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位中美飞虎队队员曾长眠于此,后来他们却被历史冲刷得骸骨四散,无人问津。走在这一堆乱坟岗,四散着他们的累累白骨,放花点香这是一场迟到几十年的祭奠。
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飞虎队”。飞虎队将战区指挥部设在重庆,飞机主要驻扎在云南昆明和缅甸仰光。图为中国士兵守卫着的飞虎队机场,照片摄于1942年,请注意其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Getty Image
飞虎队来华时正值中国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此时中国对外交通生命线滇缅公路已被日军切断,对外联系几乎中断。而本土防空方面,中国空军已损失殆尽,而苏联志愿航空队也因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以及苏德战争的爆发而撤回苏联国内,这让本已在中国几乎是无所阻拦的日军飞机更加肆无忌惮。1940年8月10日,日本战机整整轰炸了重庆城区四天四夜,城区大面积房屋变为废墟。图为一名挑着水桶的男子经过轰炸后的废墟。AP Photo
飞虎队成立之初,由于美国尚未对日宣战,其招募的飞行员和机械师都是以平民身份参展,这也是为何在航空队前冠以志愿二字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所招募的队员多半是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得以自由挥洒。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官方说法是在从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飞虎队”在华作战期间共击落日机299架,24人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图为1943年11月2日,飞虎队飞行员准备起飞迎敌。AP Photo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纳入美军现役,称为“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驻华空军特遣队”;1943年3月10日扩编为第14航空队,陈纳德后来升任少将。从这时起狭义的飞虎队其实已经解散,原来的飞行员除少数人继续留在中国外,大部分的飞行员选择回到美国。但是人们习惯上以及大陆台湾两岸媒体都依然一律以“飞虎队”来称呼这支作战单位。图为飞虎队员的合影。CFP Photo
P-40飞机是飞虎队的主力战机,这种战斗机装有1台水冷活塞式发动机,梯形下单翼装有武器,可收放后三点起落架。它的最大速度为552千米/小时。二战期间,P-40主要对手是日本零式战斗机。对比而言,P-40机动性不如日本零式战斗机,但具有较高的俯冲速度。图为编队中的“飞虎队”战机,该片拍摄于1942年,拍摄者为也是飞虎队员且为空战王牌的Robert T. Smith,当时部分飞虎队员拥有非常珍贵的彩色胶卷,注意机身的飞虎图案。(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飞虎队不仅要抗击日军战机,同时还承担起“驼峰航线”的运输任务。“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进入中国。所经区域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在这条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上有近六百架飞机坠毁,超过一千人牺牲,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的名字。这些飞行员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只有纪念碑上这些名字。图为美国飞虎队C-46运输机满载物资飞越驼峰援华。FOTOE Photo
飞虎队的名称由来也有一段故事。最初队员中有人提出,在飞机头部画上鲨鱼头吓唬日本人。1941年12月20日,航空队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战取得胜利。由于中国内地居民从未见过鲨鱼,误将这些飞机称作“飞老虎”。第二天昆明出版的一家报纸上便使用“飞老虎”一词来形容志愿队的飞机。航空队里的中国翻译见到后,将其翻译为“Flying Tiger”这个名字告诉给陈纳德,队员们也觉得很好,于是将航空队命名为“飞虎队”。图为飞虎队机械师设计的不同飞虎队战机鲨鱼嘴造型。(图片来自中国飞虎研究学会)
后来,中华民国代表团向好莱坞的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艺术家们请求设计一个队标,沃尔特·迪斯尼亲自动手,根据“Flying Tigers”一名设计出“一只张着翅膀的老虎跃起扑向目标,老虎的尾巴高高竖起,与身体共同构成了象征胜利的V形”的图案。不过到后来,上面就渐渐不画鲨鱼头了。部分的战机更有飞虎标志的涂装。图为沃尔特·迪斯尼设计的飞虎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飞虎队也不全为外籍飞行员,飞虎队在1943年3月10日扩编为第14航空队后,又于7月成立了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混合联队隶属于十四航空队其中第一、三、五大队为中国空军,第一大队是轰炸机大队,三、五大队为驱逐机大队,赫赫有名的空战英雄、先后击落8架半(与他人联合击落一架)日本飞机的王光美之兄王光复就在中美混合联队三大队七中队。图为飞虎队员王延周与战机的合影,请注意该机涂有五面日本国旗,标志其有5架战绩。王延周同时也是在中国大陆最后一位去世的飞虎队员,他还曾8次飞越驼峰航线。CFP Photo
