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红梅,一位1982年出生的女士,正沉浸在人生的转折点。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家庭条件平平,她原本以为嫁给一个英国人会彻底改变她的命运。然而,事与愿违,她很快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单身母亲,一个餐馆的送餐员,挣扎着维持生计。

但命运总爱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抛来一线光亮。2009年的某一天,温红梅在一个针对华人社群的微信群里偶然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一位华裔女商人正在寻找一名管家兼助理。这份工作的薪水和条件都令人难以置信——月薪高达三万英镑,年底还有可能获得巨额奖金。

张莉莉,这位神秘的商人,自称涉足古董和珠宝行业,居住在一座月租金超过15万英镑的豪宅中。她的出现,让温红梅的生活轨迹出现了惊人的转变。在两人的第一次会面中,张莉莉便被温红梅的诚恳和努力所打动,决定立即聘用她。

温红梅的工作并不像常规的管家职责那样繁重。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一些加密货币账户和为张莉莉处理高额的财务事务。随着大量资金通过她的手转移,温红梅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仅能够让儿子进入英国最顶尖的私立学校,每学期的学费高达6000英镑,她自己也从一名辛苦的外卖员,变成了一个驾驶奔驰轿车、成为奢侈品百货店VIP、并能购买昂贵服饰的成功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财富的迷雾中,温红梅从一个简单的外卖员变成了跨国投资者。她在迪拜投资的公寓不仅是她扩展海外资产的开始,还标志着她投资生涯的一个新高度。50万英镑在当地买下的豪华公寓,只是她房产投资的冰山一角。而在意大利,她以1000万英镑的天价拍下一栋满是历史故事的古董洋房,每一个石雕都诉说着欧洲艺术的辉煌。

伦敦,这个她曾以为会带给她幸福的城市,也见证了她以450万英镑投资的一处房产。然而,正当温红梅沉浸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时,她的行为已引起了英国警方的注意。2018年,她企图以2350万英镑购买的英国豪宅,最终成为了她噩梦的开始。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不仅阻止了这笔交易,还要求她提供资金来源的合法证明,这是她无法做到的。

两年的调查后,2020年英国警方对温红梅和张莉莉的豪宅进行了彻底搜查。这次搜查不仅揭露了张莉莉早已有的逃离计划,还发现了超过6.1万枚比特币,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其价值近300亿元人民币。随后的调查让张莉莉选择了逃避,抛下温红梅独自面对一切。

2021年,温红梅被正式逮捕,尽管她坚称自己对资金的来源一无所知,只是按照张莉莉的指示行事,但英国的司法机关对此并不买账。2023年,温红梅被正式起诉,预计在今年5月接受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4年的春风中,天津市涌现出一家名为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看似科技前沿,实则暗藏金融风险。该公司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挖矿的名义,实施一种高收益的理财计划,声称投资者能获得百分之百至三百的年化收益。蓝天格锐借助传销模式,通过推荐新投资者的方式迅速扩大其资本池,吸引了众多信赖此种模式的老年人。

随着投资人数的激增,2016年8月,凌海市的警方在一个例行的调查中意外发现,涉及一起小范围投诉的20多名涉嫌传销人员实际上都是蓝天格锐的员工。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将公司总经理吴某带回进行深入调查,并很快实施了刑事拘留。

背后操纵这一切的,竟是早已在海外金融圈中小有名气的张某。吴某,作为张某在国内的关键伙伴,一手协助张某布局国内市场。在吴某被捕后,张某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秘密安排人通过贿赂相关负责人,成功让吴某取得了保候审的机会。不过,这一行为最终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涉案的两名公职人员因受贿被依法判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随着更多内幕的曝光,蓝天格锐的金融产品彻底崩盘,投资者的资金变得一文不值。2019年,该公司50名高层被集体逮捕,暴露了其庞大的非法金融帝国。到了2022年底,蓝天格锐开始尝试退赔工作,但据权威媒体财新报道,涉案的13万名投资者中,大部分人只能收回不到5%的投资本金,涉及的资金高达430亿元人民币。

在加密货币的巨大幌子下,张某精心策划了一场精巧的金融诈骗。自始至终,他都清楚这场游戏迟早会结束,因此,早早为自己铺好了退路。他在天津蓝天格锐的幕后操纵,却从未露面,公司里的人只知道他的昵称“花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某采取了多重措施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他通过投资移民计划获得了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护照,这个国家的护照可以使他免签进入全球大多数国家。这一点对他随时随地转移资金和人身都极为重要。

张某机敏地利用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将巨额资金转移到海外账户。在一切即将暴露之前,他便从缅甸逃至英国,暂时躲避风头。身处伦敦,他不懂英语,又需低调行事,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同样身处困境的温某,让她成为了自己在英国的前线代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某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他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与温某见面都极其谨慎,从未留下过任何可供追踪的线索。他的这种行为让他长时间逍遥法外,虽然最终被国际刑警组织列入通缉名单,但捕捉他仍是困难重重。

当英国警方在2017年查获了6.1万枚比特币后,这批数字货币成了众多受害者悬而未决的希望。这批资产的价值超过280亿元人民币,如果能被认定为赃款并成功追回,受害者将有望获得超过最初损失的5%的赔偿。

然而,追赃过程充满挑战。英国司法部门启动了民事追偿程序,面临的首个难题是确定合法权利人。在这个过程中,若无人能有效声称这些比特币,它们将由英国政府没收,分配给警方和内政部。

中英之间虽有司法协助协议,但涉及虚拟资产如比特币的追赃尤其复杂。不仅涉及到资产确权,还包括价值认定和跨国法律的合作。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国际金融犯罪与法律追赃的复杂画卷,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