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张良,是公认的聪明人。至少他在名权力的旋涡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落了一个功成身退的潇洒名。李白写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似乎用在张良身上也不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良的诀窍也很简单,那就是陶渊明那种对名权力的淡如菊,菊虽淡,毕竟是有点味道的。陶渊明诗文皆淡,但反复述说,意思中也多少有失望与抱怨。说透了,陶渊明是进而不能则退。

张良可以不一样,他在刘邦那里,别的不说,官位名利进到顶层也很容易,但他却能恬然而退。这就不是淡如菊了,简直认为那玩意儿屁也不算。

张良原本是韩王的人,大家共同创业攻秦时,他遇上了刘邦,两人一谈,张良高兴异常,因为刘邦闻一知十,是少有的能听懂他的话的人。

于是,张良跟着刘邦战武关,进灞上,入咸阳。

鸿门宴后,张良去找韩王复命,半路听说项羽杀了韩王,一转身,又找刘邦去了。

刘邦很喜欢张良,可能是因为张良的性格。这人长得有点像现在的小鲜肉,司马迁说看他的画像,面貌美如妇人。

刘邦不喜欢这样貌的人,对于儒生之类的小白脸,他一见就头疼,连说滚滚滚。

刘邦喜欢不拘一格的人。郦食其虽然是儒生,但他不拘一格,不拘泥于小节,性子奔放,胆子很大,所以刘邦就很喜欢。

张良面貌虽柔,性格却不弱,至少胆子大。他曾在韩国灭亡之后,打造一把大铁椎,竟然去刺杀出巡的秦始皇,一椎打中了副驾驶,虽没成功,却也全身而退。

他出主意也不拘一格,所谓的奇计百出。那都是不按正常逻辑思维来的计,换句话说,很多时候这些计谋都不光明正大,但计谋要的是有效与否,光明黑暗那无所谓。

这点刘邦也喜欢。

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张良思维的独特。

汉开国之后,论功行赏是必然的,但这事儿很久确定不下来。因为意见很多,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丁伟、孔捷为了少将、中将军衔不满意而捣蛋一样。

某天,洛阳宫中的沙地上,一堆将领坐着吹牛,大抵说一些他们当年在晋西北如何,在东北如何的事情。

刘邦远远望见,问身旁的张良,这些人在聊什么呢?

张良说:“他们在谋划造反!”

刘邦吓了一跳,说怎么可能呢?

张良说,陛下是平民起家,靠这些人得了天下,但封赏的就是自己的老朋友老兄弟萧何、曹参之类,那些有仇怨的都杀了。如今论功行赏,这些人心惊胆战,怕封不了,又怕从前得罪过你被你干掉,所以相聚谋反。

刘邦马上明白了张良的意思,问怎么办。

张良说,好办,陛下平生最恨谁?而且大家都知道你讨厌这人。

刘邦说,当然最恨雍齿,作为故交,却反复背叛,又让我吃了好多败仗,遗羞人间。我好几次想杀他,他功劳又大,只好忍了。

张良说,这就好办,立即封赏雍齿。

刘邦照办,事情进行得特别顺利。

这个故事不但说明张良思维奇特,而且更说明张良处事的一个特点——为了目的,可以忍心中不忿。说好听点,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很对刘邦的口味,刘邦就是靠营销骗人起家的,反正不走寻常路。同时,经常得忍常人所不能忍。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邦和张良的君臣关系也很好,很像朋友,至少相互都说真话。刘邦领导着那么一大班子虎狼之辈,很多时候说不了真话,至少得表现得虚怀若谷。但他想也不想就对张良说自己恨谁,表现得很小气。

这说明他把张良当朋友,可以坦荡地说无耻话,或者暴露缺点。虽然他本身厚脸皮,但厚脸皮的话也不是对谁都可以说的。

刘邦曾表示过要张良辅国担大任。张良连说不行,他说自己危难之中出出计谋是可以的,但治国时,那都上不了台面。

这是谦让,也是清晰地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这是保命神招。张良也许特别熟悉范蠡文种的故事。

历史上厚脸皮没良心的帝王多的是,有些纯粹不讲道理。

范蠡文种二人一文一武,帮越王勾践复仇灭吴,事成之后,范蠡对文种说,哥们,跑吧,越王勾践那长相不好,脖子长,嘴巴尖,长得一个鸟样,一看就不是个能一起享受成功的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扯呼!

