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刚刚到来,商超、便利店已上新各种雪糕、冰淇淋,但你买到的可能是“隔年雪糕”。5月16日,记者走访多家便利店及商超发现,“隔年雪糕”不是个例,能吃吗?消费者又需要注意什么?

探访:多家便利店、商超都有“隔年雪糕”

近日,大学生小张在校园超市购买了一个5元的甜筒,打开后却发现原本覆盖最上层的巧克力和冰激凌混在一起。“一看就是解冻再冰冻的状态,虽然口感上没什么变化,但是看着比较膈应,结果一看生产日期是去年年底的。”小张说。

5月16日,记者在有家便利店(绿地中央三店)发现,冷柜中不少雪糕是今年上新生产,但仍有“隔年雪糕”存在。一款名黑金巧克力风味的雪糕生产日期显示为2023年1月25日,而其保质期为18个月,这意味着不到2个月这个雪糕即将过期。另外一款“井乳红豆口味雪糕”生产日期为2023年3月20日,保质期同样为18个月。

附近一家大型商超内,多数雪糕的生产日期都是今年的,但也有“隔年雪糕”。此外,记者注意到,部分雪糕品牌开始促销,商超不定期会举办相关促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家:缘于去年生产的雪糕滞销

如今市面上的雪糕品牌、种类很多,但保质期跨度也很大,长的保质期有24个月或18个月,短的12个月甚至只有6个月。据了解,雪糕、冰淇淋这类产品由于含奶油、蛋白质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产品包装等因素也对产品的保质期有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雪糕保质期也会有所区别。

雪糕多久算是临期呢?从事多年临期食品行业的商家李明(化名)透露, “一般来说,保质期过了一半,我们就定性为‘大日期’产品,如果保质期过了2/3,那就属于临期食品。市面上现在出现的‘隔年雪糕’就是去年的尾货。”据他介绍,一般情况下,9月后气温逐渐走低,卖不掉的雪糕被供应商全部回收,等到年初再售卖。开春后,部分的“隔年雪糕”会做促销活动或者成为引流产品。市面上“隔年雪糕”又是从哪来的?李明透露,一些商超卖场在厂家不补贴、供应商不退货的情况下,为减少损失也会继续放在冷柜按原价售卖。去年整个雪糕、冰淇淋市场供大于求,不少雪糕产品存在货品积压,尤其是一些高端品牌的冰淇淋存在滞销情况。“这些尾货主要在4至5月份通过促销折扣处理掉。”李明说。

专家:保质期内可食用,但需注意雪糕是否变形或变软

“隔年雪糕”到底能不能吃?南昌大学二附院营养科科主任冯霁表示,雪糕如果在保质期内是可以食用的,但消费者应尽量购买新鲜的雪糕产品,雪糕通常保存在-18℃或以下温度保存,保存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细菌繁殖,如果发现雪糕有变形或变软的现象,这可能表示其储存温度发生过变化,带菌的可能性更大,建议不要购买。购买雪糕首要考虑是否在保质期内,同时也需注意雪糕是否有变形或变软现象。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赵琼 实习生张唐悦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