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此前炒作“中国在南海破坏珊瑚礁”,遭到了中方的严重驳斥。但是光是言论上的,还不具有威慑力,最近“环球时报”走进菲律宾,对菲渔业乱象进行调查,实事求是揪出中国南海生态“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律宾捕鱼技术落后,法律法规缺失,野蛮捕鱼频发,海洋污染严重,但是真当你走进菲律宾时,你才发现事实比这些更加惨不忍睹。

苏眉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鱼类,被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严格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菲律宾的海鲜市场,苏眉鱼被堂而皇之地摆在摊位上,并且捕捞这些珍稀鱼类已经是是一些菲律宾渔民快速致富的门道。

当地商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售卖的苏眉鱼捕自于菲律宾南部的巴拉望岛,一公斤的售价为5500比索,折合人民币7百左右,而一位菲律宾渔民平均月收入却只有3000比索,捕捉、销售这种鱼的经济回报堪称丰厚。
《环球时报》记者实地调查菲渔业乱象 谁是中国南海生态“杀手”?

在中国,野生苏眉鱼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旦被发现捕捞、猎杀和售卖等情景,最高可以被判刑5年以下,是典型的“牢饭鱼”。

其实,不光是苏眉鱼,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砗磲在菲律宾也或明或暗提供定制交易,诸如此类令人遗憾的事情还很多,可是美西方不但视而不见,还为其量身定制美化的生态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一篇名为《南中国海面临的环境威胁》的报告称,“中方在南海破坏的生态环境”,就连菲方也无端指责。对于这种既无事实依据,也没有科学数据支撑的言论,中方此前表示了严重的反对。

但是,如果只是外交层面的反驳显然不够,环球时报、CGTN等媒体记者团最近在南海区域内进行调查和走访,去实际报道菲律宾等国渔民在南海非法捕鱼的方式,他们已经发现菲律宾渔民当中确实存在炸鱼、释放氰化物毒鱼等现象,诸如滥捕南海珍稀物种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环球时报》公布了黄岩岛最新的画面,菲方非法坐滩的破舰艇的加速腐蚀正在严重污染仁爱礁附近海域的环境,而菲方驻守人员肆无忌惮地向仁爱礁潟湖排放污染物,已经让该海域脆弱的环境遭受伤害。

CGTN也公布了菲律宾渔民此前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捕鱼时,乱扔垃圾、乱排泄、乱使用违禁方式捕鱼等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珍稀鱼类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不但加强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还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这期间多部门严格监督,多方宣传,严格执法,确保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海域生态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2024年,南海海域就有44444艘渔船应该休渔,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组织海岸空立体巡查管控开展伏季休渔执法行动。可以说在整个南海区域内,中国对于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都是最高等级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菲律宾及背后的指使者妄图利用“生态保护”、“渔业资源保护”、“珍稀物种”保护之类的话题,来指责中国,既不符合实际,也存在严重的虚假叙事,只能说明样的报道和报告,是彻头彻尾的虚假行为。

笔者也希望,咱们中国的媒体可以多报道一些这种情况,舆论的阵地咱们不占据,就要被美西方的虚假叙事占据。也为我们敢于追踪事实真相的媒体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