文种还抱着某种希望。

结果越王勾践找到他说,先生教我七种方法灭吴,寡人用了三种就灭了吴,剩下四种,先生到阴间去试试吧。

这简直混账,脸皮比刘邦还要厚几百米。

人处在某一个位置时,心理都会发生变化。一起长大的哥们儿,如果成了名人,或者大领导,再见面,低位者不免自惭形秽略显卑微,因为不合时宜,你再跟他肆无忌惮地说你们小时候撒尿活泥巴玩或者一起干坏事的话,人家难免对你忌恨。

而文种出的主意,有些很不道德,非常不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王勾践吃粑粑喝尿尿卧薪尝胆几十年,所经历的屈辱常人无法想象,心理难免更加变态。位置一变,又生恐惧之心,只好如此处置文种。

或者,这宝贝先生万一去教别人找我复仇怎么办呢?

张良的考虑,这些点大抵都有吧。

所以,西汉开国之后,张良基本闭门不出,对外宣称,身体多病,另加学道,不吃五谷。

一年多没迈出过大门。

但这中间也发生了奇怪的变化。

西汉朝中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至少分为两派,虽然他们看起来是一派。

对垒的两人,是夫妻。即刘邦与吕后。

刘邦最初创业时,从拉杆子上山开始,吕后就是他的帮手,那时候,他们就是一派。

但后来吕后变了。

变化应改出现在她从项羽的囚牢里放出来之后。或者,在被囚禁期间,她已经在谋划了。

这应该也是看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过程大概可以这么总结,还是妙龄少女的吕雉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四十岁左右的刘邦,回家即帮刘邦带私生子,后来自己生了孩子。家里的活她干,因为刘邦整天不着家。

刘邦拉杆子上山,她帮忙演戏,招揽人入伙。

刘邦离家反秦,她守家。

好不容易要相见了,运气不好,被项羽抓了,一关两年。回去之后,发现刘邦身旁全是美女狐狸。

所以吕后心理出现变化,也是人之常情。她大概看到,只有自己把握权力,自己才能享受最大的利益,其他的都是幻影。

那么,她从那时开始谋划,是极有可能的。

虽然史书没细节,但从结果上看,要有像她那样的权力高度,只有强烈的权力欲是不会成功,还得谋划,最重要的是得有自己的人才。

吕后自己身边,只有一个信得过得审食其,这人还是刘邦留给她的帮手,但据说两人出处了感情,汉代就传说两人有一腿,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当时听到这个绯闻还很生气。

但审食其除了忠于吕后,没有别的资源,自己从头培养,那是来不及了。

所以,只能从刘邦那边挖人。

最后的结果是,萧何沦陷了,曹参沦陷了,刘邦手下的猛将樊哙沦陷了,他是吕后的妹夫。

这些人在一起,威力是惊人的,即便不是明面上的政治派系,势力也非同小可。

吕后也很清楚,要想控制刘邦手下这些奇计百出、如狼似虎的人,光靠皇后的名头是不行的。

子凭母贵,先得保住儿子的太子位子才行。

吕后很强势,手段很狠,刘邦对孩子又是三不管,母亲强势,儿子难免懦弱。

这很不受刘邦喜欢,何况,这么大一个江山,手下又都是身经百战的文臣武将,你让刘盈这软弱小子去管,纯粹是让羊放狼,送肉的。

最关键的是,刘邦是布衣起家,而江山刚打下来,基础不稳。这难免惹人家嫉妒起他念,用阿Q的话说,小尼姑,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刘邦想换太子。

