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部队在战场上凭借着先进的武器,一向是所向披靡的,可是在1953年,不可一世的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碰的头破血流。

随后在美国在1994年揭示了一项机密级文件,意图抹黑中国,可美国所不知道的是,这份所谓的机密级情报,竟然是我志愿军精心编造的。

而这个情报也大大改变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情报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秘密?我志愿军又是如何编造的呢?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正打的如火如荼,双方陷入了鏖战。

一天,我军的情报人员截获了一条关键的情报“今夜美军运输机疑似要在万德山地区降落。”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美军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什么美军要选择在万德山地区降落,这一定有玄机。

事不宜迟,我方立即派去精锐的小队前往万德山地区进行蹲守,务必要控制住敌军运输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的小队到达万德山地区后,迅速展开了伪装,将身上帽子上插上树枝,每人找到一个密集的草丛躲了进去,静静等待着美军的运输机到来。

所有人的神经都高度紧张,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美军的飞机,这时一个小战士开口了:“队长,你说这美军飞机咋还不来啊。是不是情报有误啊。”

队长说:“应该不会,这个情报经过多方核对了,宁可信错也不能不信。”

小战士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问:“队长,你见过美军运输机吗?你说这美军运输机上能不能有好吃的?好长时间都没吃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长说:“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多话……嘘……”

只见原本平静的夜空被一阵飞机引擎的尖叫声打破了,一架美军运输机缓缓从天边驶来。

在天空盘旋了一圈后,投下来了一个包裹,这和原本情报里的描述不一样啊!

美军的运输机并没有如情报里说的那样降落在山头,而是投下了一个包裹,美军这是要耍什么幺蛾子?

等到包裹即将降落到地面的时候,队长立即吹哨,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四周的草仿佛都活了过来,几十名志愿军从草丛中站了起来,将包裹团团围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开枪!别开枪!”包裹竟然开口说话了,原来所谓的包裹竟然是一个大活人。

队长走过来,打开手电筒照向了那张惊慌失措的亚洲面孔,队长皱了皱眉头开口询问:“美军?”

那人举着双手说:“我是南韩人。”

队长问:“南韩人为什么穿着美军的衣服?带走!”

随着队长一挥手,战士们三下五除二将这个特务捆的结结实实,将他的降落伞也收拾好一并带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抓捕的小队将这个特务抓到了驻地,交给了情报处,情报处处长丁公量看到这个特务身上并没有携带通信设备,觉得很不对劲。

这时他敏锐的看到了特务胸口的衣服隐隐的在动,丁公量走了过去指着特务的胸口说:“什么东西?”

早已被吓破胆的特务说:“鸽子!这是一只信鸽,我们传递情报就用这个信鸽!”

两名战士将特务胸口的衣服打开,果然搜出了一只信鸽。

丁公量笑了笑说:“你们为美国佬鞍前马后的效劳,美国人也不管你的生死,就让你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务低头沉默不语,丁公量厉声说:“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特务惊慌的说:“首长,我什么都说!”

据特务交代,他的名字叫朴北时,被美军派来与另一名特务“张疯子”接头,两人接头再后一同进行潜伏,为美军提供情报。

并且美军高层正在构建一个登陆作战的计划,但是具体实施方案他也接触不到。

可以肯定的是近期还会有特务陆续过来进行渗透行动。

可是和朴北时接头的“张疯子”早在几天前就被我军抓捕击毙了,丁公量灵机一动,对朴北时说:“给美军发消息,就说你已经和张疯子成功接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朴北时在一张小纸条上用特殊的暗语写下了一行字后,将纸条绑在鸽子腿上,将鸽子放了出去。

在消息放出去后,丁公量下令,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戒备,防止美军的特务再次来袭。

等了一个多月,美军也没一点动静,丁公量不禁产生了一丝忧虑,怎么发回去的情报石沉大海了?难道美国发现了端倪?

