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乒乓球国际大赛比较少,不过场外观点分歧不断,比如说:乒乓球的发力机制,究竟是先撞后摩,还是先摩后撞?方博和张继科这对曾经的师兄弟,在这个问题的认知上,观点截然不同。

作为40+时代的正手猛人,40+时代最佳侧身(2015年苏州世乒赛男单决赛vs马龙)保持者,方博主张先撞后摩,尤其现在进入到大球时代,撞击的重要性更是比以前重要了不少。

作为国乒的前辈,李隼教练也是先撞后摩的主张者。

不过,乒乓球大满贯获得者张继科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那肯定是先摩后撞,摩擦之后可以做撞击的动作,撞击了之后,哪里有摩擦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兄弟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随后张继科又二次做回复:我是继续主张先摩后撞,最起码和我同级别的选手,应该都是这个感受和观点,要不然你去问问马龙,他的观点是什么?

现在,马龙的社媒评论区已经有不少网友提问,求证马龙:究竟应该是先摩还是先撞?马龙暂时没有回复~

对于这个争议,许昕也下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逐渐在发生变化。

原来的时代,对于旋转更加重视,所以肯定是先摩后撞,就像自己主张拉球接触球的中下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一样。

现在进入到40+,旋转弱化,力量成为主导因素,现在的球员肯定是质量比我们高很多,撞的多,但是造弧线的能力,肯定是以前的球员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先撞还是先摩的问题,很多自媒体博主也是纷纷发布自己的观点,各有各的论点论据,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出现,很多球迷表示:我还是等马龙发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