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香港会德丰地产公开了2024开年以来的战绩,在近两周内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海量关注。

据这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会德丰集团销售额近三亿,2024年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119亿港元的销售额,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10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

众所周知,今年内地房地产行业整体走低,各大房地产集团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会德丰却是逆势上涨,形势一片大好,仅用时4个多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属实难得。

其背后的“隐形大东家”吴光正,也再次入选了2024年福布斯系列榜单,位列中国香港富豪榜第5位,同时也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排到了第141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内地网友而言,同为地产大亨,吴光正似乎远远不及李嘉诚有名气。

但在香港地产业,他被公认为“最牛包租公”,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坐拥15000套房产,每年光靠租金就有超出180亿的收入。

总有人调侃他运气好,作为“史上最强赘婿”,全靠吃岳父家的软饭起家,这才钻营出了千亿身家。

过去数十年间,他先后从老牌英资手中收购了九龙仓、会德丰,不仅把九龙仓打造成了“购物天堂”尖沙咀海港城,还打造了包括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在内的“时代广场”,以及内地的IFS系列商业中心。

这些成就的取得,固然离不开岳父“世界船王”包玉刚的财力和支持。

但客观来讲,他本人敏锐的嗅觉和过人的魄力,绝对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光正是出生于上海的宁波人,父亲吴绍麟是一名海归建筑学博士、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参与设计的很多作品,至今还保留在上海博物馆。

优渥的家境,也让吴光正自幼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相当全面。

5岁时,吴光正随父母来到了香港,后来又遵从父亲的意愿,前往美国学习建筑学,以期子承父业。

然而在大学期间,吴光正发现自己对金融方面更感兴趣,于是在1970年大学毕业后,又攻读了工商管理。

也正是在赴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深造时,吴光正认识了在那里学习室内设计的包陪容,两人一见如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是香港人,同是祖籍宁波,在他乡哥伦比亚相遇已是缘份。

更何况,曾学过建筑学的吴光正和学习室内设计的包陪容,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上也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毕业后,吴光正留在了美国大通银行工作,而女友包陪容则在父亲的要求下回了国。

原本异国恋就让吴光正深陷相思之苦,不料女友归国后又给他下了最后通牒:

“要么回国,要么分手。”

要事业还是要爱情,对于吴光正来说,并不难选。

一方面是对女友感情很深,自己的父母也在香港,回家更方便照应;

另一方面,吴光正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很自信,自认到哪里都能发光。

于是,吴光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不料却被女友包陪容的真实身份吓了一跳。

他怎么也没想到,家境不错的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竟然是“攀了高枝”,未来岳父正是70年代的香港首富、“世界船王”包玉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玉刚没有儿子,膝下只有4朵金花,但他并没有“非要生儿子继承家业”的老思想,反而是对4个女儿着力培养。

包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但值得一提的是,包玉刚却从不上送女儿们去读贵族学校。

她们从小就向着独立、勤俭、正直、坚毅培养,不仅从不参加所谓的“豪门二代社交”,就连衣服破了也都会自己缝补。

所以,包家的女儿身上没有千金小姐的派头,各个平易随和,也难怪吴光正和包陪容恋爱期间完全没有发现她是富家女。

顺利进入岳父的集团后,吴光正也意外发现,这里的业务中有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玉刚是宁波镇海钟包村人,父亲包兆龙就是一名商人,也是包玉刚的人生导师。

后因躲避战乱,包家人举家远迁香港,彼时的包玉刚已经是独挡一面的成熟商人了。

初到香港之时,包玉刚靠着将欧洲的货物转卖国内赚了第一桶金,但他也深知这只是短期买卖,一直在留心着新的生意。

彼时,日本商人因本国船只破坏严重,纷纷跑到香港来租船,包玉刚敏感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1955年,包玉刚果断贷款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艘船“格兰斯顿勋爵号”,虽然前期困难重重,还受到多方刁难,但包玉刚愣是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坚毅的意志,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租船、一边买船,很快他就拥有了7艘二手船,业务初具规模。

但这时的他,却做了一件让一众同行都看不懂的事。

由于彼时租船需求较大,同行们大多都是趁机抬高租金,好狠捞一笔。

而包玉刚不仅不涨价,反而给出了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唯独有一个要求,就是签订长期合同。

在包玉刚看来,市场有起有落,选择信用良好的公司,谋求长期合作,才是长远之计。

同行们嘲笑他“吃不了这碗饭”,租户们却因此而信任他,愿意和他长期合作。

在经营过程中,包玉刚通过双赢思维与很多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关系,其中就包括汇丰银行。

