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中有一个日语单词TSUNDOKU,下面用英文做了解释,即“买书不读”。家中堆积成山的书,本身就提供了一份慰藉,一种安全感。

你是否会联想到今天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你在工作中是否也经常有这样的操作:这个内容挺好,先收藏;这个视频不错,先码上。迟早,我能打造出个“私人智库”!

这种“收藏=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大脑。你会发现,收藏夹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太大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知识都学杂了”?

客观上讲,数字时代下的信息生产已经严重过剩,信息获取渠道也非常多元,“信息超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

然而,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没有因此跟上信息爆炸式发展的速度。千百年来的进化机制在这里依旧“蒙昧”。

回想,起初我们是主动查找和收集信息,现在会依据个人的浏览轨迹进行算法推荐。

数字化不仅弱化了大脑运用记忆、理解、演绎和判断的能力,还剥夺了我们被自然赋予的选择权力和思考的乐趣。

技术正在利用大脑对信息渴望的本能,诱导我们不断获取,让更多信息充塞我们的大脑,形成所谓的“信息成瘾”。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率先提出了“信息成瘾”这个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

主观上讲,人们往往会因目标不确定而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也可能厌恶损失、筛选无能,这就导致人们对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全都想了解想吸收,所谓“技多不压身”,自觉未来一定能用得上。

还种对知识的“贪婪”,只会让收藏夹日益臃肿,而目标和能力却从未因此而清晰和提升。时间一久,你甚至会认为放入收藏夹的内容已经学过了,或是产生迟早会学的错觉。毕竟大脑天生喜欢“偷懒”,这种错觉最能降低大脑的能耗,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数字化堆”和有形的“落灰书籍堆”没有本质区别。收集行为≠真正学习,这种做法无法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让认知和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做法不仅无益,反而危害巨大。它只是非常浅层的信息摄取行为和习惯,例如刷微博、B站、知乎、朋友圈、抖音等,虽然满足大脑对信息无止境的需求,却损害了我们的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进一步讲,“这种反复地‘刷’的行为,一旦被迫中止,还可能出现躯体症状,产生与吸毒者突然被强制戒毒时类似的反应。”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沈政教授称。“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三分之一的结构属于行为强化系统,当我们反复做一件事时,就会使行为强化系统过度兴奋,引发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让我们对反复从事的行为上瘾。” 沈政教授解释道。

当然,一定会有不少人强调,工作已经很累了,还要养娃,自己的灵魂简直无处安放。不仅没时间学习,愉快地刷个手机还要承受压力。扩充收藏夹,已经是积极的人生了,不是吗?!的确,“跑不动、也跑不掉”的中年危机不会放过任何人。

同样是中年危机,但在不断挣扎中,慢慢发现复利思维会缓慢地帮助我们改善生活。下面是我个人的现身说法,跟大家分享:

目标是利用4~8周的时间,了解复利思维是如何帮我们更好地生活的。

目标确定后,接下来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可行性非常强的动作流程,简单规划如下:

第1~2周,收集并阅读“复利”的资料,拉出框架。用2~3天输出一个≥200字的心得,也可录制1分钟左右的小视频。为了激励自己,可以朋友圈分享。

第3~6周,列出具体的复利动作,然后对照实施:(1)把对应生活工作所需的符合复利的事情列出来,并陈列理由。(2)对重要度和可行性进行判断,做一个简单的四象限图。下图所示:

图中,找到收藏夹中有关“运动”的系列内容,例如跑步、负重练习等。以“跑步”为例,尝试按照专业意见进行练习,并保持2~3天输出一条心得。

比如我的心得是:运动复利前期收益惊人!47天11次跑步,身体机能提升12%。如果没感觉,可以做个类比,如投资10万元,47天后账面上多了1.2万元,合计11.2万,堪比高利贷收益!当然,身体机能提升会随着重复次数增加,触及天花板,但早期收益非常明显,而且和无运动的人相比,身心会更加健康。

总的来说,把学习目标,通过长周期来消化,并建立丰富的应用场景,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正如一个朋友所言,北京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政策解读能力超强,而且可以快速、直接转化成若干教学场景中的若干精准动作。所以,收藏夹里的知识,是可以转化成真实生活或工作场景下的具体动作,让我们真正因“收藏”而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