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1日,“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案为镜丨“鸡脚杆上都要刮层油!”》一文,披露了四川基层干部李璞挖空心思在工作中“搞钱”、从群众身上“刮油”的贪腐细节。

文章开头,就用“鸡脚杆上都要刮层油”“天上的风都要抓一把”来形容李璞的贪腐程度。

资料显示,李璞,男,汉族,1972年3月生,四川大英人,1991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发展股副股长、种植业(园区)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农业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

文章提到,2018年5月,李璞担任农业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商人何某为感谢李璞在某项目上的技术指导,送给他一个装有4万元现金的牛皮纸袋,称这是给他的“辛苦费”。

“没想到自己的专业技术还可以这样挣钱。”面对第一笔“辛苦费”,经过一番假意推辞后,李璞在窃喜与忐忑中将4万元收入囊中。最开始,李璞并不敢动这笔钱,担心被人发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放心了。”

同年6月,在指导何某完成项目资料报送后,李璞心安理得地主动索要2000元“辛苦费”。

“不过是顺便的事,还能挣钱。”摸熟“技术变现”门道后,“资料费”“辛苦费”开始源源不断流入李璞腰包。

慢慢地,以前那个“脚上沾满泥土”的李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益至上、不打空手”“贪得无厌、雁过拔毛”。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李璞在为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时,“无意”地向老板秦某吐露工作费心费力,需要点“辛苦费”。秦某心领神会,按照每月1500元的标准向李璞支付指导费。此后,李璞在他人手中陆续收取了各类技术指导费共计4.3万元。

“最少100元,最高4万元。”不管是开展农业技术指导,还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李璞都“变着法”地收钱、收物

2020年至2022年,他先后3次收受某家庭农场猪肉130斤;2021年至2022年,先后2次收受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柑橘100斤;2023年6月,收受某产联式专业合作社李子10件……从水果蔬菜到新鲜猪肉,从价值几十元的实物到数万元的现金,无论大小,他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甚至反复索要

不仅如此,李璞还另辟“蹊径”,用公家资源做起自家无本生意。他将办公室打印机作为自己的营利工具,为邓某、彭某等人打印资料,并先后索要资料费、打印费共计1.9万元

怎么才能“正规”捞钱,让“肥水”流进自己“田里”?李璞又想到了新办法——“借钱”。

2021年10月,李璞担任种植业(园区)发展办公室副主任不久,便以借为名向某家庭农场负责人邓某索要3万元。邓某为感谢李璞在项目中的“关照”,立刻筹集3万元现金奉上。

“钱来得如此容易。”从假意借款到公然索取,“手头紧”的李璞不时上演“借钱”戏码,先后向5名管理服务对象“借钱”共计12.6万元

2023年7月,李璞因涉嫌严重违法,接受大英县监委监察调查。2023年9月,李璞因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被开除公职。2023年11月,李璞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