在汇丰银行的资金支持下,包玉刚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短短几年就拥有了50多艘船。

而他本人,也在1971年加入汇丰银行,成为了该行第一个华人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玉刚与汇丰可谓是强强联手,在包玉刚的助力下,汇丰势头强劲,先后打败了竞争对手渣打、有利,确立了业内领先地位。

而在汇丰的支持下,包玉刚的事业也是一路狂飙,名下先后购入了40多艘巨型远洋货轮。

1977年,在吉普逊船舶公司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包玉刚荣列榜首,坐上了“世界船王”金交椅。

70年代末那几年,全球航运业红红火火,正是世人眼中的热门行业,似乎赚钱极为容易。

然而,就在别人都挤破了头试图入场吃肉时,包玉刚却开始低价出售大批邮轮,大有要退出之势。

他认为,世界航运业已经发展至盛极,下一步必衰,继续发展的空间不大。

而且就在此时,二女婿吴光正已经帮他查看好了一个大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回国后,吴光正就与爱人包陪容成婚,婚后进入了岳父的集团公司。

然而,他的目光却没有盯上岳父的航运事业,反而格外关注地产发展,这和他有着建筑学、金融学学历背景,以及敏锐的商业直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英国资本是主流,其中怡和集团的实力最为雄厚。

而怡和集团旗下的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潜力无限。

“九龙仓是香港航运的命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地九龙仓的市值却不高,仅有13港元每股,属于被严重低估的资产。

吴光正非常看好九龙仓,就开始不断说服岳父,收购九龙仓。

不过,与他同时看上九龙仓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香港的另一位地产大亨李嘉诚。

1978年,李嘉诚便依托长江实业集团,开始低调的买入九龙仓的股票。

为了避开风头,李嘉诚的的买入操作已经很小心,目的也是尽量不引起怡和集团的关注。

然而,当他拿到九龙仓18%的股份时,还是被怡和集团发现了。

很快,怡和集团开始联合汇丰银行对李嘉诚施压,逼他退出收购。

在汇丰的施压下,李嘉诚不仅无法再推进收购进程,就连退出都有可能被撸下一层皮。

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好转头向包玉刚求助。

此时,包玉刚也早已被女婿吴光正说动了心,决定与李嘉诚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包玉刚私下里用9000多万股和记黄埔的股票,换下了李嘉诚手中全部九龙仓的股票。

拿下李嘉诚手中的股票后,包玉刚实控股权来到了30%,也顺利地将吴光正送进了九龙仓董事会。

突然的变故,让怡和集团措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他们并不甘心。

两年后,趁包玉刚出国参加重要活动之时,怡和伺机而动,策划了一场“九龙仓反购战”。

怡和的策略就是以“置地股票+抵押债券”等值约100港元,换购一股价值70港元的九龙仓股票,预期将怡和集团的持股份额增购到49%,以拿回控制权。

而包玉刚要是想保持控制权,就必须阻止他们完成增购,或拿下多于他们的份额。

怡和的打法设想很简单,他们想趁包玉刚不在国内,打他一个不能回援。

不过,他们着实低估了吴光正的个人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吴光正在第一时间便已觉察到了怡和的动作,在怡和放出收购消息时已经与远在海外的岳父商量好了对策:

吴光正坐镇香港,立刻组织律师团,商讨最佳收购应对方案;

而包玉刚则是一边买了机票飞往瑞士苏黎世,虚晃一枪,偷偷转机,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了香港。

落地之后,包玉刚一边向老朋友汇丰银行总经理沈弼求助,紧急贷了15亿的资金,加上自有账户里的5亿港元现金,共筹集到了20亿。

有了钱,包玉刚回港当晚就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按吴光正商讨出来的方案,宣布以105港元每股的价格,用现金收购九龙仓的股票,共收购2000万股,限期2天。

眼见包玉刚掏出了收购方案,怡和绝望了。

为了抬价格,他们已经把债券都用上了,结果还没有包玉刚能给出的现金收购价高。

确认大势已去,怡和只好全面放弃九龙仓,甚至把自己手中的股权也出让给了包玉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九龙仓结束了两权制衡的局面,完全被包玉刚所掌控,吴光正也正式入主九龙仓。

