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西方、乌克兰和俄罗斯未来的真正战斗即将展开,文章认为,俄乌冲突的持续,让这场战争正在变成一场相关各方的“意志之战”。不过,随着西方厌战情绪的出现,这场战争最终鹿死谁手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越发无法忍受,而欧洲人对普京的咄咄逼人感到担忧。同样,美国也对霸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感到焦虑。所以,俄罗斯必须找个机会给西方一次深刻教训,而美欧则必须团结一致,以避免在乌克兰战争中被俄罗斯打败。所以,乌克兰战争什么时候停止,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战争的相关方,比的不是战场上的武器装备,谁的耐力更持久,谁就能笑到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稳扎稳打,西方则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焦躁不安。他们明知战争持续对自己很不利,但却还不得不掏空自己的武器库,给乌克兰局势火上浇油。美欧明知对俄制裁最终必将伤人害己,但却仍不惜采取自残式制裁等举动,以表明自身在反对俄罗斯方面的“决心和意志”。但即便如此,美欧国家却还不得不在包括粮食、化肥和石油天然气等对俄贸易领域,与其对俄制裁进行剥离。单凭这一点来看,西方至少在韧性方面,已经输给了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西方在反俄问题上变得神经质起来,为此甚至连自身形象都不顾。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期土耳其在俄乌之间积极斡旋,充当调解人的角色。不过,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普京的合照,却遭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的“强烈不满”。她指责埃尔多安出现在普京的合照中,从北约成员国的角度“无法理解”,更是“一个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尔伯克反对埃尔多安与普京合照,就是认为他违背了北约反俄的一致立场。无独有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23日在其社交媒体上说,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天已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开启其非洲多国的访问之旅。不过,美国驻各国的外交官,却挨个乞求多国官员“不要与拉夫罗夫合影”,理由是“防止俄方将这些合照作为没有被孤立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尔伯克或者美国的外交官们,他们可能认为阻止各国政要与俄罗斯政府官员合影,就是孤立俄罗斯的一种方式,至少在意识形态上就是这样。不过,从外界的角度看,这却是西方国家焦虑和不安的一种体现。因此只能采取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向国际社会证明“俄罗斯已经被孤立”。但问题在于,中东、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继续与俄罗斯维持良好的外交和经贸合作关系。甚至有些地区的美国盟友,例如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他们不会听拜登的说教,反而更信任与普京的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如果真如自己所吹嘘的那么有把握击败俄罗斯,就不应该满世界胁迫他国反对俄罗斯,更不应该连普京或者拉夫罗夫与他国政要的合影,也要跳脚反对。显然,西方所谓“孤立”俄罗斯,说破了天也就北约和欧盟、以及亚洲极少数附庸,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个国家,在全世界也就是当中的一小部分。西方政客害怕普京或者拉夫罗夫与他国政要合影,就是因为害怕自己所炮制的谎言被戳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抗,实际上就是考验双方耐力和意志的一场斗争。就当下形势来看,西方在对俄态度的气急败坏,凸显出它们在俄罗斯面前已丧失了战胜对手的意志和信心。毕竟,对俄制裁所引发的冲击波,非但没能将俄罗斯经济给搞垮,反而让西方国家承受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危机。而且,西方对乌克兰的军援,看着那些耗费纳税人血汗钱买来的武器装备,在乌克兰战场上被俄罗斯摧毁或者缴获,谁都会心痛。所以,很多西方国家,近日已先后宣布不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利用乌克兰战争想搞垮俄罗斯,结果俄罗斯还在继续全面扩大在乌的军事行动,而西方自己却因承受不了高通胀而先趴下了。因此,美欧国家在与俄罗斯这场“意志之战”的最敏感时刻,先后放松部分对俄制裁,这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它们开始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