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村案子竟然占街道的21%,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开展工作”“这种细化到社区村组的详实数据为基层诉源治理工作指明了工作重点,尤其是买卖合同、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纠纷多发的领域,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把纠纷消灭在苗头,否则时间越长越难处理”……收到鄠邑法院制发的涉诉情况简报后,各街道工作人员不住感慨。

为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陕西高院和西安中院关于报送诉情信息工作的部署安排,鄠邑法院按照前端高位部署、中端纵横发力、后端跟踪问效的总体思路,搭建“横向到边、纵向见基”的诉情信息通报网格体系,全力推动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延伸到“毛细血管”。

前端高位部署,定基调建体系

“诉情信息工作不能只着眼于制作涉诉情况简报,而是要以其为载体,凝聚府院联动合力,建设诉情信息通报网格体系,一街道一策、一行业一策把诉情信息工作做实做细,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助力全区诉源治理工作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鄠邑法院党组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明确诉情信息通报网格体系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见基”的工作要求,纵向上从街道延伸到社区村组,5个人民法庭牵头落实;横向上拓展到重点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及具体机构企业,各专业审判庭等牵头落实。并对涉诉信息工作通报内容、周期、方式,联动部门及方式、跟踪问效方式及内容等进一步细化完善,推动诉情信息通报网格体系实质化运行。

中端纵横发力,挖“病灶”运体系

涉诉情况简报重点通报整体状况、分类状况、涉诉纠纷特征及对策建议三方面内容。在整体状况中,阐明法庭辖区范围、案件主要类型、占比较大案件产生原因等内容,便于党委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区域涉诉现状,有的放矢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在分类状况中,详细分析各街道涉诉纠纷总体数量及不同案由数量占比,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街道所辖社区村组案件数量、不同案由占比等情况,便于基层组织横纵两个维度分析梳理社会治理堵点、盲点,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涉诉纠纷特征及对策建议部分,立足于司法数据,分析纠纷占比较大、增长较快的地区及行业领域,梳理其产生背景、成因、社会影响等内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加强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我街道已采纳法庭的意见建议,建立矛盾纠纷定期研判机制,吸纳网格员进入村调委会,希望法庭加大对村委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培训力度,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及早化解……”涉诉情况简报一经发放,受到各街道的充分肯定及高度重视,纷纷通过书面回函、电话沟通等方式,结合简报中反映出来的难点、堵点问题,与法庭共商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举措。目前,鄠邑法院已向10个街道以及景区管理局制发涉诉情况简报,收到书面回函5份。

在认真梳理全院近五年案件数量与类型占比情况后,鄠邑法院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定为诉情信息工作重点行业领域,先后联动区财政局、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向辖区金融机构、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通报行业涉诉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完善建议,府院联动精准发力,助推重点领域行业诉源治理工作见实见效。

后端跟踪问效,靶施策强体系

“我们村虽然纠纷数量不多,但是合同类纠纷占比高达58%,这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希望法官能跟我们一起排查一下合同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问题,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有些事情我们之前只是大概知道,看了简报上的数字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像我们跟甲村的情况比较类似,但是他们去年发生了30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我们要及时沟通了解纠纷产生原因、及早开展工作,避免在我们村产生同样的情况。”

依托诉情信息通报网格体系,各街道村社、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与法院的沟通联系,有的街道通过邀请法官列席人民调解工作例会等形式提升基层调解数量与质量,有的街道提前预警,在纠纷还未产生时及早开展源头预防工作,实现府院联动早排查、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的良性互动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这个月村上有1起离婚案件,涉及到未成年人,不知道现在孩子怎么样?”“最近宣判的1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已经生效了,现在履行完毕没?”“共享法庭”中,法官与村委干部共同探讨村上诉讼案件后期履行等情况,最大程度避免衍生案件的产生。

除此之外,法院还针对电动车事故增多、骑马等新兴高危产业存在风险隐患等情况,积极向相关部门企业制发司法建议,一事一策提出矛盾纠纷预警预防建议,全力推动把行业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诉前。(当地供稿 鄠邑区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