这次收购不仅为包玉刚的航运事业锦上添花,更为他开辟了地产事业的大新陆。

此次大获全胜,吴光正功不可没,这让包玉刚对这个二女婿是更加满意。

首战告捷后,吴光正又盯上了老牌英资“会德丰”地产。

1984年,吴光正在征得包玉刚的首肯后,开始了收购会德丰的计划,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现在正蒸蒸日上的地产公司。

当时的会德丰是香港四大洋行之一,由马登家族所掌控。

当时的掌门人约翰.马登,得知吴光正有收购意向后,并不想让会德丰成为中国人的产业,但又没有自信与吴光正进行股权战。

于是,想出了“祸水东引”的招儿,把手中的股份让给了南洋大亨、新加坡资本大鳄邱德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吴光正看到这一变化后,转头向另一大股东张德珊家族谈判,从其手中购得了大量股份,最终击败邱德拔,以51.1%的股份取得了会德丰的控制权。

1985年,吴光正担任会德丰集团的董事经理,这使得吴光正实际掌控了九龙仓和会德丰两大块地产业务,成为岳父包玉刚的左膀右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包玉刚去世后,其身后留下的巨额遗产,四个女儿女婿均有继承。

然而,二女婿吴光正及妻子继承了地产相关遗产,包括九龙仓和会德丰在内的8家公司,约占总遗产的48.8%,总价值高达千亿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证明,吴光正对发展商业地产有着过人的天赋。

他不仅把九龙仓打造成了香港首屈一指的世界级购物天堂,更是在打造了铜锣湾时代广场后,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

2000年,吴光正开始试水内地市场,在上海建立了“写字楼+商场”的时代广场,之后在重庆、大连、武汉等地也相继建起了时代广场。

2007年,吴光正在成都拿下了“成都地王”,花了7年时间,筹建了属于自己的潮流地标“成都IFS”,也让九龙仓在内地打响了名号。

后来就有了无锡IFS、重庆IFS等IFS系列,成为九龙仓在内地的重要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光正在内地不仅投资商业地产,还投资住宅地产。

他的目标是让内陆资产布局,占集团总体业务的50%,目前已经大体上实现了。

截至2015年,吴光正已经拥有了15645套房产,他也在这一年选择了退休,把手中的产业分别交给了儿子吴宗权和女儿吴宗恩。

其中,他交给儿子的是价值5000亿的地产,交给女儿的却只是约8亿的高档服装公司。

在当时,有很多人评价他重男轻女,但他却说,这是自己的精心安排。

果然,吴宗恩在父亲留给自己的服装公司中大放异彩,将其打造成了年营收超百亿的奢侈品公司,现在也成为了香港公认的“创二代女富豪”。

与此同时,儿子也很好的继承了他的衣钵,将地产这一块做得风生水起,今年红火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之所以各界都称吴光正为“隐形富豪”,不仅因为他低调,更是因为他的身家虽然仍在不断上涨,但其本人已经是退居幕后,做起了“富贵闲人”。

退居幕后的吴光正,近来已经不再插手业务,却一直参与着社会事务。

他所建立的基金会,已经为很多大学的研究项目累积捐赠了近10亿资金,他本人也曾积极参与过香港特首的竞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中的两次惊人动魄的收购,吴光正均是虎口拔牙,从英资手中抢资产,且九龙仓的收购还间接帮李嘉诚拿下了和记黄埔

此后香港进入华商时代,对香港回归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光正的一生,看起来顺风顺水,运气爆表,实则和他的个人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爱情上,他凭才华娶得美人归,事业上,他站在岳父的成就上,又助其转型成功、更进一步。

事业发展中一贯的稳健之中,却是步步惊心,处处展现出他超前而敏锐的眼光,果断而坚毅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玉刚四个女婿四个国籍,个个都是人中翘楚,而吴光正也是凭借着实力在地产版块胜出,成为了他最得意的继承人。

在包玉刚和吴光正的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子敢想敢干的勇气,和目光长远的睿智。

前一段时间董宇辉有段话很火:

“能力决定了你人生的下限,机会决定了你人生的上限。”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还需要机会来成全,吴光正就是那个在机会来临时,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的人。

参考资料:

史不得呀:《他是中国“头号包租公”,手握15645套房产,一年能收多少房租?》

北宫谈文史:《85年“船王”包玉刚退居二线:膝下无子,5000亿财产留给四国女婿》

金融界:《会德丰地产:今年已实现销售额119亿港元》

金融八卦女频道:《“赘婿”一夜暴富!金融精英继承千亿帝国,“富三代”成第一包租公》

作者:孙妮儿

编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