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全线打响。在东线战场,解放军广州军区第55军以猛虎扑食之势向边境重镇同登守敌发起突击。经过一整天战斗,第55军已攻占了同登地区的大部分要点,歼敌2000余人,将残余越军包围在鬼屯炮台、339高地、探某等坚固工事与核心阵地中。

当日深夜,第55军首长们仍对着战报和地图进行研究,苦苦思索着第二天如何将同登剩下的残敌消灭。18日凌晨2时30分,广州军区前指给第55军发来通报,说越军准备调集4个步兵师、2个炮兵旅从谅山、太原方向对我实施大规模反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同登地区之敌已基本被歼,为巩固阵地,防敌更大规模反扑,第55军首长决定调整部署,命令步兵163师、165师除以一部分兵力扼守已攻占要点外,主力于拂晓前收缩至同登以北至友谊关两侧地区组织防御和休整补充,准备抗击纵深之敌的反扑。

为慎重起见,凌晨3时许,第55军首长又令给163师、165师发电,具体通报了反扑之敌的方向和数量,要求一线部队要严密监视敌人动向。根据军指的电令,163师、165师各部队立即进行部署调整,部队按命令分头行动,至18日上午调整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55军调整部署和组织防御期间,退守鬼屯炮台、探某、339高地的越军不但不乘机逃跑,反而坚持顽抗,企图固守待援。而同登地区被第55军打散的越军则凭借熟悉地形和作战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化整为零,分散潜藏于草丛、洞穴之中。白天时其会以冷枪冷炮进行周旋,到了夜间又化零为整,结成小股寻机袭扰,袭击我后勤人员和破坏通信线路,非常难缠。

在18日白天,防守谅山的越军步兵第3师出动约1个团兵力,在炮兵火力掩护下,沿谅山至同登公路向探垄方向发起团营规模反扑,企图打通与同登被围之敌的联系。坚守探垄阵地的我163师488团3营,依托阵地,顽强抗击,在师团炮火支援下,浴血奋战一天,先后打退了越军营以下规模的9次反击,毙伤越军470余人,没有让敌人前进一步。在同登西南侧,一部越军沿太原至同登公路发起反扑,也被我165师493团坚守部队击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击退越军团营规模反扑的同时,第55军各部队按部署完成了调整,形成了火力配置严密的防线。为迎战越军4个师的大规模反扑,军首长指示各部队抓紧时间抢筑工事,补充粮弹,部署火力,休整体力,各级干部要加强组织,鼓舞动员。向同登反扑的越军都是精锐部队,大仗、恶仗还在后边。

然而却是虚惊一场。第55军严阵以待一整天,越军却丝毫没有动静。这时通过技术侦察证实,越军确实出动了部队,但很快又撤了回去,再无大的动作。第55军一名首长不由叹息道:“小越胆子真小,不敢上来硬碰,是怕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