魔芋园构成,其中茶园为在建项目,可带动全村235户691人入园就业增收。目前,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建设,带动了全村57户贫困户增收。“我们还建了一个加工厂,打算对农产品进行一些初步的加工,增加它们的附加值,不然增加的收入还是有限的。”张龙说道。

除了收入增加,村民们想法和眼界的变化也很大。“以前就是靠山吃山,现在道路方便了,他们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会主动去找一些赚钱的门路。就连村里一户‘懒汉’,经过村干部的上门说教,现在也愿意干点茶园的活儿了。”张龙说:“我经常听到老百姓在说,现在的政策比以前好得多。”走在路上,时不时就有村民同张龙热情地打招呼。“以前办事还要预约,程序也搞不清楚,现在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人,不用多跑路,很方便。”有村民对记者说。

“生凤村的未来不止是产业园。”面对目前的生凤村,张龙还有更长远的规划。“等引汉济渭工程完成后,生凤桥也建好了,依托水库旁边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我们生凤村还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卖货也会更加方便。”张龙如此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