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幼儿园是民办园时,每月收费2000元左右,现在变成公办园,每月收费只有420元。”近日,家住福建厦门市湖里区梅阳花园小区的李晓玲,向记者介绍了孩子上学的收费情况。

李晓玲儿子就读的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乌石浦分园现在是湖里区的区级示范性幼儿园,自2020年转为公办园后,湖里区政府加大投入,幼儿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该园配置了多种户外体育运动器材,教师倡导孩子在户外进行混龄游戏,并让他们自选玩法、自选玩伴、自选场地。这些做法广受认可,短短几年时间,该园成为“热门园”。

乌石浦分园的开办和发展,是湖里区分类施策对小区配套园进行治理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湖里区对全区55所小区配套园进行排查,找出15所需要治理的幼儿园。对这些幼儿园,湖里区采取无偿移交、转由国企办园、由营利幼儿园转为普惠幼儿园、就近补建公办园等4种办法,100%完成小区配套园的治理任务。

乌石浦分园建筑的产权为国企,在民办园举办者的租赁期届满后,湖里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进行多次商谈,实现幼儿园的妥善无偿移交。除了乌石浦分园,今年2月,原金山幼儿园移交后,变成区教育局直属的云湖实验幼儿园

湖里区港务幼儿园建筑产权原为国企。场地曾被民办园租赁,租赁期届满后,其办学主体由民办转型为国企自主办学,即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办园主体。

“幼儿园转为国有企业办园后,收费是840元一个月,周边群众很满意。”港务幼儿园园长覃文文介绍,港务幼儿园还开设了一个托育班,也是普惠性质的,每月费用2500元,现在托位供不应求。

“我们是2013年租赁场地,当时租期为20年,现在转成普惠性幼儿园,以前收费是每月3500多元,现在是840元。”厦门五缘幼儿园举办者刘小凤表示,作为民办幼儿园,她所在园按湖里区政府的要求,由营利性幼儿园转成普惠性幼儿园后,虽然收费低了,但是招生人数却增多了,幼儿园由以前的9个班扩展到现在的15个班,再加上有政府补贴,幼儿园整体运营情况还不错。

刘小凤介绍,转成普惠性幼儿园后,在疫情防控期间,还减免了60多万元的租金,此外,她所在的幼儿园现在与公办园结对教研,教师素质提升很快,教师还能和公办园教师一起评职称,这样,队伍也更加稳定了。五缘幼儿园是厦门市民办幼儿园转成普惠性幼儿园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湖里区有4所租赁期未满的营利性幼儿园,通过政策宣导、租金减免、扩增规模等措施,促其在租赁期内先行转成普惠性幼儿园。

对于产权已出让给私企,租金较高,治理难度大的幼儿园,湖里区采取就近补建公办园办法,来完成治理。2020年8月湖里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办,该园覆盖康桥裕发小区。2021年8月,补建禾穆实验幼儿园,针对康桥国际山庄片区招生。这样,这两个小区的居民上公办园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湖里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谢桦介绍,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新建小区依标配建的6所幼儿园已全部移交办成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学位1800个。

为确保小区配套园治理后平稳过渡,区教育局提前委派筹备组提前介入幼儿园工作,妥善处理人员安置、资产评估等相关问题,解决举办者的后顾之忧。针对转型、转普的小区配套园,采取公办园托管、下拨开办费、落实补助等方式,支持园舍改造,改善提升办学条件,助推幼儿园转型后尽快步入正轨,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办学。

湖里区还不断完善和优化幼儿园督导管理机制,聘任公办园园长、副园长及街道教育专干担任幼儿园兼职责任督学,将督导与帮扶、挂牌督导与专项督导、片区督导与年检相融合,充分发挥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帮扶小区配套民办园,将帮扶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督导加以落实整改。三年来,55所小区配套园已有48所是区级以上示范园。(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熊杰 通讯员 许少彬)

作者:熊杰 许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