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金三银四”的春招季。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在寒冬里纷纷降本增效,过去的招工三巨头威力不再,新能源反而炙手可热,成为了毕业生们最大的希望,其中最典型的招工大户是比亚迪。由于出手大方,2023年应届毕业生们甚至送出了“迪爹”的调侃。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公开活动中透露,在2023年校招中,比亚迪为应届生提供3.18万个岗位[1]。

这究竟是什么概念呢?宇宙第一大厂字节跳动在其直播业务迅猛发展的2020年,提供的校招岗位是1.2万个[2]。国民品牌华为2020年和2021年两年内,合计招聘的应届生总数是2.6万人[3]。而被视为校招香饽饽的互联网企业,常规校招人数大概在3000-5000人之间。

数量仅仅是一方面,比亚迪的阔绰也体现在“规格”上。学历与薪资成正比,是校招里默认的规则。2023年的比亚迪校招中,硕博生占比达61.3%以上,研发岗占比80.8%[1]。换言之,比亚迪招了一大批价格不菲的应届生。

比亚迪凭什么能出手如此之大方?为什么今天的应届生把比亚迪视为最理想的选择之一?

比亚迪,实在太成功了

比亚迪能在招聘市场中从“迪子”变“迪爹”,首先是因为比亚迪,这两年太成功了,太能赚钱了。

2022年,比亚迪在全球的销量为186万辆,超越特斯拉的130万辆,首次成为了新能源车的全球销冠[20]。

2023年,比亚迪年销破300万辆[22],远超特斯拉当年近181万的年交付量[23],继续卫冕,更是以61.9%的同比增长率[22],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一路狂飙。

新鲜出炉的2023年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6023.15亿,同比增长42.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0.72%。

换算到日,相当于每天约赚7800万元[4]。

无论过去你对比亚迪持有怎样的观感,你都无法忽视比亚迪今天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对手。而比亚迪或许会对这样的评价感到非常不屑,因为它要的不是一较高下,而是“完爆”对手。

但10年前、20年前,有谁能想到比亚迪的今天?在当时,又能有几个校招生认识什么“比亚迪”?

10年前的校招市场,还是强生、宝洁、联合利华等一众外企笑傲群雄的江湖。彼时,比亚迪汽车尚未成立,比亚迪也刚刚在全球电池市场中崭露头角。

再往前数,2000年初,国内汽车市场还是合资车的天下。比亚迪远远没有看到自己的“印钞之路”在何方。

燃油车是高性价比的常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燃油车是高性价比的常规选择

比亚迪的前身比亚迪实业,是以锂离子消费电池业务起家,2002年涉足磷酸锂铁电池研发,2003年启动三元锂电池基础研究。而这两款电池,正是目前电动汽车行业应用最广泛的电池。

最初,比亚迪能够打开市场,靠的是极致的性价比。

2005年比亚迪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F3上市。低于十万的售价、够用的性能配置,首次让中国品牌的单一车型进入“万辆俱乐部”[5]。

但比亚迪的业绩,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能称为“大获成功”。

2006年,比亚迪研制出第一款纯电动轿车F3e;而后在2012、2013年推出了e6、“秦”等车型。但由于市场需求偏好,并没有在消费者中掀起太大风。

只是,走“低价跑量”路线的比亚迪销量虽高,依旧是车主们眼中品牌车“平替”。

转折出现在汽车产业整体由燃油到新能源的风向转变。特斯拉、新势力在中国市场开启新能源车的市场教育,国家政策补贴推动,比亚迪也搭上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技术人员正在组装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正在组装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

2020年王朝系列新晋成员“汉”,成为国内自主品牌首款月销量破万的C级轿车,也开启了比亚迪中高端化的转型。

2021年,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达到1124.89亿元[6]。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其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7.1%,年内增长近8%。

市场的高歌猛进一定程度上作证了比亚迪高层的判断,2022年比亚迪宣布自当年3月起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完全投入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2023年比亚迪汽车业务营收4241亿元,毛利率达到20.39%。而三大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的毛利率分别为10.4%、19.4%、11.5%[7-9]。

虽然2023年招聘人数比2022年翻了一倍,但在同比的营收增速之下,并没有带来人工成本占比的迅猛提升。2021年、2022年、2023年,比亚迪的员工成本占集团营业额的百分比分别为15.05%、14.42%、14.48%[6][10][11]。

成为未来全球汽车行业的关键角色,研发至关重要,而找到人才是完成迭代的必要条件。

比亚迪需要人,更多的人

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所向披靡,也让国际市场的对手们闻风丧胆。

美国的车企向媒体抱怨中国政府的巨额补贴,却对本国的补贴只字不提。而极短的生产周期,完全自营的电池供应和一条龙的完备生产链,更是过去十年比亚迪可以成功的关键,这些都离不开对研发和人才的押宝和投入。

“过去对迪子爱搭不理,如今的迪爹高攀不起”,是如今校招圈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虽然2023年比亚迪校招的官方招聘细则中大多岗位对学历要求仅为本科,未对学校层次做明确要求。

但网上流出的招聘截图却从侧面展示出了极其严苛的筛选机制。不仅学历以硕博为主,还附带诸多细项。比如本硕均要求211以上,国外院校不建议,1年制硕士不建议。

学历背景成为了择才的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历背景成为了择才的门槛

招聘过程和结果似乎也对此做了印证。官网的招聘行程中,比亚迪所去学校大多都为211、985。刚出炉的2024年清北就业生去向调查也显示,在清北毕业生流入的民营企业里,比亚迪排名第二,第一则是华为。

那么,专攻性价比的比亚迪,校招为什么需要如此之多的高学历人才?

