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通过“园区协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黔南州政协有实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如何通过“园区协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黔南州政协有实招!

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不仅有中国天眼、“亚洲磷都”、都匀毛尖等亮眼名片,还聚焦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形成优势互补、产业协调的发展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南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文旭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采访。

近年来,黔南州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拓展协商议事平台的内涵外延,打造特色“园区协商”品牌,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近日,黔南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文旭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政协主席面对面》栏目,讲述黔南州政协以“园区协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

Q1

主持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工作的生命线。黔南州政协如何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四新”“四化”战略,以“园区协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文旭:2022年以来,在省政协指导下,黔南州政协按照“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园区发展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园区协商”,使政协工作更好服务于党政中心大局,为推动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着力形成更具时代特征、政协特色、黔南特点的基层协商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推进过程中,首先是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党委政府所需;二是区域发展所要;三是企业发展所盼。

其次是要把握四个环节:一是选题环节,要坚持党政点题、鼓励委员荐题、收集企业难题等多形式多渠道征集议题;二是调研环节,要对整理归纳收集的协商议题认真梳理研判,再进行实地调研;三是协商环节,要坚持“先调研后协商原则”,做好充分准备;四是转化环节,可以在协商现场得到解决,还可以通过大会发言、委员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进行协商成果转化。

Q2

主持人:在实践中,黔南州政协探索出哪些“园区协商”的模式?由谁来协商?

王文旭:探索创新政企、银企、企企、群企“四种模式”提升协商质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一是“政企协商”,围绕政策支持、行政效能、资源环境等内容,搭建政企协商平台,架起政企沟通“连心桥”;二是“银企协商”,围绕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急”等发展瓶颈问题开展协商,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企企协商”,围绕生产要素各个环节搭建企业之间合作共赢交流平台,通过企企联合、以商招商等方式,实现企业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四是“群企协商”,围绕征地拆迁、生产生活、用工用地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协商,有效化解企业发展和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企业发展赢得群众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区协商”按照“1+6+N”模式确定参与人员,“1”即同级政协班子成员为召集人,“6”即由政协委员或政协工作者、园区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党政有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士组成的6类议事成员,“N”即N个利益相关群体代表。

Q3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园区协商”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果?

王文旭:一是促进一批产业项目建成落地。通过“园区协商”,切实解决一批产业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涉及的资源、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问题,为项目落地落实提供支撑;二是促成一批企业难事化解;三是促进一批招商项目落地,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以企引企、以商招商,通过“园区协商”牵线搭桥,吸引更多企业、资金落地生根;四是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推进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五是促进优惠政策出台,推动一批惠企政策、服务措施、保障制度的制定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4

主持人:未来,“园区协商”将重点围绕哪些方向持续发力?

王文旭:下一步主要围绕三个重点,推动“园区协商”工作:

一是围绕“四链融合”,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帮助企业不断发展;

二是聚焦“四新”“四化”,将“园区协商”的触角延伸到各类园区,如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物流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开展基层政协民主协商议事活动;

三是聚焦企业的落地需求和基础设施配套,持续推动“园区协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记者:王亦凡 黄静 汪俞佳 李晨阳 陈姝延

主持:刘佳政

摄像:杜晓航 满达呼

后期:李玉祯

编辑:袁天雨(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