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胡铁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冬奥会最近的“流量密码”,毋庸置疑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了。虽然早在2019年,冰墩墩就已经被设计完成并且开始销售,甚至不少民众当时已经在冬奥特许商店购买了冰墩墩和雪融融这两个冬奥会吉祥物的周边产品。但是彼时的热度显然没有现在的这样“二次翻红”。目前除了冬奥特许商店每天都卖断货之外,淘宝上面的官方渠道对冰墩墩的到货日期也只能保证在三月中旬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记着辻冈义堂,冰墩墩的狂热追逐者

由于前段时间日本记者辻冈义堂给日本国内现场直播冬奥会的节目中“强行”给自己的六枚冰墩墩徽章打了一波广告,不仅如此,他身穿“冰墩墩”T恤、媒体证上挂满“冰墩墩”徽章,还将自己名字中的“义”与“冰墩墩”结合,给自己起了新的名字:“义墩墩”。这让中日两国观众在被戳中笑点之余,也再次圈粉了这个由广州美术学院曹雪教授主导设计的吉祥物。中外观众对冰墩墩重新产生的关注,也导致了冰墩墩出现了“一墩难求”的局面。然而这么可爱的冰墩墩,不仅被大家盯上了,还被美国政客给盯上了,并将其作为了声讨中国的又一个“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月初,美国共和党议员南希梅斯抛出了一个议案,提出了要违反中美之间的协议:阻止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幼崽返回到中国。她声称,要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向中国传递一个信息,大熊猫不应该被用作橱窗展示。另外,“他们的一些侵犯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她在提案中列举了“中国对台湾的威胁、对香港异见人士的镇压,以及对新疆地区的维吾尔人犯下的危害人类罪”。此前,梅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无论是在美国出生还是在其他国家出生,大熊猫都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财产,最终必须返回中国”,“现在是美国对中国政府及其国际宣传运动说‘不’的时候了,”“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应该留在我们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被中国当做外交政策,原本也是将其视为和平的象征。因为只有同中国关系温和的国家才会被租予的“吉祥物”。然而,在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看来,导致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政策出现“失误”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熊猫的形象模糊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美国政客或许认为,中国利用大熊猫进行“软文化输出”,美国民众会受到“熊猫文化”的影响而改变对于中国的负面看法。美国政治家很显然认为,美国民众不应该相信关于中国的任何事情,甚至熊猫本身。就连《纽约时报》都说,中国正在利用“熊猫外交”软化自己的形象,转移国际社会对中国“侵犯人权”行为的注意力。显然,拿一个动物来作为其理论依据只可为过于荒谬可笑,也显现出了美国议员们为了互相之间的竞争,而想出了“层出不穷的”中国威胁论。属实让人迷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孩子尤为钟爱熊猫。熊猫在日本可谓是难求一见,而周边商品售卖的情况一直都很火爆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秉持着“熊猫外交”来打开中国外交的强势局面。早些年,虽然中国的经济并不发达,和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和收入上相差甚远,然而耐不住所有国家的孩子们都喜欢大熊猫。2017年,“香香”在日本出生(她是中国2011年赴日的“力力”和“真真”的女儿),日本民众为了带孩子看“香香”,需要排队去东京上野动物园(整个日本东京只有两只大熊猫,甚至很多时候熊猫会在窝里睡觉,让前来观看的人啥也看不到),甚至每个人在玻璃前的停留时间也只有半分钟,因为排队观看的队伍络绎不绝。即便这样,日本人对于熊猫的热情也是“全民为之疯狂”。美国,欧洲等国也一样,小孩越是喜欢熊猫,大人们就越是不得不带他们去动物园。目前,有3只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仍在美国的动物园里,它们是2020年出生在美国国家动物园的“小七吉”,以及2016年出生在亚特兰大动物园的双胞胎“雅伦”和“喜伦”。另一家目前拥有大熊猫的美国动物园是孟菲斯动物园。国外租借到中国熊猫的动物园的营收和其他动物园相比差距是天壤之别,因此每年美国要向中国缴纳上百万元的熊猫“租赁费”,但是奈何熊猫在美国太受欢迎了,即便再贵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熊猫那么难租,物以稀为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野动物园的“香香”,观看的民众络绎不绝,动物园有了大熊猫就等于不缺票卖

这也让中国明白了熊猫作为外交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够让国外拥有,因此很早就提出了“只租不借”这样的规定。所有收到熊猫的国家必须在期限已满(一般为10年)之后将熊猫归还(如果熊猫生宝宝了就连同幼崽一并归还)。另外,如果熊猫在当地国家死亡,或者出现了管理不善的情况,该国还需要支付一笔相当昂贵的赔偿费用。国外的饲养员对熊猫的照料比照顾自己还要小心翼翼。因此这也让很多国家在“熊猫外交”上相当苦恼。虽然政治家对熊猫不感兴趣,但是奈何他们的孩子对熊猫太爱了。美国动物园给熊猫的区域装上了“熊猫摄像头”并放在网上24小时直播,点击率爆棚,这一切都表明熊猫在世界各国可以说是受尽了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动物园内的大熊猫

“熊猫外交”成为了中国作为成功的外交手段之一。即便是澳洲的考拉和袋鼠也相形见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比熊猫还受欢迎了。没有人会讨厌熊猫,甚至很多美国民众不远万里来到成都的大熊猫基地,也只是为了目睹“一群熊猫”的盛况,因为在他们的国家,可能一个动物园里也就只有一只熊猫,而且还被孩子们“朝拜”。也因此,美国政客也是更希望能够歪曲大熊猫在其国内的形象,把这种动物也当做是美国“反华”的顺理成章的借口和说辞。

这一次,南希·梅斯希望推动自己的想法,将“熊猫条款”塞进旨在抗衡中国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之中。这或许是个“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因为带“熊猫条款”的“美国竞争法”也把美国政治家们的想法显露无疑,这能够让更多美国民众醒悟过来并认识到,中美关系的种种问题和中、美民众实际上毫无关系,只是美国上层精英以及政客的互相对抗和作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