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南都记者从广州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25日至6月1日举办。届时全市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将联手为广大市民带来超过400场精彩丰富、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召开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2024年第19场)。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汉荣介绍,今年开幕式将联合华南农业大学,首次在高校校园举办,活动周将采取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开展。

首次联动高校平台,讲好科学家故事

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将于5月25日在华南农业大学丁颖礼堂举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将连续第三年致辞,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校内科教资源,展示丁颖、卢永根等老科学家的事迹,致敬热心科普的科技工作者。

开幕式将通过趣味科普脱口秀和炫酷科技风T台秀,带领公众从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寻找科学的趣味,展现新时代科技、文化、教育跨界融合的独特魅力。相关活动将在腾讯新闻、触电新闻、现代教育频道、“广州科技创新”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除此之外,二十大为开幕会主会场周边将布置“科技工作者主题展”“华农科创风采主题展”“广州优秀科普作品展”等三大专题展览,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成果展示华南农业大学科创成就,为青少年打开集中获取优质科普资源的窗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全天候科普大联欢,沉浸式领略科技魅力

今年的广州科学嘉年华活动首次打造“6+3+1”展览模式,以交互式、沉浸式内容设计为导向,给市民群众带来丰富的科普体验感。期间将有近90家科普资源单位将展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和趣味科普展项,VR设备、3D打印、天文观测等各种体验项目应有尽有。

6大科普专题展区中,“智能交互 共绘未来广州”展区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应用场景为主题,展示脑机交互设备、体感环、自动化机器人、VR娱乐等新型智能产品带给群众生活、娱乐的巨大改变;“科教融合 共创人才广州”向公众展示介绍天文观测、3D打印、化学实验等互动性强、科技感足且青少年热衷的实践体验项目;“高新科技 共谱创新广州”展区围绕智能制造、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广州市重点发展产业和社会关注领域,动员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现场展出科研成果和科技产品,让“高精尖”科技触手可得;“生命科学 共迎健康广州”展区邀请生物医学、生命健康领域科普资源单位,展示介绍智能诊疗设备、现代医药技术、人体科学知识、传统中医药文化等专项,针对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受众需要,普及疾病早筛、日常养生、治未病等医学知识,开展义检义诊、应急急救技能演练等生命健康宣教活动;“低碳能源 共享绿美广州”展区邀请自然科学、环保处理、清洁能源等相关领域单位,展示生态科技创新成果,普及自然科学、低碳环保、绿色经济等生态建设相关知识;“科技农业 共建高产广州”展区则展示涉农企事业单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果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呈现新技术、新方法等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普及实用农业知识及农事技能。

此次活动首次设立多个分会场,同步开启“趣味科学”华农环线游园、集章打卡互动等相关活动,实现羊城科技盛事与名校周年校庆同聚共举。

广州11个区还将紧扣活动周主题,结合各区实际,以应急救护、生态环境、人工智能、乡村振兴、自然生态、特色农业、质量检测、先进制造、防震减灾、航空航天、技术推广、生命健康等为主题,围绕“一区一品牌”开展科普活动,合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科普资源惠民,在科技开放日走进科研前线

5月25日,“广州科技开放日”活动中,全市160个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等科普资源单位将面向公众开放。本次科技开放日得到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实验室(广州)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积极响应,公众将有机会走进高端科研生产第一线,接触了解平日里神秘的“黑科技”,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创新前沿动态,领略先进科技成果和应用,了解科技进步带给生产、生活的巨变。

除了科技开放日等特别活动,在常态化工作中,以天河区为例,充分发挥科教资源禀赋,推动科普资源更加广泛地惠及民众。联动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普基地,成立“新型科普合作联盟”;持续聚焦青少年科技教育,实施校企合作行动,搭建中小学课后科普服务体系,推动校园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建设“天河科普”小程序,让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科普资讯,首创天河区自然探索系列科普基地游,打造首条绿色“City Walk”路线,增强科普活动“强引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陈婉儿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