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彭老总因为疾病不得不回国,这个时候志愿军的总司令空缺,需要有人接替,彭德怀觉得邓华应该接替,然而邓华却建议粟裕来接手这个总指挥,不过毛主席却直接拒绝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粟裕在战争年代可是被称为战神的,还在苏中打过不少胜仗,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值得不少人的学习。不过毛主席在听说邓华的提议后,直接拒绝了,还给他说了一些安慰的话,让邓华放心接受这个总指挥

彭德怀是志愿军的司令,而邓华是副司令,他们是非常好的搭档,在指挥抗美援朝的时候,邓华曾经给彭德怀提出了不少的建议,而且彭德怀也都听从了,由此可见彭德怀对邓华还是比较看重的,不然也不会听他的建议,甚至还采纳了他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开始后,毛主席就决定出兵支援,然后毛主席就让13兵团去朝鲜,而这个兵团的司令是邓华,不过最初13兵团是15兵团改编的,而黄永胜是该兵团的司令,后来在林彪的建议下,将黄永胜换为了邓华。

也正是这次的作战,邓华与彭德怀相识,而且邓华的能力出众,在去了朝鲜后,没多久就得到了彭德怀的认可,尤其是在军事决策上,邓华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彭德怀的认可。首先就是将志愿军的司令部设置给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彭德怀带兵进入朝鲜的时候,就看到13兵团的准备很到位,使得彭德怀对邓华很赏识,就将13兵团的军部作为司令部的基础,就这样彭德怀是志愿军的司令并且还是政委,而邓华是副司令,排在首位的。

邓华最初对彭德怀的印象就是刻板,不过在与彭德怀的接触中,发现他并不是这样的,并且还是善于听取意见的,这让邓华感到彭老总是非常好的上级,另外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建立了深受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华第二次提出的改变就是入朝之后的志愿军兵力部署,1950年在中央决定派兵去支援朝鲜的时候,邓华就因为这场战争而久久没有入睡,因为他一直在考虑入朝后,志愿军到底能够靠什么优势来改变局势呢?

首先就是兵力上一定要比敌人强,这样才能弥补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当时敌人的兵力就有四十多万,并且还有十万多人越过了三八线,我军想要将这些人赶出三八线以北,就需要派更多的兵力,而先头部队,邓华给出的建议是四个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对邓华的建议很赞同,立刻向中央汇报了,没多久中央就给出了回复,同意了邓华的意见。结果邓华的建议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他的建议,让我军在开局就取得了胜利,同时彭德怀对邓华也有很高的评价。

第三次邓华提出的建议是放弃第六次作战,当时彭德怀就将计划汇报给了军委,甚至他还签署了同意,第六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也都做好了,可是邓华却给彭德怀建议不要进行这场战役,当时的情况可是对我军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彭德怀在经过思考就后,就取消了这次作战,由此可见,邓华的战略目光还有军事能力都非常出众,所以在彭德怀要回国治疗的时候,建议让邓华接替自己的职务,只是邓华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大,而且当时陈赓与宋时轮都在朝鲜,他觉得就应该让他们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彭德怀却对他的能力非常肯定,还说他之前的表现就非常出色,为志愿军打胜仗出了不少的力,他就应该担任这个职务。虽然邓华嘴上没说,可是之后他还是觉得不妥,向毛主席提出让粟裕来接替,然而主席是知道邓华在朝鲜的能力,自然没有答应,还说他比较熟悉朝鲜的情况,就应该担任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