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即将复建清代古城门的消息在坊间不胫而走。由于清代的吉林城城门和城墙已经消失近百年,其旧日风姿只能借有限的影像资料得窥,所以尽管此次只是复建德胜、朝阳二门,但对这个复建工程,广大市民还是充满了期待。

吉林城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以来,历经数次扩建,目前所见的清代吉林城城门、城墙照片,基本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第三次扩建之后的情形。此时吉林城自东莱门(即小东门)附近江岸,到迎恩门(即临江门)附近江岸,大致由东、北、西三线城墙合围,总长度“十四华里零二百五十八步三尺七寸”,折合现在的公制为8478米,城墙平均高度一丈二尺八寸,折合成现在的公制为4.1米。在城墙上共辟有八座城门,除致和、福绥两座城门为平门外,其他六座城门均建有一层城楼,其形状若钟鼓楼(通高五丈,城门宽一丈五尺)。

关于清代为何没有修建吉林城的南城墙,一般资料只简单给出“南面倚江为天然屏障”。若对吉林市的水文地理情况不了解,恐怕会产生歧义——一旦有敌人通过水路攻城,下船登岸即入城,城内岂不十分危险?然而对了解吉林市城区江岸情况的人,则往往不会担心此事。

城墙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城市防御工事。为阻挡敌人或延缓攻势,古人不仅建起墙、寨,还会挖掘池、壕,甚至用鹿角木等隔离物配合,以形成立体防御体系。虽然没有修建吉林城南墙,但清代人从选址开始,就已考虑了新城市的防御性:他们没有选择历史上建过平地城的南城子(东团山附近)建城,而是选择在今二道码头附近建木寨内城,在内城外垒土挖池建外城,即是因为新城址在清代是吉林船厂一带江岸最高、最陡的平地。

对清代吉林城江岸的情况,在《吉林省水利志》中有过一些描述:自头道码头以上,越向上游江面与江岸的落差越小,坡度越小;自东莱门向下游,落差和坡度又开始越来越小。清代吉林城城区“江岸高出水面20米,多呈悬崖状”。因而吉林城南侧江面虽有码头,但普遍需沿栈桥或斜坡,才能登上“江坎儿”,进入城内。

另外,从清代开始,吉林城江岸就立木夯土,修建了具有一定防御功能的江堤。历经嘉庆年间重修,同治年间增设木栅栏(《永吉县志-十四卷》)。到了伪满时期,城区江岸更进一步以花岗岩垒砌,建成墉壁式永久堤防。在《吉林市地名志》中记载伪满时期的江堤平均高度为7米,姑且不论《吉林省水利志》记载20米是否有夸张之处,相较4.1米的城墙,7米高的堤防仍显高大。由此可见,吉林城区的江堤自古就与城墙的防御效果不相上下。

其实直到今天,若站在松花江沿江高架路上凭栏向脚下的江面张望,就会生出那种登城张望的俯视感。试想有敌人由此仰攻,难度应该比仰攻普通城墙要大。依靠这种崖岸江堤之险,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清代,修南墙确实显得多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