飞虎队部队成员在战场上作战勇敢,私下生活也透露出美国人特有的随意和幽默,这在现今留存的照片中不时都能看到。1943年4月12日,一群美国空军的士兵在和一群孤儿玩骑大马的游戏。从左起分别是斯美特中尉,怀特军士,布兰宁军士,威廉.德军士和包尔顿中士。(图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
第十四航空队成立后,抗日战争形势越发好转,飞虎队也渐渐发起了越来越多的攻击行动,这同时对整个抗日战争发挥了巨大的助力作用。图为被飞虎队击沉的日本商船。吴雍提供/FOTOE
战争同样带来的也有牺牲,在中美联合抗战的日子里,有不少飞虎队成员牺牲在了这里。这里也将引出本图集的主角——飞虎公墓。飞虎公墓实为实为“二战”期间中国空军阵亡将士墓,但因为其中葬有800余位中美飞虎烈士,其中美国飞虎烈士约200余位,而得名“飞虎公墓”。图为1944年秋,神父约翰·凯利(Chaplain John Kelly)在飞虎公墓路旁,为阵亡的美军战士祷告。(图片来自中国飞虎研究学会)
日本投降战争结束后,美军飞虎队士兵一路向东经过杭州来到上海,并经过特许有机会,在国际饭店顶上眺望上海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博大。这之后他们从上海起航,踏上了横跨太平洋的回乡之路,而之前安葬在飞虎公墓中的200余位美国飞虎烈士被运回美国内安葬。几十年后,在大洋的这一边各轮运动轮番上演,至于飞虎队留下的东西有些幸运得以留存,更多的则面目全非,而飞虎公墓就属于这更多的一类渐渐的隐埋在了历史之中。FOTOE Photo
2007年,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从一位美国飞虎队员遗孀的著作中,发现了昆明有飞虎队公墓的记载,于是根据线索进行寻访,于当年清明节发现了这座公墓。当时墓地杂草丛生、棺木横陈、遗骸裸露一片凋敝之景象。此后经过各方人士的努力,中国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于2008年4月清明节的时候,在飞虎队墓地重新树起了昆明飞虎公墓的墓碑,公墓这才算有了标志。图为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公墓纪念碑钱,摆放着几朵残旧的塑料花。孟祝斌/CFP
事实上,经飞虎队研究人员考证,长春山并不是“飞虎公墓”的最初所在地,它是1953年搬迁过来的。据相关人士回忆1953年,部队以征用土地建库房为名,征用当地村民和车辆(以牛车为主),把烈士的棺木挖出来,连同墓碑一口一口地运到几公里外的长春山上草草埋葬了事。1958年“大跃进”大兴水利建设的时候,这里的墓碑被生产队全部取走运去修水库了。1980年代后期,这些烈士棺木又被盗墓贼全部撬开,其现场惨不忍睹。图为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队公墓墓穴棺盖被撬开,墓穴内空空如也。孟祝斌/CFP
2007年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70周年之际,《春城晚报》“大观”副刊版发表了毛祥麟撰写的考察“飞虎公墓”的文章——《不该忘记的烈士》,配发了我们首探“飞虎公墓”的五张照片。引起了读者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至此,半个多世纪以来,被迁移、被损坏、被盗毁的昆明“飞虎公墓”真相首度以较完整的形式披露于世。此后虽然云南省拟订了修复计划,并准备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具体措施。图为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队公墓破坏情况严重,墓穴棺盖被丢弃在草丛中。孟祝斌/CFP
墓区占地约2亩,没有墓碑、没有坟堆,从部分塌陷的墓穴依稀可以看出,墓穴每隔1.2米左右整齐地排列。多数坟墓仍然完好地埋于地下,无法辨别坟墓的具体数量。墓区内虽然看不到遗骨外露,但灌木和杂草丛生,枯枝败叶堆积,还有一些棺木散落,场景一派荒凉和简陋。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队公墓,丢弃的啤酒瓶等垃圾在墓地周围随处可见。孟祝斌/CFP
对比搬回国安葬的200位美国飞虎队烈士,剩下在墓园中的500余位中国空军烈士却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骸骨四散。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队公墓,失去棺盖的墓穴中,烈士的遗骨上已经长出了青苔。孟祝斌/CFP
2013年08月11日,昆明飞虎队公墓,游人野营后留下的垃圾遍地。孟祝斌/CFP
这里曾经是抗战中牺牲的中国空军陵园墓地,1953年因部队建设需要,墓地被迁移到长青山。现在部队已经搬走,简易的平房没有人住多数空着,有些成为物流公司场地。志愿者表示可将此空营区内修陵园,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告慰抗战牺牲的空军将士。图片拍摄于2013年7月27日。(图片由关爱老兵组织志愿者武思淇提供)
8月15日,昆明市民政局副局长魏立功表示,民政部门将尽快对墓区进行修缮和保护,计划将其修建并命名为“昆明中国空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对墓穴进行修缮,修建墓区通道和平台,修建一面纪念墙,采取措施将陵园保护起来,以供人们瞻仰和纪念,让这些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抗日将士英灵得到安息。对此只能衷心希望这一天别让有心的人民等太久。同时感谢各方志愿者以及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中国飞虎研究学会对此事的积极推进和努力。

      

飞虎公墓:迟到的祭奠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