这中间不仅仅设计男女感情,刘邦是喜欢宠爱戚夫人,但还不至于如此糊涂。他主要看中了这一点,因为他和戚夫人生的那孩子,性格很像他,很聪明。好好教育,将来是个好苗子。

至于刘盈,这个大号已经废了,只能练小号了。

大臣们大部分是反对的,这背后当然也有吕后的支持。

但刘邦不听。

谁都没有办法。

于是吕后想到了张良。

当时的张良装病不出门,吕后干脆派自己的娘家人把张良绑架了,说,皇上要换太子,您就这样看着?

张良说,皇上危难之中,给我脸,用过我几个计谋,但如今天下平定,他换不换太子,都是他们骨肉之间的事情,一百个张良也不管用呀。

吕后一个眼色,吕泽强行问计。

总之软磨硬泡,求情恐吓的话都说了。

张良没办法,出了一个计策,说这事不是你嘴巴说说就能改变的,得出奇人,皇上欣赏四个老头子,请他们不到,你让太子把他们请过来做辅佐,皇上就改变心意了。

计策果然奏效。

至于吕后怎么请来的商山四皓,不得而知,可能是绑架,也可能是威胁,或者说了其他什么打动四老的话。

从这事上就可以看出,吕后当时的势力已经成形了,张良是无可奈何的。否则,有大聪明会说,吕后绑架你,你可以告诉皇帝呀。

刘邦要是拿吕后有办法,也不会换太子那样子为难了。再说了,那也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

再讲一个小故事,刘邦晚年身体旧伤加新病,很不好。一个叫黥布的诸侯王反了,刘邦自己不能去,想着锻炼太子,让太子去——阴险一点想,他也有可能想让太子去送命,顺便换个太子。

但无论怎样,太子要是当时去,收益大于失去。但即便商山四皓,加上整个吕氏家族,都认为太子刘盈实在太过懦弱,带兵出征,根本驾驭不住那些虎狼枭将,何况黥布曾是项羽手下、刘邦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去了根本就是送肉。

你说这太子要来做啥?

但吕后听了那四个老头的话,去找刘邦闹,哭天喊地,不让太子去。

把刘邦气坏了,直接开始飚脏话,说,我就知道那小子靠不住,老子自己去(而公自行之——《留侯世家》)。

这次回来之后,刘邦就死了。

我们把话说透一点,吕后保住太子的位子,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并非心疼儿子。真要让儿子有出息,像个当皇帝的样子,就得支持他去,名义上为江山,为君父,实际上还是学各种本事,至少学学如何与这些臣子相处。

实际上,吕后早都在培植自己的势力,导致刘邦无法撼动,刘邦想换太子,可能也有这层顾虑。

换太子没换成之后,刘邦对戚夫人说,罢了,最终还是吕雉住在你的命运——刘邦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我想换太子,但这四人(指商山四皓)辅佐她,羽翼已成,难以撼动。

后来戚夫人的命运就是被吕后主宰,被做成了人彘。

在这个过程中,萧何曹参等,早都沦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从汉王到皇帝,整个人生都是在打仗忙碌,奔波在外,主内的,都是吕后,正给了吕后以机会。

吕后的做法也很简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本事大的我怕的,亡,没本事我不怕的,滚!

刘邦死后,吕后在灵前假哭,就是不掉眼泪,不下葬,没人明白什么意思,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可不像他爸那么聪明。说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话,这人如果继续当官,下场一定不太好,可惜史书没记载。

司马迁只写了他这次的聪明。

他猜到了吕后的心思,说太后干哭无泪,是担心儿子还小(其实不小了,太子刘盈是嫡长子,年纪在刘邦儿子中排第二),怕你们呀。所以,赶紧把吕后的娘家人们请过来,给权力,掌禁军。

