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陶舜财经

郭有才火了,同时带火了山东荷泽,最近他被聘为菏泽市文化旅游推荐官,可以反哺家乡了。

这是网红经济与城市营销相互成就的新故事,真正称得上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对于如此正能量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主流媒体和头部网络平台应该重点传播才是。

可惜,曾经讲好过中国故事的微博现在已读不懂中国。我今天刷到的热搜第一竟是“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这非常奇怪,点进去一看,内容是深入揭批郭有才的,说他“装扮怪异、搔首弄姿、内容低俗······年轻人被快捷的赚钱手段所诱惑······这一趋势正成为危害孩子成长的毒瘤”。

看完我就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土是中国的基本面

那逻辑和早些年很多人对拼多多、快手的批评如出一辙。

当时很多人说拼多多的东西都是山寨货,很土之类的,甚至进一步鄙视使用拼多多的人,而快手网红更是被认为土味十足,举止怪异,结果后来在下沉市场崛起的市场趋势中,快手杀进了港股科技指数的重点成分股,拼多多不仅在国内电商竞争中改写行业格局,还成了中国出海电商第一股,站着把美国人的钱给挣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下沉市场、县域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和最坚实的底座,北上广深杭,那是中国的尖儿,中国的基本盘是县域,是小镇。

TEMU在美国的成功表明,讲性价比,是人类的共性——这年头,谁的钱都不经花啊。

微博力推的那个揭批郭有才的逻辑,其实是一个喷子界的万年老梗——“XX正在毁掉年轻人(孩子)”。

这些年你会看到,只要啥火啥挣钱,啥就能被戴上“毁掉年轻人”的高帽,表面上是在维护和帮助年轻人,实质上是对年轻人和孩子的高级黑,把他们当脑残,默认孩子和年轻人都没有任何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需要一个奇怪的“爹”来管束,而且凡是年轻人喜爱的东西有些人都试图取缔。

与年轻人作对,是他们关心年轻人的基本姿势。

短视频、直播、花呗、拼多多、陌陌、苹果产品、外卖、朋友圈、游戏、手办,基本上你能想到的热门东西,都把年轻人“毁掉”过一遍,好在年轻人的命很硬,现在还活蹦乱跳着。

“快捷赚钱”冲动是经济原动力

贬斥追求快捷的赚钱手段不仅非常愚昧,还暴露出批评者对市场的逻辑一窍不通。

人人都想挣更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只要不违法,不断提高自己人力和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是人类的理性选择,这可不是什么毒瘤,这是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根本动力。

哪个行业工资高哪个行业就人满为患,比如程序员收入高,大学计算机系就是热门专业。都知道歌手和影星赚钱多,北京电影学院的艺考,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国考。在2015年的中国牛市里,无论一个人炒不炒股,股市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郭有才和其他的网红一样,能红起来既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原型特征”。

据公众号《三问神仙》的分析,郭有才能火,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郭有才脸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厚唇,厚唇的人重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什么都没有,但他有个感情非常好的未婚妻苏畅。郭有才开餐饮店,苏畅陪着;餐饮店倒闭,郭有才卖起了烧烤,每天晚上苏畅就陪着他一起出摊。到了白天他追寻自己的梦想,直播唱歌。如此折腾,苏畅却毫无怨言,一直支持着郭有才。

“为什么说郭有才火的时间卡得刚刚好,就是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人都嘲笑挖野菜的王宝钏,人人都担心自己成了人财两空的胖猫,这才凸显出郭有才真情的可贵来。如此深情的郭有才,唱出的《诺言》是很有力量的,这首歌让无数人想起了自己的初恋,看直播间满屏都是对曾经的她的问候,这能不火嘛。”

男人们嘴上说着不相信爱情,其实内心都渴望自己像郭有才一样,穷困潦倒的时候,身边有个不离不弃的女友陪着。

《三问神仙》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山东文旅在尝过淄博烧烤的甜头后,懂了流量经济的可贵,郭有才就是他们盯上的另一个流量密码,一整个火车站广场都拿来给郭有才直播,还配备了安保力量。这就是郭有才能火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不仅普通人想快捷赚钱,任何一座网红城市都想快捷赚钱。努力搞钱并不丢人,人人都想敲开幸福之门。人口是核心竞争力,现在中国稍微好点的城市都在降低落户的门槛,早就进入“抢人模式”了。

如果说带头批揭郭有才的是坏人,那么相信和跟从批揭的就是庸人。

最恨你的是和你一样起点的人,因为你得到了他们没得到的好东西,而这些人认为你和他们一样不配得到。

马云不可能嫉妒一个草根网红,但是有些糊涂的草根是会嫉妒的,“凭什么是你”是他们的内心戏,运气这东西上帝在派发的时候就不可能均匀。比郭有才起点更低的人,对他会是羡慕的。

在美国,华裔对川普式的排华政策支持率出人意料的高,就是因为他们好不容易爬进了美国,好不容易“活得像个人样”了,可不能让更多中国人进入美国,才能彰显他们的“成功”。

老产品难以适应新变化

微博曾经是中国舆论场很前卫的存在,记得十几年前,很多新闻都从这里诞生,那个时代,主流媒体还给微博提炼出一句很牛的话叫“围观改变中国”,这里面的“围”字,就是对“围博”(当时媒体对微博的亲切提法)的致敬。

随着宏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微博为了适应新时代,逐渐变成明星的传播工具,离普通人的冷暖越来越远,明星一度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这能解释为什么其中不接地气的话题越来越多。

明星的演唱会不也同样“装扮怪异、搔首弄姿、内容低俗”么?你们敢把周杰伦或者任何一个一线明星的演唱会打上这三个标签吗?如果不敢,又何必双标,把草根明星贬到地下?

对比来看,微博这个网络产品和推特有类似的演化轨迹,发迹于实时信息流,变现形式介于搜索与视频之间,是个尴尬的存在。微博热搜算是一个有别于推特的创新突破口,当初是很成功的,但是在搜索和视频的夹击之下,市场想象有限。

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个头部平台能红十几年,已殊为不易。如果在直播带货这块新业务里面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规模化的集群效应,或许微博热搜也就不必常常因为流量焦虑而跑偏。

然而,脱胎于新浪的微博,本身就有极强的传媒基因,想要在视频和带货领域成功,谈何容易。

这些年,微博就是在传媒与带货之间摇摆,不够聚焦,或者说焦点有两个。其最成功的商业案例是李子柒,不仅做成了国际化的顶级商业IP,而且成为了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的活泼案例。但是非常可惜,内部矛盾公开化,虽然后来通过官司和解了,这个IP的商业价值和想象力也大打折扣了。

微博股价季度K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博股价季度K线图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微博股价触顶的2018年能冲到每股120美元之高,而后跌跌不休,现在只剩下9美元左右,市盈率只有6.5倍。李子柒最红的时期正是2017-2018年。

回望当年,微博股价登顶和李子柒当红之时,不就是享受着“快捷赚钱”的时代和产品红利吗?怎么现在反手就把“快捷赚钱”当“毒瘤”呢?

别忘了,国家给2024年定的GDP增长目标是5%呢,中国需要大批能“快捷赚钱”的好项目,多多益善。

对消费者来说,星巴克很好,瑞幸其实也不错,有4元一杯柠檬茶的蜜雪冰城也很接地气啊。喝着星巴克而踩蜜雪冰城,这不是有钱人该有的“体面”。

你觉得呢。

陶舜财经——你每天的醒脑陪伴,夏日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