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下旬,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即将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38万大军同以美军为首的23万联军将进行激烈较量,一举决定整个战争的走向。其中在东线长津湖地区,志愿军第九兵团集中15万部队设下埋伏,准备围歼贸然北进的美军陆战1师和美7师一部共约3万人,这就拉开了空前残酷悲壮的长津湖之战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长津湖这个特定战场来说,志愿军在军队数量对比上占有一定优势,在火力对比上则处于绝对劣势。不过,志愿军身经百战,拥有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丰富经验,火力劣势并不算太大的困难。问题在于长津湖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山高林密,地形崎岖,特别又值冬季,风寒雪大,日平均气温已降到接近零下30摄氏度,很多武器都因温度太低而打不响了。志愿军后勤水平非常原始,官兵衣裤单薄,缺乏御寒装备,前线出现了大量冻伤减员。加上美军空中封锁很厉害,后方粮食运到战场的数量很少,干部战士只能啃冻土豆、生玉米粒子就雪水充饥,情况真是困苦异常!

反观美军,在强大的国力保障下,后勤供应体制先进,不仅给部队提供了足够的武器弹药和御寒装备,而且在战地伙食供给方面也不知比志愿军强到哪里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军的伙食供应体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开发出了一系列标准化的军用口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口粮,成为了美军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功臣。C口粮是标准单兵战斗口粮,用于不具备制作热食条件的战地环境,能够不经加热即开即食,为每名士兵日提供4350-4437卡路里热量,有效保障了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一份标准C口粮重2.55千克,主要由罐头食品组成,其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3个M单位主菜罐头,为肉类和蔬菜搭配的食品,如烤牛肉、烤猪肉、炖鸡肉、香肠、鸡蛋、豆类、土豆、米饭、通心粉等;一类为3个B单位谷物罐头,为谷物和饮料搭配的食品,如饼干、麦片、花生、水果干、水果糖、奶糖、可可粉、速溶咖啡、速溶果粉等。另外还有一个附件包,内装清单、盐包、糖包、番茄酱包、塑料小勺、口香糖、餐巾纸、几支香烟和火柴等。可以说是内容丰富,令人垂涎。相比于志愿军的冻土豆和生玉米粒,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冻饿交加的志愿军一旦缴获了美军的C口粮,那真是如获至宝,经常不管不顾地一扫而光。在果腹身暖之余,不免对美军的伙食供应羡慕极了。

然而美军大兵们在和平年代享用惯了良好伙食,对于即开即食的C口粮却很是看不上眼,百般挑剔,少有好评。11月23日正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美军伙食服务部为即将上战场的大兵们特别供应了热气腾腾的新鲜美食,有感恩节必备的烤火鸡肉,以及牛肉馅饼、油炸薯条、蔬菜沙拉和水果蛋糕,另加鸡尾酒与香槟酒,真是饕餮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喝完毕后,美军大兵们打着饱嗝,开着玩笑,懒洋洋地顶着风雪向长津湖地区开拔。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畔,十几万中国军人正忍饥受冻严阵以待,手里握着简陋的步兵武器,嘴里嚼着冰凉的生玉米粒,时刻准备给侵略者以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