又过了两天,美军的情报突然就来了,这次将会有三名特务在鹰嘴山附近降落,要朴北时前去接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等啥来啥,这帮美国鬼子还挺能沉得住气。

丁公量随即安排兵力潜伏在鹰嘴山附近准备对三名特务进行抓捕。

果然,到了约定的时间,美军的飞机如约的出现在了鹰嘴山的上空,可是和情报中说的不一样的是这次竟然投下了七个包裹,

负责抓捕的小队队长有些惊讶,暗想:“不是说好了三名特工吗,怎么降下来七个,难道是美军故意误导吗?管他三个还是七个,照抓不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队长一声哨响,志愿军战士一拥而上,团团包围,志愿军发现,原来真的只有三名特务,

剩下的四个包裹是他们的装备,其中有发电机和一些通信装备,看来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的。

将三名特务抓捕后,丁公量开始对他们分开进行审讯,审讯得知,这三名特务领头的叫孙宪。

于是丁公量着重对这个孙宪进行审问,谁知丁公量还没开始对孙宪进行询问,孙宪自己就开口了:“我这次就是专门来投诚的。”

据孙宪交代,他本来是一名朝鲜人,在中国山东学习和居住了很多年,所以中文说的十分流利,学成之后孙宪回到了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回国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孙宪阴差阳错的被南韩俘虏了,因为孙宪的中文说的很好,南韩政府想利用孙宪,开始给孙宪洗脑。

孙宪知道想要活着就必须配合,找机会逃走,于是孙宪积极接受南韩政府的教育,南韩政府看到孙宪如此积极,当然也就开始信任孙宪。

准备把他打造成一名特务,送孙宪去特务学校进行培训,孙宪在特务学校培训完毕后,美军便开始让他执行各种渗透的任务。

可是孙宪一直在想办法逃走,很快,孙宪苦苦等待的机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派他前往鹰嘴山去执行任务,这次他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脱离美军的控制。

而朴北时之前说的美军的登陆计划确实属实。

经过孙宪的交代后,丁公量略微沉思说:“不行,现在你还不能摆脱美军,我们需要你和美军的这层关系网还有大用处。”

有了孙宪的这层关系,我军的行动如鱼得水,我志愿军对于截获的一些情报中的很多暗语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孙宪一一进行了讲解。

丁公量决定将让孙宪给美国发出第一条情报,试探一下,于是孙宪在丁公量的安排下在对美军的电文中写道:“人员情况一切顺利,发电机落地损坏一台,请进一步指示。”

美军一看孙宪渗透的很成功,非常高兴,别说要发电机了,就是要个电站美国也给。

于是美军给孙宪发电报让他报告空投坐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两天美军的飞机就按照孙宪给的坐标,两台发电机空投下来,这对于我军情报部门可是个好宝贝。

我军的发电机很落后,导致时常电力供给不足,有了美军这先进发电机,可谓是如虎添翼。

随后丁公量又安排孙宪陆续要了几次东西,美国也都如约的给了,为了保证安全,空投的地点经常更换。

随着战争打的越来越胶着,美国方面认为美军的登陆计划必须要早日展开。

于是便派特务抓紧时间调查登陆地点的详细情况,美军发文给孙宪让他侦查海岸线的动向。

丁公量特意编造了一个假消息称志愿军的兵力已经过了境北,海岸线只剩一个排的兵力。

美军看到后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该进攻,美国担心志愿军可能会有什么埋伏,于是暂时没有联络孙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过了一段时间,丁公量向美军又发布了一条情报,在情报中故意夸大了志愿军的人数、武器和食物储备。

美军将这份情报转交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手中,艾森豪威尔看到情报后,叹了口气说:“这个战争是时候该结束了。”

随着我军在1953年发起的最后一波攻势,直接让美国老老实实坐在了谈判桌上开始和谈。

这份情报也一直被美军所珍藏着,直到1994年,这份情报被披露,

美国才明白原来一直以来和自己发情报的竟然是中国情报人员,美国被蒙在鼓里整整41年。

这也正体现出了我志愿军在作战中灵活多样的作战方式,让美军都叹为观止,所以直到多年后,当美国人提起抗美援朝战争,依然还是心有余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