因为对于更长远的发展而言,低端走量的性价比标签必然要和高端化的多元产线组合。

万科郁亮在2022年的内部演讲中提到,王传福曾告诉他,除了轮胎跟玻璃不生产,别的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12]。比亚迪的年报中也有披露,在核心零部件资源上,比亚迪始终掌握着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核心产品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11]。

技术迭代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迭代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恰恰是完整闭环的产业链,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成为了无论行业动荡与否都能保证利润的稳定器。

就拿电池来说,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是采购成熟电池品牌。但自2021年起,比亚迪旗下所有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都换装了自研的“刀片电池”。2023年纯电和混电销量前五的车企,除了比亚迪,都使用的外部品牌电池[13]。甚至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也是松下、宁德时代和 LG 新能源。

除了成品部件,比亚迪60%的生产设备都是自主研发。这既为其工艺进化、部件迭代提供了保障,也极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无论是打造一个坚固的产业闭环还是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研发都举足轻重。而在研发背后做支撑的,正是大量高水平的行业人才。

凭借自建供应链、规模优势以及先发地位,目前在新能源领域掌握完整制造供应链的比亚迪才能“薄利多销”。

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比亚迪最大的销量来源仍旧是10万附近的性价比车型,靠的是效率。要想持续拿到更高利润,还需要靠更大的突破性研发。

新能源赛道,还没到头

任何一家迅速发展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搭上了时代的快车,校招的水温也一向是行业兴衰的晴雨表。

如今,比起上午通知裁员,下午拎包走人,有个N+1都还要感恩戴德的互联网“爸爸”们,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比亚迪大力扩张的背后,吃到的正是行业红利。对于一名应届毕业生而言,新能源汽车的领域里依旧有大显身手的余地。

自2009年开始,国家就开始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试点推广,而后相关补贴政策跟进。从6个试点城市,到88个试点城市,再到2018年覆盖全国,强力的政策推手迅速炒热了行业的水温。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在海外也展现了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在海外也展现了优势

对于比亚迪而言,也不例外。从2008年到2022年,其财报里披露的政府援助总额就高达26亿美元[20]。

根据中汽协数据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14]。而这一数字在十年前的2013年仅为1.8万辆[15]。

巨大差值背后,不仅是市场需求的增加,更是就业岗位的增加。

最为大众熟知的“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成立时间分别为2014年、2014年和2015年。

诸多品牌的诞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赛道雏形初现,也为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比如,在2021年的“抢人大战”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增职业量井喷,同比增长365%。

虽然目前国家补贴下降,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洗牌。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燃油车到电车的转向,目前尚没有停止的迹象。

汽车产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方面,汽车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消费品。自2009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16]。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出口额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17]。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18]。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与已发展数百年的燃油车相比,目前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态仍然尚未成熟。对中国而言,虽然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36亿辆,但新能源汽车仅有2041万辆[19]。

于新能源行业而言,除了需求空间上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技术上也存在明显的迭代需求。

电动汽车前景广阔,技术的进步空间仍然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汽车前景广阔,技术的进步空间仍然很大

新能源汽车问世之初,电池多由镍、钴和锰等链接的化合物制成,即使是短途旅行电量也会很快耗尽。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采用更便宜的铁与磷酸盐代替了传统的可充电锂电池中的镍、钴和锰,用更低的成本拉齐了续航里程的差距[20]。

但是每到长假期,电动车充电难、续航低的问题,依旧会频频登上热搜。以上种种,依旧是摆在比亚迪面前需要持续迭代的研发课题,自然也会反映在就业市场之中。

从“点击就送”到“高攀不起”,校招中一掷千金的比亚迪,成为应届生口中的“迪爹”也无可厚非。

2023年年末,比亚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在匈牙利开设新的生产工厂[21]。未来“迪爹”的招聘能否走出国门,复制国内校招的“战绩”,全球毕业生们可以持续观望。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23).比亚迪吸纳3.18万名应届生 以人才赋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2]人民网.(2020).字节跳动持续大规模招聘 全年校招超过1万人.

[3]南方都市报.(2022).华为已招聘三百多名“天才少年”,今年计划招聘一万多应届生.

[4]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2023).2023年年度报告.

[5]比亚迪官网.(2021).关于比亚迪.

[6]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2021).2021年年度报告.

[7]NIO蔚来.(2022).2022年年度报告.

[8]理想汽车.(2022).2022年年度报告.

[9]小鹏汽车.(2022).2022年年度报告.

[10]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2). 2022年年度报告.

[1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3年年度报告.

[12]新浪财经.(2023).万科郁亮:2022年 缩表出清是一场生死之战.

[13]中国储能网.(2024).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分析.

[1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15]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4).权威发布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 驾驶人达5.23亿人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24).(4).2023年12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人民币).

[18]海关总署: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图表: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20]The New York Times.(2024).How China Built BYD, Its Tesla Killer.

[21]The New York Times.(2023).BYD, a Chinese Powerhouse in Electric Cars, Will Build a Plant in Hungary.

[22]比亚迪.(2024).比亚迪年销破300万丨中国的冠军,世界的冠军.

[23]Tesla.(2023).10-K Annual Report.

作者:栗子 王锅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