萧何等恍然大悟,立即照办,太后大悦,一哭泪下如雨。

当然了,这些人不站队也不行。

比如韩信吧,他其实不站队,也不造反,可惜本事实在太大,吕后命令萧何,把韩信干掉了,实际上是欺骗性谋杀。

刘邦自己没杀过功臣,真正造反的除外,其实就算人家造反了,他也未必杀。但吕后可以用越王勾践对待文种一般的手段,干掉他们。

大功臣梁王彭越,因为代王陈豨造反,被人家诬陷了。刘邦也不杀他,让他去四川安享晚年,梁王是当不成了。

彭越感激涕零,走了。结果半路碰上吕后,这两人也熟啊,就说了几句话。彭越说,当老百姓就老百姓,但别让我去四川,让我回老家也行啊。

吕后说,好,你跟我同去洛阳宫,见了皇上我帮你求情。

彭越傻乎乎跟回去,一到洛阳,吕后翻脸了,力劝刘邦杀了彭越,说不杀就是留有祸患。

刘邦说人家没反,怎么杀?

吕后说好办。随便指派了一些人,又做了一些证据,说彭越正在谋反。灭族!

刘邦刚死的时候,吕后第一个念头,是把刘邦留下来的这些功臣全部杀掉。这主意未免太恐怖,把他的铁杆粉丝审食其吓了一跳,连忙劝阻,分析利弊,吕后才没做。

你说这操作,谁挡得住?

张良也挡不住。

陈平更不行。陈平也是个奇计百出的人,但遇上吕后,缚手缚脚。

刘邦死之前,他的好哥们卢绾反了,而且还投降了匈奴,刘邦派大将樊哙——也是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去平叛,结果人说樊哙的坏话,刘邦当时病重,一怒之下,让陈平周勃去找樊哙,周勃代替樊哙的大将,陈平把樊哙杀了。

陈平吓坏了,他倒不是怕别的。是怕樊哙是吕后的人,虽然忠心刘邦,但之后吕后找他算账,他吃不了兜着走。

最后陈平想了个办法,把樊哙捆了,带回去交给刘邦处置,到时候刘邦说不定气消了,想清楚了,不杀樊哙,或者杀了,也跟我陈平没关系。

结果,陈平还没回去,刘邦死了。

陈平立即赶回去哭丧,表现得非常悲切。樊哙当然被放了。

之后的陈平当缩头乌龟,整天喝酒,调戏妇女。

吕后听了,暗自高兴。

当然了,在朝堂上,吕后说啥,陈平不反对,萧何、周勃等人也不反对。

他们全部沦陷了。

后来的结局,跟几百年之后的武则天差不多,她活着的时候,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听她的。

她走了,这些人翻过来颠覆了她的“成功”。

其实,聪明人张良似乎早看透了某些结局,所以,自己不但能退,还能顺着走。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忍着,至少,在历史的权力局中,聪明啥也不是。

而当吕后在刘邦弥留之际,口口声声只问关于权力的问题之时,昏昏沉沉的刘邦,似乎也看透了某些事。

《围城》里有句名言,说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女人参政,那是以后天发展先天,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但在历史局限的情况下,吕后的参与,只能采取非正常化的各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张良等,无论多聪明的人,都得沦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张良不像韩信,他看得更加透彻,更加恬退。张良为吕后出了那个主意之后,彻底淡出了西汉王朝。

他说,凭借着三寸舌头给皇帝当老师,封万户侯,已经满足到头了。人间事,不值得留恋。走吧。

据说要跟着赤松子云游。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张良的意思,就是想学仙。

张良学道,学的是辟谷之法,就是不吃五谷。大概是想如庄子所谓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不餐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有趣的是,他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刘邦死后,他还是要去做个告别的。

这就难免不见吕后,吕后呢,说我很感激你,请你吃饭,这餐饭必须吃,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必这么为难自己不吃饭呢?

张良无奈,只好破了道引,吃了一顿饭。

不知道以前的修行有没有给破坏掉。吃了只顿饭八年后,张良去世了。