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10时,交通运输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表示,体系建设将分为两步走,第一阶段到2027年,推动成渝地区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第二阶段到2035年,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达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开放兼容的水平。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介绍,陆上,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改造加快推进,在建和已建川渝间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已有21条;水上,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两地交通基础设施“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目前,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实现了“一卡通”“一码通”,两地300多个汽车客运站、1123条线路实现联网售票。

便民服务方面,目前重庆、四川两地高速公路运营的服务区有258对,停车区74对,每年服务驾乘人员超5.3亿人次。相关部门统一两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施配置、标志标识等标准,强化服务区信息发布和引导服务,改善高峰时段停车难、充电难、如厕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区服务品质。

省际公交运营服务能力方面,目前,重庆11个区县与四川6个市之间已经开行城际公交线路22条,日均班次550班,日均客流1.1万人次,周边群众跨省出行便捷度已显著提升。下一步,将加快运营服务标准研究,提升线路覆盖、优化站点设置、加密发车班次、加强信息服务、丰富支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